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激光医疗设备】
1.Nd∶YAG激光 光斑直径1~3mm,输出功率5~50W。
2.半导体激光 光斑直径1~3mm,输出功率5~50W。
【适应证】
1.子宫内膜去除术 排除子宫内膜癌变的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而无生育要求者,子宫大小低于妊娠8~9周,宫腔深度<10~12cm。
2.子宫内膜息肉去除术 单发或多发性子宫内膜息肉,已排除恶性病变者。
3.子宫纵隔切除术 子宫完全性或不完全性纵隔。
4.子宫腔粘连分解术 宫腔部分性或完全性粘连。
5.子宫肌瘤切除术 黏膜下肌瘤直径<7cm,子宫肌壁间肌瘤向宫腔内突起,直径为4~5cm,宫颈肌瘤直径<3~4cm。
【禁忌证】
1.体温≥37.5℃。
2.有活动性子宫出血。
3.有急性或亚急性生殖道炎症。
4.近期有子宫穿孔修补术。
5.生殖道结核未经抗痨治疗。
6.心、肺、肝、肾功能不全。
【宫腔镜手术前准备】
1.常规检查。常规妇科检查,阴道分泌物、滴虫、真菌检查,宫颈涂片,血常规、血小板、出凝血时间、血型、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肝炎病毒抗体、电解质、心电图、X线胸片、盆腔B超等。
2.子宫纵隔术前常规做子宫输卵管碘油气腹双重造影,以了解子宫外形;排除双子宫、双角子宫、鞍状子宫等畸形。
3.特殊检查。针对可疑的内科疾病做相应的检查。
4.诊断性宫腔镜检查或诊断性刮宫。
5.子宫内膜的预处理。于月经第5天或刮净子宫内膜后任选以下一种方法,连续用药4周。
(1)达那唑片:400mg,口服,2/d。
(2)内美通片:2.5mg,口服,2/d。
(3)甲羟孕酮:30~50mg,口服,1/d。
(4)狄波-普维拉:150mg,肌内注射,每月1次,连用3个月。
【操作方法及程序】
1.手术时间选择
(1)月经干净后3~7d。
(2)子宫内膜已做预处理者。
(3)若有无法控制的出血,则可急诊手术。
2.根据病情选择骶管麻醉、连续硬膜外麻醉或全身麻醉。
3.膨宫液,5%葡萄糖溶液、0.9%生理盐水或林格液。
4.膨宫压力13~15kPa。
5.光纤通过宫腔镜的钳道孔输送入宫腔,对准病灶做水平方向、垂直方向或从远端向近端移动照射。
(1)子宫内膜祛除术:接触式照射子宫内膜,顺序由子宫角沿子宫底横行移动,由上至下依次凝固气化子宫前壁、两侧壁和后壁,使内膜组织呈黄色或棕黑色改变,保留子宫峡部内膜与宫颈管内膜。
(2)子宫纵隔祛除术:确定纵隔下缘后,激光从纵隔下缘逐步气化切割至子宫底部,距输卵管开口下方2~3mm为止,切割后的子宫底部稍隆起,能避免子宫穿孔。
(3)子宫内膜息肉祛除术:激光气化、切割内膜息肉蒂部,直至平整,退出宫腔镜后用刮匙或钳取息肉。
(4)宫腔粘连分解术:将激光光纤对准粘连带的中点进行分解、切割,直至宫腔恢复正常形态。
(5)子宫肌瘤祛除术:对脱出宫颈口的黏膜下肌瘤,光纤对准肌瘤蒂部气化切割;对局限于宫腔内的黏膜下肌瘤,其光纤对准肌瘤体部,将肌瘤切割成碎块,最后切断肌瘤蒂部;对子宫肌壁间肌瘤则气化切割突出于宫腔内的部分肌瘤,直至与周围宫腔壁平齐为止。
【术后处理】
1.禁食6h。
2.常规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1/30min,连续观察6次。
3.注意观察阴道流血与腹痛情况,若出血量多给予宫缩药治疗。
4.注意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
5.抗生素预防感染。
6.一过性发热给予对症处理。
【注意事项】
1.在输送光纤时应避免先开启激光,以免损坏镜体或引起子宫损伤。手术时光纤切忌由近端向远端逆向移动照射。输卵管开口处是子宫壁最薄弱部分,必须小心防止穿孔。
2.术中严格控制膨宫液量,若有心功能不全者,应做心电图检查和心功能监测;血红蛋白和血细胞比容监测。
3.对宫腔粘连分解术患者不主张做子宫内膜预处理。
4.对宫腔粘连、子宫纵隔祛除术后有生育要求者,予以雌激素口服,促进子宫内膜的修复和防止粘连。
5.术后阴道有水样或血样排液,将持续2~4周,应予以及时抗感染治疗。
【并发症及防治】
1.术时并发症
(1)子宫出血:由于宫缩不良、止血不彻底、凝血障碍等引起。可通过宫缩药、止血药、明胶海绵填塞宫腔,或重新激光凝固止血。
(2)子宫穿孔:立即终止手术,对症处理。
(3)过度水化综合征:大量灌流液被吸入血循环,导致血容量过多及低钠血症,应立即停止手术,给予利尿,纠正低钠血症及水、电解质失衡。
2.术后并发症
(1)出血:术后1个月内出血为创面焦痂脱落所致。术后3个月出血则为子宫内膜切除不彻底所致,可行第2次切除。
(2)宫腔粘连:因经血引流不畅出现腹痛,行宫腔粘连分离术。
(3)宫颈管粘连:术后探测宫颈管,预防粘连发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