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喘息又称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简称“咳喘”。本病一年四季皆可发病,尤以冬春二季发病较多或加重。是临床常见、多发病。
【病因】 多因身体虚弱、痰伏肺窍;或因气候骤变、外邪袭肺;或饮食不节、脾虚痰湿、壅遏于肺;或接触其他物品受刺激而诱发;或因脏腑功能失调、肾虚不纳,由此而影响及肺,均可导致肺失宣降而肺气上逆、咳喘并作。或由慢性支气管炎转化而成。
【症状】 突然发病,多见于夜间。咳喘并作、先咳后喘、痰多、气急、胸闷,发作时呼吸困难而不能平卧、吸气短而急、呼气急而长,严重时有发绀现象。有时咳出少量黏液性痰,喘促也逐渐缓解。听诊时可听到弥漫性啰音。常反复发作,经久不愈。本病以肺脾虚弱者为多见,肾虚者少。
【治疗】
方一 膀胱经背部循行线,大椎→长强、肺俞、膈俞、肩中俞;胸部、桥弓穴、合谷、内关、曲池、尺泽、鱼际穴。
(1)背部治疗:先用法施术于足太阳膀胱经背部循行线3~5分钟,再用直擦法从大椎沿督脉经循行部位施术至腰骶部(长强穴),以透热为度,然后用一指禅推肺俞、膈俞穴5~10分钟,捏、揉肩中俞1分钟。
(2)胸部治疗:用横擦法擦前胸部,从锁骨下至第12肋,往返3~5次,以透热为度,再按揉膻中、中府穴各1分钟。
(3)四肢及头部治疗:推两侧桥弓穴各10~15次;再按揉合谷、内关、曲池、尺泽、鱼际穴至酸胀为止。
每日按摩1次,至愈为度。
附记:引自《实用家庭按摩》。主治咳喘。注意勿受凉,避免有害气体刺激,戒烟酒。同时应配合药物治疗,可选用抗生素、止咳橘红丸、通宣理肺丸等。加强体育锻炼,如太极拳、气功、行走散步等。
方二 第6、7颈椎棘突间的两旁、天突、肺俞。痰多配丰隆,外感配大椎。治法:患者取俯卧位。术者立于背后,先用拇指腹强按第6、7颈椎棘突间的两旁及配穴各3分钟,再各揉2分钟;揉天突3分钟;按揉肺俞穴(双)5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附记:笔者经验方。适用于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治疗10~15个疗程,多可获得较好的疗效。忌口、保暖、锻炼,有利于巩固疗效或减少发作。若能配合药物内治,则效果更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