第8章 怎样学好《伤寒论》
《伤寒论》一书被誉为中医四大经典之一,不论在方剂、病因病机、调护等方面均起到指导作用,对中医学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伤寒论》不仅是每个中医高校学生必修的一门课程,也是每一位学习中医者所应熟悉阅读的。然而由于年代久远,语言文字的习惯与现代有所差异,加上原书亡轶断简,历代编注者众,导致传世版本多样、解读各异,造成后人学习上一定的困难。在经过本科与研究生两个阶段的学习后,对于如何学习《伤寒论》,笔者有下列几点体会提供参考。
一、熟悉六经与方证
对于六经的实质,学界有许多争议与探讨,个人认为不论采取何种方式来解读、理解,能够在临床上确实辨清并应用取效才是关键。毕竟《伤寒论》是一部指导临床的典籍,若不能确实有效的在临床上发挥作用,再庞大、再完好的理论都仅是镜中月、水中花。
要能确实掌握六经与方证,熟读条文是不可或缺的,唯有熟读条文,才能为掌握六经与方证打下坚实的基础。在进一步解读条文时,应打破教科书的编排方式,将相类条文,以及类方、类证进行比对,深入探究,以各种方式及角度对《伤寒论》进行反覆的拆解与归纳重组,则可发现仲景书中的六经、方、证乃至于用药,都是相互印证的。
根据笔者个人的经验,仅仅按照教科书的编排方式对《伤寒论》进行理解是远远不够的。尽管经过本科与研究生两个阶段的学习,然而根据教科书方式所进行的课程,并未能使笔者从中得到太多的启发。真正对《伤寒论》有了较为深入的体会,是在得到冯世纶老师的指点,接触了胡希恕老先生的学说之后。透过胡老以方类证解读《伤寒论》的方式,以及冯老分析方剂组成的方法,笔者始对仲景思路与用方有了新的领悟,并发现了其中的玄妙之处。
二、掌握用药规律与组方特点
仲景撰写《伤寒论》,文字精炼然寓意深长,于其组方用药上也同时体现了此一特点。因此于仲景书中常可见因少许几味药物的变化、甚或同样药味而在剂量上进行加减,从而主治病证不同的情况。仲景用药仅160余种,然可涵盖临床大部分疾病,其中药味药量的变化组合是关键。
因此在学习时应注意相类条文、方证的互相参照。透过类方、六经这两条线来对方子进行理解。经由对这些方证进行探讨,可以体悟仲景对于各种单味药物作用的体会,不但掌握了仲景原方,也为临床化裁运用提供了基础。
比如在桂枝汤类方中,有去芍药者与增芍药者,相互对比则可进一步了解芍药的作用与适应证。再如桂枝加附子汤、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桂枝附子汤。桂枝附子汤与桂枝加附子汤在方名上仅一字之差,然后者为桂枝汤加附子,前者则为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再加大桂枝与附子用量,所主之证各异。而桂枝附子汤虽然是在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的基础上增量桂枝与附子,然仲景另立方名,以示其所长不同。这种种细微之处,皆必须细细体会,谨慎详查。
三、《伤寒论》《金匮要略》为一家
尽管有些人认为《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不同,前者专门针对外感疾病,后者则治疗内伤杂病;前者分六经,后者论脏腑。然笔者以为,二者虽编排方法不同,但实属同一系统,应共同对照学习。《伤寒论》文字简洁、条理清晰,论述症状、处方简明扼要,而《金匮要略》则更多的在疾病的病名、病因病机等做了阐述。将《金匮要略》方剂与条文归纳分列于六经之下,参照阅读,能更好的完善《伤寒论》的理论体系;而以伤寒法来释金匮,则能以简驭繁,使《金匮要略》更为浅显易懂、便于掌握。
四、理解争议的条文方剂
《伤寒论》由于原书亡轶,现今流传版本均为后人重新编著,其中不免有许多疑似文字错简,或经后人添加附会之处。对于这些引起争议的条文或方子,应采取相关条文、方剂前后对照的方式,仔细琢磨体会。或经由分析其方证,透过药物特性及症状特点来进一步理解。比如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究竟是去桂还是去芍?厥阴病第357条的难治之证,有麻黄的麻黄升麻汤是否适用?越婢汤条文究竟应是脉浮而渴,还是脉浮不渴?等等,均可通过这样的方式得到一定程度的解决。
五、理论与临床相结合,发现问题、深入探讨
透过临床的实践或跟诊记录,或者采集他人发表的临床验案,累积大量的范本,进一步验证所采用的理论体系是否切实可行。在应用仲景方治疗疾病时,应采取先辨六经,再辨方证的原则。在辨六经方面,六经提纲起到关键的作用,包括辅助提纲,均应确实掌握。个人以为胡希恕老先生以八纲辨六经,明确而易于掌握,在临床上经过反复实践验证也确实有效可行,值得推崇。至于辨方证,除了依照条文编排进行认识之外,前面提到的以方类证则是一种更为迅速而有效的方式,能够对方证进行较为全面而系统的认识,利于临床实践运用。经由反复的临床实践,也能够更熟悉掌握《伤寒论》的内容,并且从中发现问题或者所学之缺漏,进而去探索问题、弥补不足。
以上几点乃根据个人的学习经验,对如何学好《伤寒论》提出的几点拙见。尽管个人对《伤寒论》的领会仍属粗浅,然自对《伤寒论》有了一点体悟后,发现仲景与其书真不愧为“医中之圣,方中之祖”。其六经贯穿全书,理、法、方、药无不相互印证,堪称绝妙!凡学医者,均应熟读之,必能受益匪浅!
(陈德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