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腹部腧穴上进行刺激来治疗全身及腹部疾病已有2 000多年的历史,新的刺激方法及特定穴位不断涌现,至今日臻完善,腹针疗法的出现使这些实践达到更完美的境界。腹针疗法经过30多年的发展,已有较好的理论基础和操作规范,特别是新的理论体系的建立,不仅为腹针疗法找到了坚实的中医学基础,而且为深层次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理论框架,使中医的整体观念与辨证施治两大特色在腹针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为今后腹针疗法的普及与推广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腹针疗法的特点和优势日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创新的理论 神阙经络调控理论是一个创新性理论。腹针疗法作为全息疗法之一,充分体现了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并利用这一关系对全身疾病进行治疗,神阙经络系统就是这种关系的具体体现,这个系统对人体有宏观调控的作用,这个作用又决定了腹针疗法的广泛适应性。腹针穴位以传统的腹部穴位为框架,部分新穴为补充,但在临床上却有很广的涵盖面,证实了“经络是一个多层次的空间结构”理论。从每一个穴位的不同深度去发掘它的穴性与功能,大大地拓宽了每一个腹穴的临床适应证,从而使腹针疗法成为一个非常丰富并有着很深科学内涵的全新的针灸治疗体系。
2.独特的方法 腹部浅刺方法。浅刺法古已有之,早在《内经》就已有详细论述:“九针之宜,各有所为,长短大小,各有所施也……,疾浅针深,内伤良肉,皮肤为痈;疾深针浅,病气不深,支为大脓。”(《灵枢·官针第七》)说明疾病病位的深浅与针刺深浅有关系。古代针刺即有“毛刺”“直针刺”“扬刺”等浅刺法。薄教授在总结前人针灸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用针之道,立法为先,操术次之,尔后机变”的腹针大法,根据病位选择针刺的深浅,分为浅刺、中刺、深刺,但总属浅刺一类的针法,突出了祖国医学“辨证施治”与“治病必求于本”的理论,保证了临床治疗效果。
3.神奇的疗效 由于腹针疗法既有创新的理论,又有独特的方法,浅刺法能较好地利用皮部络脉的传导优势以取得速效。因此腹针在治疗慢性病、全身病、疑难病时,具有立竿见影、疗效确切的优点。
理论的创立,方法的规范,疗效的提高,使腹针在临床上日益显示出它的优势和特点,并得以迅速传播。薄智云教授和经过培训的各位医师们,运用在“神阙经络调控理论”指导下的腹针疗法为众多的患者解除了痛苦。这种疗效的优势为该法的推广与普及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薄智云教授近年来为弘扬祖国医学,推广腹针疗法,作出了许多贡献。
薄智云教授在1991年山西省针灸按摩比武大赛中,运用腹针治疗疾病,荣获一等奖。1994年,山西省针灸研究所邀请薄教授到太原筹建了腹针研究室。同年10月举办了全国学习班,受到了大家的赞誉,1年后,应邀在兰州军区乌鲁木齐总医院讲学,并成立了腹针脑病康复中心,薄教授先后在山西、新疆、北京、南京、贵州、杭州、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与中国针灸学会、中国中医研究院、新加坡针灸学会等单位合作,开展腹针疗法培训和临床医疗工作。薄智云教授举办了数十次“全国与国际腹针疗法学习班”,20多年来,薄智云教授为中国(包括港、台学员)及国际上培训了腹针人才3000余人,建立了一支骨干队伍;薄智云教授及他所培训的学员们治疗了大量的患者,为国内外许多慢性病、疑难病症患者解除了病痛,获得了患者及国内外中西医专家和医疗同道的高度评价。国内初步形成了以北京、江浙、新疆、广东等为中心的薄氏腹针中心。
目前腹针疗法已为欧美及东南亚各国所接受,并广泛运用于临床治疗。每年有大批海外医学团体赴我国考察和学习腹针技术,并成立了腹针培训中心。腹针疗法已在全国各地及许多国家开展起来。腹针已推广到美国、意大利、德国、荷兰、希腊、新加坡、马来西亚、韩国等国家,参加学习班学习的国外学员已达近千人,在国外已形成一定影响,意大利、新加坡、韩国等国已相继成立腹针医学会和研究院。全球首家腹针医院已在首尔正式挂牌并开展医疗服务,受到学术界和患者的好评。薄智云教授经常被请到国外讲学。
腹针疗法从2001年列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临床诊疗技术整理与研究项目”研究课题,2002年起连续6年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为国家级中医药继续教育项目向全国推广;2004年通过结题验收;2004年广东省政府拨600万元专款用于腹针的科学研究,1994年,《腹针疗法讲义》问世,1999年《腹针疗法》正式出版,2006年出版了《腹针无痛治百病》专著及教学光盘和《腹针挂图》,设立了中国针灸学会腹针专业委员会,薄智云教授任主任委员。这些推广措施的实施,为腹针疗法的发展和推广创造了条件。可以预测,腹针疗法在薄教授领导下,在广大同仁的努力下,将以它神奇的疗效,在祖国神州大地和世界的不同角落开花结果。其发展前景将更加广阔,为21世纪的保健医学、康复医学、老年医学的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