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综合近十年来应用中药治疗肝胆病的效方数百首,对常见药物进行统计分析,根据入方频率进行排序。统计发现,部分中药在治疗肝胆病中应用极其广泛,有些同时被用于不同证型。在此统计基础上,选择其中重要的十余种,详细分析其性味功效,以及用法用量。并精选著名医家的用药经验,附于其后,以资读者参考使用。
在中医理论与中医临床中,往往是肝胆同病和肝胆同治的。也就是,虽然在西医诊断中胆囊炎与肝炎等疾病有着明确的诊断区别,但在中医看来,二者病机往往密切关联甚至是相同的,治疗则可相因为用。体现在处方上,就是有很多药物不但大量应用于肝炎、脂肪肝、肝硬化等治疗,而且同样用于胆囊炎与胆结石的治疗中。比如白术、柴胡、郁金等,无论肝病、胆病使用均较多,使用率也比较接近。这些药,往往成为肝胆病通用的君药或臣药(也就是处方中最核心的药物)。因此,我们首先统计了这类药物,具体内容参见表1-1。这些药物,无论对于肝病、胆病,无疑都可首先考虑并重点选用。另有一些药物,在临床应用中侧重比较明显,有的主要用于某些肝病,有的则主要用于胆病,具体内容参见表1-2和表1-3。
表1-1 肝病胆病通用药物
表1-2 多用于肝脏病变的药物
(续 表)
表1-3 多用于胆囊炎与胆结石的药物
【备注】
①茵陈:多数作者治黄疸必用茵陈,使用率接近100%;此外,肝胆病证属湿热重而未见黄疸者也多用,单独统计此类用法,使用率也远高于57.2%。
②赤芍与白芍:若单独统计,白芍38.2%;赤芍37.8%。在治疗肝胆病的方剂中,“芍药”使用率极高,多数方剂非“白”即“赤”,必有芍药,部分作者则以赤白芍配伍入药。
③半夏:半夏是化痰主药,多数肝胆病应用均较多;只是肝硬化使用较少,为6.5%。表1-1中半夏是排除肝硬化之后的统计数据。
④陈皮类:统计中将陈皮、橘络、橘红、青皮均归入此类。但统计发现,临床作者绝大多数使用陈皮;只有少数作者使用青皮,或者青皮、陈皮配伍使用;极个别作者使用橘络或橘红。
⑤人参类:统计中将人参、党参、太子参、西洋参均归入此类。但统计发现,临床作者绝大多数使用党参;少数作者使用太子参或人参;未见使用西洋参者。
⑥栀子:栀子在肝炎治疗和胆囊炎、胆结石治疗中使用率较接近,但在脂肪肝与肝硬化中使用很少。表1-1中栀子是排除脂肪肝与肝硬化之后的统计数据。
⑦本章表格中所列“赤芍与白芍”不是指二者配伍使用,而是指在统计中将赤芍、白芍作为同一药物累计;一首方剂当中同时出现赤芍与白芍,计为1次。“枳实与枳壳”也不是指二者配伍使用,而是指在统计中将枳实、枳壳作为同一药物累计;一首方剂当中同时出现枳实与枳壳,计为1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