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腹膜构成的韧带

腹膜构成的韧带

时间:2023-04-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腹膜构成的韧带与胃相连系的部分称为网膜,与肠管相连系者,称为系膜。2.大网膜 大网膜由自胃大弯双层垂下至盆腔上口高度再向后上反折至横结肠的共4层腹膜构成。大网膜是最大的腹膜皱褶,自胃大弯和横结肠前面向下垂悬而呈围裙状,遮盖于横结肠以下的腹腔内脏前面,其左缘与胃脾韧带相延续。在腹膜炎症的刺激下,大网膜即迅速移动到病变部位并将病灶包裹,限制其蔓延。因此,根据大网膜移位情况,可作为确定病变部位的参考。

腹膜的韧带多由单层或双层腹膜皱襞形成,多数是体壁与脏器之间的壁腹膜与脏腹膜相移行而成(如肝冠状韧带、左右肝三角韧带、胃膈韧带、左右膈结肠韧带),其中有些是由某些脏器的脏腹膜移行至另一脏器的脏腹膜而构成(如胃脾韧带、脾肾韧带、十二指肠韧带)。腹膜构成的韧带与胃相连系的部分称为网膜(如大网膜、小网膜),与肠管相连系者,称为系膜(小肠系膜、阑尾系膜、横结肠系膜、乙状结肠系膜)。所有这些结构,对器官的固定均起一定的作用,使之保持正常的位置。

腹膜后面的内脏,例如肾、肾上腺、胰腺、输尿管,基本固定在后腹壁,可是在正常的范围内也有较大的变化。空肠和回肠游动性很大,即使是相对固定的器官如肝和脾,它们的位置也随体位、体型和不同的生理、病理状态而有所改变,在临床上针刺时应予以足够的重视,以免洞穿脏器。

1.小网膜 小网膜是连于肝门与胃小弯和十二指肠上部之间的双层腹膜。呈冠状位,含脂肪组织处较厚,其余部分薄而稀疏,呈网眼状。小网膜的左侧部为肝胃韧带,系于肝门与胃小弯之间,内含胃左、右动静脉,胃上淋巴结和胃的神经等。右侧部为肝十二指肠韧带,系于肝门与十二指肠上部之间,其游离右缘肥厚,有胆总管(紧右侧游离缘)、肝固有动脉(位于胆总管的左侧)和门静脉(位于上述二管的后方)走行于其中。

2.大网膜 大网膜由自胃大弯双层垂下至盆腔上口高度再向后上反折至横结肠的共4层腹膜构成。大网膜是最大的腹膜皱褶,自胃大弯和横结肠前面向下垂悬而呈围裙状,遮盖于横结肠以下的腹腔内脏前面,其左缘与胃脾韧带相延续。

大网膜根据其长度可以分为3种类型:①上腹型,大网膜下缘在脐以上高度;②中腹型,大网膜下缘到达棘间线之间;③下腹型,大网膜下缘到棘间线以下。其中以中腹型为最多见。

大网膜一般较薄,呈网纱状,有的呈筛状。它是体内储存脂肪的主要部位之一,所含脂肪量因人而异,一般在初生儿时大网膜含脂肪较少而呈透明状;随年龄增长,脂肪含量也逐渐增加,女性脂肪含量较男性为多,肥胖者脂肪含量显著增多。如脂肪堆积甚多时,大网膜外观上似脂肪块。从含脂肪量较多这点看来,大网膜有贮藏脂肪的功能。

大网膜内有许多巨噬细胞,它和淋巴细胞、脂肪小体常聚集成肉眼可见的圆形或卵圆形的乳白色斑点,称为乳斑。乳斑和大网膜的上皮细胞、淋巴管等构成很重要的吸收和防御机构。在腹膜炎症的刺激下,大网膜即迅速移动到病变部位并将病灶包裹,限制其蔓延。因此,根据大网膜移位情况,可作为确定病变部位的参考。由于大网膜具有这种“游走”到炎症的部位,并在炎症组织的四周形成粘连,发挥围堵病灶不使感染扩散的重要保护作用,人们称之为“腹腔的卫士”。

3.小肠系膜 小肠系膜是指系膜小肠连于后腹壁的双层腹膜,小肠系膜是将空、回肠连于腹后壁的双层腹膜结构,呈扇形,附着于肠壁的一缘与小肠长度一致,可达6~7米,而附于腹后壁的一端,长度仅16厘米左右——即肠系膜根。由于肠系膜两缘的差异甚大,故肠系膜形成许多皱褶,系膜的两层间分布有血管及其分支、神经丛、淋巴管、肠系膜淋巴结、结缔组织和脂肪等,脂肪组织有的甚为丰富。

4.横结肠系膜 横结肠系膜将横结肠系于腹后壁,系膜根为横位,右端起自结肠右曲,向左依次横过右肾、十二指肠降部、胰头、胰体、左肾至结肠左曲。系膜中含有结肠血管、淋巴管、淋巴结和神经等。横结肠系膜根常作为划分腹腔上、下部的标志。此外,由膈连至结肠左曲的腹膜皱襞叫膈结肠韧带,对脾起承托作用。

5.乙状结肠系膜 乙状结肠系膜位于左髂窝,将乙状结肠系于盆壁。系膜根附着于左髂窝和骨盆的左后壁,内含乙状结肠的血管、淋巴管、淋巴结和神经等。由于乙状结肠活动度较大,加之系膜较长,故易发生系膜扭转而致肠梗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