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因及分型】
颅内多发血肿主要由复合损伤所致,是指一次损伤出现两个以上的颅内血肿。可以分为三个类型:①不同部位的同一类血肿,以多发性硬膜下血肿占大多数,见于一侧枕部和额部减速伤,血肿多发生于额底、额极、颞极、颞底部,枕部受伤者血肿多发生于对冲部位。额部受伤者多个血肿发生于同侧着力部位。着力点越接近中线,两侧性血肿的机会越多。头部侧方着力的减速伤,硬膜下血肿既可发生于同侧,也可发生于对侧。多发性硬膜外血肿和多发性脑内血肿很少见。②同一部位不同类血肿,又称为混合性血肿较少见。发生于头部的一侧着力处者,以硬膜外血肿和硬膜下血肿并存较多。其次为硬膜下血肿和脑内血肿并存,但很少见,多为凹陷性骨折部位以及额底和颞极的脑挫裂伤部位。③不同部位不同类型的血肿,见于头部一侧着力的减速伤,有同侧硬膜外血肿和硬膜下血肿并存者较多。枕部着力的减速伤,同侧颅后窝硬膜外并硬膜下血肿和对侧额底、额极、颞底、颞极硬膜下血肿较少。④不同部位的脑内多发血肿,多由冲击和对冲混合伤所致。对冲伤所致脑内多发血肿与硬膜下血肿并存多见。
【病理生理】
各种暴力所致颅内不同部位血肿,其主要特点是颅内多处占位,伤情发展迅速,颅内代偿能力很快消失,占位性损害相对严重;同侧不同部位的血肿,使脑向健侧移位,致使健侧大脑受压,亦可发生典型的动眼神经交叉瘫。双侧的不同的解剖部位的血肿,脑中线移位不显著,中线结构受挤压而损害,颅内压力增高明显。严重者产生中心疝或枕骨大孔疝。脑实质内不同部位的血肿一般血肿量较少,血肿常发生在基底节,但其代偿性较好。颅内多发血肿极易产生继发脑干损伤且比其他单血肿类型严重。
【临床表现与诊断】
多发颅内血肿的症状往往与单发的血肿相似,所以早期诊断较困难。但临床表现较严重,伤后持续昏迷或进行性恶化者多见,中间清醒期较少见,伤情变化快,脑疝出现早,可在短时间内进入濒死状态,双侧动眼神经受累症状常见。对可疑临床表现者,借助CT或MRI检查,一般不做脑血管造影。同时行无创性超声检查。但无CT设备条件者,亦可谨慎行脑血管造影。诊断依据如下:
①有明确的受伤着力点,有时是多个受伤点;②伤后神志进行性恶化,有时可伴单瘫、偏瘫、四肢瘫或无明显瘫;③伤侧硬膜外血肿及对侧硬膜下血肿伴有神志改变者;④辅助检查包裹X线及CT检查,X线像可见颅骨骨折线或多发骨折线;CT扫描有明显占位效应。
【手术适应证】
颅内多发血肿的手术适应证为:①同侧硬膜外和硬膜下血肿,血肿量30ml以上,且有神志恶化者;②枕部硬膜外血肿对侧额颞部脑挫裂伤并脑内血肿,血量30ml以上,且颅内压进行性增高者;③颅内任何部位多发血肿伴脑疝,尤其是天幕切迹疝者;④幕上及幕下血肿,有明显的高颅压者。
【治疗与预后】
颅内多发性血肿治疗基本同单发血肿,但因血肿多发,往往有多条手术入路,损伤较大,术后易发生并发症。
【疗效评价】
双侧颅内多发血肿以硬膜外血肿多见,而硬膜下或脑内血肿较少,术后疗效尚好。血肿均发生于硬膜外者,尽管血肿较大,疗效仍尚好。双侧硬膜下血肿而脑实质损伤轻者,疗效较好。脑内血肿伤情进展较缓慢,尤其位于基底节者,术后疗效较差,虽然生存率高,但质量较差。急性硬膜下血肿多发血肿易继发脑干损伤,因而疗效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