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胡二两十六铢,黄芩一两,人参一两,甘草(炙)一两,生姜(切)一两,半夏(洗)二十铢(本云五枚 ),大枣(擘)四枚,芒硝二两。
右八味,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滓,内芒硝,更煮微沸,分温再服,不解更作。
【方解】此于小柴胡汤加通便下热的芒硝,故治小柴胡汤证而热实于里者。
【解读】柴胡加芒硝汤治小柴胡汤证而热实于里,从六经分析当属少阳阳明合病证。
小柴胡汤方证与小柴胡加芒硝方证分内外,称麻黄汤谓为解表,桂枝汤谓为解外,是经方特有的病位概念,皆属于八纲概念,可知经方的病位概念不是脏腑经络概念,而是来自八纲,是由方证积累,渐渐以八纲分类产生的。
105.伤寒十三日,过经,谵语者,以有热也,当以汤下之。若小便利者,大便当硬,而反不利,脉调和者,知医以丸药下之,非其治也。若自下利者,脉当微厥,今反和者,此为内实也,调胃承气汤主之。
【注解】伤寒十三天,病已去表传里,因谓为过经。谵语为里实,当以承气汤下之。小便数者,大便当硬,今反下利,而脉调和,当是医误以丸药下之所致。假设虚寒的自下利,则脉当微而厥,今脉反调和,知非虚寒的自下利。谵语小便数,仍属阳明内实,调胃承气汤主之。
106.太阳病不解,热结膀胱,其人如狂,血自下,下者愈;其外不解者,尚未可攻,当先解其外;外解已,但少腹急结者,乃可攻之,宜桃核承气汤。
【注解】太阳病不解,常传里为胃家实的阳明病,然亦有传为热结膀胱部位的瘀血证,瘀热上犯头脑,故其人如狂。若血自下,则热共血去,必自愈;若血不自下,或下而不尽,则须以药攻之。不过表证未解者,尚未可攻,当先解其外,外解后,但少腹急结者,乃可攻之,宜桃核承气汤。
【按】体内久有瘀血潜伏的人,一旦遭受外感,往往发作本方证,并由本条其人如狂的说明,则精神病多有瘀血证,宜注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