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脑出血病人常于手术后出现血压及其他循环功能不稳,应密切监测,以便及时发现,及时处理,保持术后平稳过渡,减少脑及心脏并发症。
高血压脑出血常发生于Ⅲ期高血压病人,此期常出现合并症,术后的监测与处理应加强。有报道肌梗死多发生在术后第3天,低排综合征出现更迟。因此,术后要连续监测血压、脉搏、呼吸等生理指标,重症者连续数天每天监测尿量、血气、肾功能、电解质、心电图,必要时摄胸部X线片、床旁血流动力学监测等,直至血压及其他循环功能状态稳定。
术后血压监测对防止因血压过高导致再出血、脑缺血或新发脑梗死至关重要。首先要根据平时及术前的血压水平,将术后血压分三个阶段控制,第一阶段指手术后5~7d,若术前收缩压在200mmHg或200mmHg以上,舒张压在90~120mmHg,同时参考CT扫描是否有无残余血肿,此阶段颅内若有残余血肿,收缩压应控制在155~160mmHg,舒张压应控制在90~95mmHg。若颅内无残余血肿,应将收缩压及舒张压再降低一些。由于此阶段残余血肿及手术后的脑水肿易产生颅内压升高,从而使血压代偿性升高,所以血压应保持高一些,才能保持脑血管自动调节系统的作用,有利于脑血流量的正常灌注。第二阶段指术后8~15d,颅内残余血肿仅部分吸收及脑水肿仍未完全消除,仍对血压的升高有一定影响。此阶段应将收缩压控制在145~150mmHg,舒张压控制在80~90mmHg,若颅内无残余血肿,可将血压控制在140mmHg左右,而此阶段主要是脑水肿高峰期,收缩压仍应保持相对高一些,可使脑血管的自动调节系统发挥更好的作用,防止血肿周边的供血不足或梗死,舒张压渐进性降低对心功能有一定保护。第三阶段指术后16~30d,颅内残余血肿及脑水肿基本消失,血压反应性升高的因素逐渐减少,收缩压及舒张压应维持在135~140mmHg,舒张压维持在75~80mmHg,对于丘脑血肿,若术后有残余血肿存在,水肿消退缓慢,第三阶段的血压控制时间适当延长。总之血压控制在接近正常范围。若术前收缩压160~190mmHg,舒张压90~110mmHg,术后三个阶段的血压控制应随之而相应调整。在术后控制血压时应特别注意降压方法及用药,尤其注意术后应用降颅内压及钙离子拮抗药对血压降低的作用,避免突然或持续低血压的发生。
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气管内插管应保留24~48h,防止因麻醉苏醒、吸痰刺激、疼痛、低温、通气不良等因素使血压再过度升高。应根据术后血压情况,尽早恢复应用原用的抗高血压药,不能口服者可通过静脉给药,使血压保持在要求的水平为宜,防止过大波动。应密切观察血压,如血压过高,出现高血压危象或再出血,应尽快将血压降下来。用硝普钠静滴,根据血压调整剂量,一般为10~400μg/min;或给硝苯地平10~20mg或卡托普利25~50mg口服或鼻饲,并做其他相应处理。术后心律失常比较常见,特别是原有高血压累及心脏者,大部分心律失常是良性的,但脑出血后心脏原有的疾病可显著加重,有的严重到足以威胁生命。有的心律失常术前原已存在,有些则是新出现的;又加上术后心外因素的作用,如低或高血容量、发热、贫血、低血氧症、疼痛、焦虑、感染及电解质紊乱等。应及时明确诱因,加以纠正。多数心律失常随颅内压的降低可好转或消失,但必须严密监测,还应加用抗心律失常或心脏保护药物,否则会延误救治机会,甚至导致严重后果。低心排血量综合征可由多种因素引起,如手术失血较多、大量出汗、呕吐、腹泻、引流管引流、出血、感染等;心源性因素有心肌缺血、心肌坏死,各种严重心律失常、心肌泵衰竭、心脏传导障碍、补液过量等,其临床表现是周围血管阻力增大及循环障碍,出现皮肤湿冷、四肢发绀、低血压、脉搏微弱、烦躁不安以及神志淡漠等,尿量减少,尿素氮和肌酐升高。治疗主要是补充血容量及增强心肌收缩力。有床旁血流动力学监测者,易于早期诊断并有利于指导治疗。术后心力衰竭常见于原有心肌肥大或心功能不良者。严重心肌缺血或梗死、心律失常、高血压危象、贫血、败血症、脑栓塞及过量补液等均能诱发心力衰竭,治疗时除针对心功能外,应及时纠正上述诱因。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麻醉药物作用消失后,但不一定立即清醒,仍处于神经源性昏迷,置胃管2~3d,可少量鼻饲水,同时静脉补充热量。5~7d后逐渐改为少量流质鼻饲饮食,仍然静脉补充热量,15~20d可维持鼻饲全量,直到能自行进食。15d后血压等循环功能状态稳定,鼓励病人早期开始活动,活动量由小逐渐增加到术前水平。术后30d可出院康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