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龄、性别因素】
脑出血的众多研究一致认为,随着年龄的增大,脑出血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均显著升高。在45岁以下,脑出血发病率较低,但一超过65岁,则脑出血发病率有明显上升趋势。这可能与脑出血病因转向非高血压因素有关。男性脑出血发病率与死亡率均高于女性。据11个大组的发病率研究,有6个研究认为男性明显多于女性,4个研究认为大致相当,1个研究认为女性多于男性。这种差别可能是因为:①青年男性高血压病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②男性超负荷运动机会多。近几年来中青年脑出血发病率有所增高,可能与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和越来越大的社会压力有关。脑出血发病的年轻化趋势,说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及不良的嗜好已危及中、青年人的健康,应引起足够重视,并加强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
【地理因素】
脑出血的发病率、死亡率有明显的地理分布差异,北高南低,西高东低。地理因素可能通过环境因素、饮食习惯和气候等因素起作用。中国MONICA研究报告结果显示:我国大庆市脑出血发病率最高,男性为596/10万,女性为432/10万;最低为安徽省滁县,男女发病率分别为54/10万和30/10万。国内1982年6城市流行病学调查及1985年全国21省(自治区)农村及少数民族地区流行病学调查也显示我国脑出血发病率呈现由南向北递增,从西向东递减的趋势。这一特征与我国高血压病的分布趋势相似。从城乡关系上看,农村脑卒中的发病率、患病率低于城市,但死亡率略高于城市,可能与医疗资源不足有关。
【时间趋势】
近几十年,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在美、英、日、加拿大等国家持续下降。但是,就整个脑血管病患者的年龄死亡率来看,近20年来并无明显的变化。根据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中期几个大城市统计资料和1986-1995年7城市等国家攻关课题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城市脑出血发病率和死亡率变化不大。卫生部统计中心公布的数据则显示近期有逐年升高趋势。可能与CT的普遍应用、轻型病例的早期发现有关。但不能排除此病的发病率、死亡率有实际增加的可能性。在季节方面,冬季是出血性脑卒中的易发季节,冬季寒冷,为减少散热保持体温恒定致外周血管收缩,血压容易升高。在某些原有脑出血危险因子如高血压动脉硬化形成微小动脉瘤的基础上,血压波动致动脉瘤体破裂可致脑出血。而16:00-20:00则是一天中脑出血发病的高峰段,这与中国人工作生活繁忙的生活规律相符,也与一天中两个血压高峰期相一致,说明日常生活行为与脑出血的发生存在相关性。可能现代工作生活的精神高度紧张和行为因素诱发交感神经张力增高、血管紧张素释放增加,在动脉粥样硬化基础上血管收缩痉挛致血压升高,引发血管破裂出血。周六、周日常是脑出血的发生高峰,可能与个人需要处理的诸多事务如交际、家务、聚会、宴请等在周末进行,以致体力消耗、精神过度紧张有关。
【发病率】
发病率一般以年计,即统计人群在1年期间发生的新病例数(包括死亡者)除以同期监测人群平均人口数,然后乘以10万/10万。发病率是观察脑出血人群分布特征和评价防治效果的重要指标。目前文献报道的脑出血发病率因调查方法不同,诊断标准不统一或资料来源各异而相互之间可比性很差。还有一种常见的情况是调查人群的年龄构成不同,以致各调查组的发病率差别较大。国内外许多资料均显示脑出血发病率存在地区差异。国内1982年6城市流行病学调查显示,CH发病率为80/10万人口。1994年吴桂贤等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大庆市发病率最高,男性为596/10万,女性为432/10万。最低为安徽省滁县,男女发病率分别为54/10万和30/10万。
【患病率】
患病率的概念一般是指某一时点正在患某种疾病的人数占人口数的比例。即在某一特定时点之前患病,并在调查时点仍然未愈者。患病率在流行病学研究中其重要性远不如发病率和死亡率。换句话说,患病率增高,不等于发病率必然也增高,因为患病率受到影响的因素较多。当一个地区随着经济迅速发展,医疗条件和急救措施改善较快,脑出血后多数可得到及时救治,其死亡率会明显下降。同时由于存活率提高、发病率不减少,患病率同期必然会有明显上升。反之,如果医疗条件较差。病人存活期短,病死率高,则患病率也会明显偏低。患病率的意义在于通过了解该病在人群中的流行及危害范围,为政府制定相应的防治对策提供依据。脑出血的世界范围平均患病率为200/10万~240/10万。根据北京市1984-1999年急性脑出血和脑血栓发病率变化趋势分析显示,北京地区脑出血患病率为(110~232)/10万。
【死亡率】
死亡率的计算方法是用死亡病例数除以同年观察人群平均人口数再乘以10万/10万。综观大量的文献报道,脑出血死亡率也由于研究方法、诊断标准或资料来源不同而差异很大。有时在同一国家或同一地区,两个研究结果可以相差悬殊。1991-1995年20万人群的5年监测结果显示,男性平均死亡率为31.6/10万,女性为24.2/10万。男女合计为27.2/10万。卫生部统计中心来自全国各省市数千万人的疾病监测材料显示,我国从1985-1996年脑出血死亡率为(21.0~27.0)/10万。城市高于农村地区,男性高于女性,并呈现出逐年缓慢上升的趋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