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的形成可能与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和胃液中胃酸和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有关,故亦称消化性溃疡。属中医“胃脘痛”、“胃心痛”、“心口痛”范畴。是临床常见多发病。
【病因】 多因情志不舒、饮食失调、气滞血瘀、络脉受损所致。或由慢性胃炎失治转化而成。
【症状】 胃溃疡多在进食后30~60分钟出现疼痛。疼痛位于上腹稍偏左,并持续1~2小时后方可缓解;十二指肠溃疡多在空腹饥饿时或饭后2~4小时出现疼痛。疼痛位于上腹稍偏右,进食后缓解。凡溃疡病发作,均有节律性。疼痛时自觉有压迫感、膨胀感,可多为钝痛、灼痛或剧痛。一般呈周期性。常伴见恶心呕吐、嗳气吞酸,严重者甚至伴有黑粪或吐血。胃俞和膈俞、肝俞穴处出现压痛。
【治疗】
方一 胃俞、小肠俞、肾俞、大肠俞(胃肝胆疾患多取胃俞、小肠俞;泌尿系疾患多取肾俞;阑尾炎、大肠疾患多取大肠俞)。治法:患者俯卧。术者站在左侧,拇指按于患者左侧俞穴,示指按于患者右侧(成对),用力由轻到重,随患者呼吸上下按、推。每穴1~3分钟。每日按摩1次,至愈为度。附记:引自《百病中医民间疗法》。凡溃疡病、阑尾炎、胃炎、胃肠痉挛、胃肠功能紊乱、胆道蛔虫症、胆石症等病所致的疼痛症均可用之。本法仅作止痛措施。止痛效果颇佳。282例中,显效(疼痛立即停止者)177例;减轻98例;缓解7例。有效率达100%。一般于推按过程中或推按后,即见止痛效果。止痛时间最少4小时。有的再次疼痛仍可用此法止痛有效。凡手术绝对适应证,及极度衰弱、休克、神志不清和心肺功能严重不全者,则禁用本法治疗。
方二 上脘→脐中、阿是穴、中脘、气海、天枢、背部膀胱经循行线、心俞、肝俞、胆俞、脾俞、胃俞、三焦俞、至阳、内关、足三里、三阴交、承山、肩井。
(1)腹部治疗:患者取仰卧位。术者坐于其侧,先用掌根逆时针摩腹3~5分钟,再用一指禅推法沿上脘→脐中推2~3分钟,然后按揉腹部阿是穴、中脘、气海、天枢穴2~3分钟。
(2)背部治疗:患者取俯卧位。术者立于一侧,先用摩法沿背部膀胱经循行线施术2~3分钟,再用点穴法排点心俞、肝俞、胆俞、脾俞、胃俞、三焦俞、至阳穴。
(3)四肢治疗:点按内关、足三里、三阴交、承山穴后,再提拿肩井穴3~5次。
每日按摩1次,至愈为度。
附记:引自《实用家庭按摩》。适用于因胃炎、胃及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十二指肠炎、胃神经官能症等病症所致的上腹胃脘部疼痛症。注意饮食要有规律,少食刺激性强的食物,勿暴饮暴食。注意休息,不可过度疲劳。可配合药物治疗。若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并发出血、穿孔等症,则忌用。
方三 腹部、胸、背部、季肋下、足三里。治法:胃痛缠绵、喜按、进食痛减者,横摩上腹、斜摩腹部、再推侧腹。胃急痛且游走刺痛、拒按、口苦、嗳酸者,先用宽胸法:患者侧卧位,同侧上肢上举抱头,下肢屈曲。术者两手掌置于患者腋下渊腋、大包穴处,其余四指端指腹于胸前天池、食窦穴处颤动点按;再点按侧胸腹,摩按季肋下,斜摩背部。具有上述两者部分症候者,横摩上腹、斜摩腹部,再推侧腹及背部,提拿夹背、揉足三里。每日按摩1次,每次20~30分钟。附记:引自《按摩绝招》。适用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若配合药物治疗,则效果尤佳。
方四 中脘、上脘、气海、关元、天枢、足三里、脾俞、胃俞、肩井、肝俞、胆俞、大肠俞、肾俞、期门、章门、命门、三焦俞、公孙。治法:①患者取仰卧位,术者立于一侧,用手掌先摩腹部,从剑突下至脐下,继而摩胃脘处5~10分钟,然后沿任脉用拇指推上脘、中脘、气海等穴,依次往返推之。最后摩全腹及按揉足三里。②患者取俯卧位,术者站于一侧,用拇指揉按膀胱经路线上的诸穴,重点在脾俞、胃俞、大肠俞施术,最后双手掌拿肩井并按之。每日或隔日治疗1次,10次为1个疗程。附记:引自《外治心悟》(二)。适用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随证加减:肝气犯胃者,去气海、加按揉章门、期门、肝俞、胆俞;脾胃虚弱者,加推关元并按揉之;同时按揉肾俞、命门,擦督脉;饮食不节者,加按三焦俞和公孙;便血者,加点揉阳陵泉、志室、曲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