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吴茱萸汤方

吴茱萸汤方

时间:2023-04-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吴茱萸温中下气,佐以生姜尤能逐寒饮而止呕逆。如果不经误下,其人已不恶寒而渴者,此已转属为阳明病。前白术附子汤条,亦以小便自利而致大便硬,及去桂加术以利尿,其治疗手段前后同,可互参。中风则自汗出,汗出少者,则津液无大损伤,故谓为自和。无论自汗或发汗,凡太过者,则亡津液,其结果必使阳绝于里,大便因而成硬也。胃气强而小便数,津液内竭,大便因硬,古人名此证为脾约,麻子仁丸主之。

吴茱萸(洗)一升,人参三两,生姜(切)六两,大枣(擘)十二枚。

右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三服。

【方解】吴茱萸温中下气,佐以生姜尤能逐寒饮而止呕逆。另以人参、大枣补胃之虚,故治胃虚有寒饮、心下痞硬、烦躁吐逆、或头痛、或眩冒、或腹痛者。

【解读】论中阳明病提纲已明确提出:“阳明之为病,胃家实也”,吴茱萸汤是治胃家虚寒,也即太阴病者,显与阳明病无关,“属阳明也”显示了“论广”的痕迹,是后人加入或错简,或叔和编次时,见有属阳明之句,误列于此,亦未可知。

244.太阳病,寸缓、关浮、尺弱、其人发热汗出、复恶寒、不呕、但心下痞者,此以医下之也;如其不下者,病人不恶寒而渴者,此转属阳明也。小便数者,大便必硬,不更衣十日,无所苦也。渴欲饮水,少少与之,但以法救之。渴者,宜五苓散。

【注解】寸缓关浮、尺弱,疑非仲景语,其实即浮而缓弱的脉。

太阳病脉浮缓弱,为中风脉。其人发热、汗出、复恶寒,为中风证。里无饮、胃中无水,故不呕,而所以心下痞者,以医误下所致,言外先宜桂枝汤以解外,外解已,再以泻心汤以攻痞。

如果不经误下,其人已不恶寒而渴者,此已转属为阳明病。既汗出,若复小便数者,则大便必硬,此由于津液内竭,与热实燥结的大便成硬者不同,即不大便十日,亦必无满痛之苦,言外不可与大承气汤攻之。至于渴欲饮水,可依少少与饮之方法救之。若与之饮而渴不止者,当是水不化气,宜与五苓散。

【按】小便数而致大便硬,何以还用五苓散以利小便?历来注家多有争论,甚则以为条文有误,此皆只知利尿药能治小便不利,而不知其并治小便数也(书中亦常称小便自利)。基于多年的经验和研究,则小便频数,大多由于有水毒的存在,机体欲自小便加速排出的反应,但以自然良能有限,虽使小便数,也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此时与以利尿的适方,使水毒得到排出,则小便数亦自止,并由于小便数所导致的大便硬和渴,亦不治而自愈。前白术附子汤条,亦以小便自利而致大便硬,及去桂加术以利尿,其治疗手段前后同,可互参。

245.脉阳微,而汗出少者,为自和也。汗出多者,为太过。阳脉实,因发其汗,出多者,亦为太过。太过者,为阳绝于里,亡津液,大便因硬也。

【注解】脉阳微,谓脉浮微,即指太阳中风的浮弱脉也。中风则自汗出,汗出少者,则津液无大损伤,故谓为自和。若汗出多者,则津液大量亡失,故谓为太过。阳脉实,谓脉浮实,即指太阳伤寒的浮紧脉也。伤寒当发汗,但发汗宜取微似汗出者佳,若发大汗,汗出多者,亦为太过。无论自汗或发汗,凡太过者,则亡津液,其结果必使阳绝于里,大便因而成硬也。

【解读】胡希恕先生明确指出,《伤寒论》中的阳气、阳指津液,参第46条。这里要特别注意,“阳绝于里”为津液绝于里。张仲景多次提及无阳、亡阳,与《黄帝内经》的阳气、阳热的概念是不同的,前有论述。本条“太过者,为阳绝于里,亡津液”,已明确阳绝于里为亡津液,但一些注家仍说是指“阳气极于里”“阳热阻绝于里”,解释难圆其说。

246.脉浮而芤,浮为阳,芤为阴,浮芤相搏,胃气生热,其阳则绝。

【注解】浮为阳者,谓卫气强于脉外也;芤为阴者,谓荣气虚于脉内也。荣卫不谐,常自汗出,津液外越则胃气生热,终必至阳绝于里,大便因硬也。

【按】此论津液自虚,非因他故亡失所致,故专以脉论,津虚本可致热,热盛更使津虚,二者相搏,其结果必致胃气生热,阳绝于里,其亦必大便硬,自在言外。

247.趺阳脉浮而涩,浮则胃气强,涩则小便数,浮涩相搏,大便则硬,其脾为约,麻子仁丸主之。

【注解】趺阳脉以候胃,浮为热,胃气生热则脉浮,故谓浮则胃气强;涩为津液虚,小便数亡津液,则脉亦涩,故谓涩则小便数。胃气强而小便数,津液内竭,大便因硬,古人名此证为脾约,麻子仁丸主之。

【按】古人以脾为胃运输津液,今胃中燥,则无津液可输,因谓为脾约,此为不明生理的臆说。由于津液亡失,因致大便硬者,与热结于里发潮热、谵语、烦乱者显异,即如前述不更衣十日无所苦也。唯其如此,故不可用承气汤的猛攻,而宜麻子仁丸以缓下也。以上共4条,反复说明津液亡失,为致脾约的主因,宜互参细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