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骨折愈合的组织学过程经历了炎性阶段、修复阶段与改建阶段。三个发展阶段有一定程度的相互重叠,其中修复阶段历经纤维骨痂、软骨性骨痂至骨性骨痂。骨质疏松性骨折同样要经历这三个阶段。但在骨质疏松性骨折愈合过程中,由膜内成骨与软骨内成骨形成的小梁状骨的骨吸收明显加快,而相应的骨形成作用却缓慢或不足。在老年女性人群中,因雌激素降低后使得破骨细胞数目增多且功能活性增强,而雌激素降低可抑制成骨细胞增殖、分化并抑制与其基质蛋白的合成。由此导致小梁状骨的过分丢失与骨吸收部位新生骨的相对不足,骨折愈合质量降低。
比较统一的意见是:骨质疏松对骨折愈合早期的影响似乎不太明显,其影响主要是在骨折愈合的晚期。有学者观察到,老年人粗隆部骨折行外固定后,在骨质疏松骨折愈合的早期(1~2周),骨折断端的成纤维细胞、成软骨细胞及成骨细胞的细胞器丰富、功能活跃。老年骨质疏松症者在骨折的早期也能产生多量骨痂。而在后期(2~3个月),其影响主要表现在骨吸收增加、骨矿物质量减少以及胶原纤维减少。卵巢切除后大鼠作为绝经期的骨质疏松模型被广泛应用,一些研究人员在此基础上给予实验动物低钙饮食,这进一步增加了骨量的丢失。但是,大鼠的模型和人的相关性还不太清楚。有学者用30周龄的Wistar雌性大鼠。予以切除卵巢及低钙饮食,12周后制造出骨质疏松骨折模型。他们发现,6周前,实验组和对照组的骨折愈合情况在放射学、组织学以及生物力学上几乎相同。但12周时,实验组骨折端的新生骨便表现出了骨质疏松的改变。实验组骨密度(BMD)约为0.103g/cm2,对照组约为0.142g/cm2。实验组制造再骨折所需力量约为4.29N(牛),对照组约为6.30N(牛)。从组织学上观察,对照组用来固定的髓内钉表面被厚厚的纤维组织包围,其周围有不规则的新生骨小梁。而在实验组,髓内钉表面只是薄薄的纤维层以及一层骨鞘样的组织。骨皮质内面的破骨细胞较多,有明显的骨缺损。相对于正常骨折愈合过程来说,此实验中的第6周处于修复阶段,第12周处于改建阶段。
另有学者用2个月龄雌性Sprague-Dawley大鼠,用同样的方法,经过3个月,制造出骨质疏松骨折模型。他们观察了3周内的骨折愈合情况。第1周,骨折断端被板层状及编织状骨小梁包围。对照组膜内化骨比较活跃,且骨痂由大量骨性组织构成。而实验组的骨痂中,未分化的纤维组织相对较多。第2周,随着膜内化骨及软骨内化骨,软骨痂中已有坚硬骨痂形成,两组无太大区别。第3周,对照组软骨内化骨进展迅速,骨痂增大,大量的板层状骨正在塑形。但实验组的骨痂分化相对延迟。3周后,实验组较之对照组,骨折断端骨痂面积减少了40%,骨密度减少了23%。在打开原来骨折所需力量、承重力、硬度上,前者分别是后者的1/5、1/3、1/2。国内有学者把双侧卵巢切除作实验组,腰背部手术作对照组。术后3个月,分别做股骨中段人工骨折。骨折后5~7d,同CFM(对照)组相比,OPFM(实验)组纤维骨痂疏松,毛细血管生成较少,断端血肿机化较迟缓。偏光镜观察,术后2周,CFM组小梁状骨排列方向与主应力方向渐趋于一致,折光性较OPFM组强,OPFM组小梁状骨及其小梁胶原纤维排列方向均紊乱;术后4~6周,CFM组与OPFM组相比较,小梁状骨粗细均匀,排列方向一致,小梁连接处呈拱形,光滑且折光性强。而OPFM组,小梁排列杂乱,小梁粗细不等,折光强弱不均匀。这些研究表明,骨质疏松对骨折愈合早期有一定的影响。
我们可以看出,在骨质疏松性骨折愈合过程中,软骨性骨痂向骨性骨痂演变过程延缓。而在编织骨向成熟骨改建过程中,小梁状骨表面成骨细胞数量减少,成骨能力降低。相反,破骨细胞吸收能力旺盛,导致骨结构松散,骨痂质量下降。而且,我们应该注意到,骨质疏松对骨折愈合的各期均有影响,但比较明显的是在骨折愈合的后期,这必将为临床上对骨质疏松性骨折愈合的干预提供有效的参考价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