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现代医学对亚健康进行了大量研究,然而迄今为止,亚健康的确切病因尚不清楚。学者们认为亚健康的产生原因可能主要与以下几个方面有关。
(一)不良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的影响
自从20世纪末,WHO提出“生活方式病”之后,21世纪初又进一步、更深刻地提出了“生活习惯病”,坏习惯的积累、叠加效应更易致病。“生活习惯病”导致的死亡人数在发达国家中已占总死亡人数的70%~80%,在发展中国家也已占50%左右。生活习惯病主要指心脏病、脑血管病、高血压、糖尿病、癌症、老年痴呆、痛风等。21世纪是“健康世纪”,要实现大健康,即健、寿、智、乐、美、德“人生最佳境界”,每个人都要重视习惯的作用。你可以不争名夺利,你可以知足常乐,但在健康问题上却不能不去争,却不能“知足”,方法便是养成好习惯。医学专家吴阶平院士,在他长期的从医及自我保健,尤其是为他人保健,包括在为毛泽东等国家领导人保健的实践中,总结出一条健康长寿的至理名言“有意识地培养有利于健康的好习惯,下决心戒除不健康的坏习惯,这是最好、最有效的养生之道”。危害健康的日常坏习惯主要有睡懒觉、吸烟、不吃早餐、吃得太咸、饱食、饭后即睡、强忍小便、憋大便、上厕所看报、揉眼、抠鼻、挖耳、剔牙、架腿、随地吐痰、懒洗手、睡觉紧闭窗户、起床先叠被等。不良生活习惯是个“隐形杀手”,它造成了人们的无知,死得不明不白。故有人指出:“许多人不是死于疾病,而是死于无知!”
(二)不良饮食行为、缺乏运动和吸烟、酗酒
在生活尚不富裕的温饱时期,人们吃得不“好”,粗茶淡饭,“油水”不多,客观上形成了“基本吃素”的饮食习惯,不懂得“基本吃素”是健康的“秘诀”而为之,而是客观条件不允许所致。恰恰暗合了人类尤其是发达国家经过了“三高一低”(高脂、高蛋白、高能、纤维素低)的惨痛教训之后所得到的宝贵经验。可是有人误认为现在生活好了,就应该补上,专拣“好”的吃,大鱼大肉、山珍海味、各种补品不断。吃法上是早餐马虎甚至不吃、中餐凑合、晚餐丰富,结果吃出“富贵病”(典型的是心脑血管病、痛风、糖尿病等)。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快,很多人在电脑前、会议室一坐就是一天,不去运动、放松,这样造成的后果往往就是颈椎病、腰背痛等。如果长期缺乏运动,机体气血不畅通,血液循环受影响,组织器官功能降低,从而身体抵抗力减弱,各种不适症状产生,如易疲劳、感冒、食欲缺乏、便秘等,也就形成了亚健康状态。此外,吸烟、酗酒也是亚健康的常见病因,长期吸烟、酗酒对身体损害加大,容易引起各器官组织的损伤,导致多种病变。
(三)社会、心理因素的影响
社会因素(包括竞争、紧张、冲突、压力、焦虑、抑郁等)也是亚健康状态的主要原因,如人际关系不良,不能摆正自己位置等。社会因素性疾病的病理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动员阶段、抵抗阶段、衰竭阶段。在前两个阶段主要表现是一些反射性的心理、生理变化和最大适应性的机体心理变化,其变化是疾病的先兆。也就是说这两个时期,人处于“亚健康状态”。在各种社会因素中,如社会经济、规章制度、竞争上岗、晋级考核等压力对健康起着一定的作用。社会因素是通过心理生理而起作用的,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密不可分。同样的生活环境,心理适应能力强的人往往能正视现实,从而适应环境;而心理脆弱的人则陷入自己的“陷阱”中,而出现亚健康状态。
(四)环境因素的影响
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必要空间,是影响人类健康最重要的因素。现有的研究表明,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常常是慢性的、积累性的和远期潜在性的。一般来说,影响人体健康的环境因素大致分为物理性、化学性和生物性三类。物理性的有噪声、振动、红外线、紫外线、工业或医学激光、电磁波、放射线、高热、严寒等。化学性包括过量天然物质(臭氧)及环境污染物(汽车尾气、工厂的废水废气)、化工污染物(苯、汞),农药有机磷、烟酒等刺激。生物性的主要有医院,或生物制剂工厂等未处理的污水、废物直接污染水源、土壤等为传染源;居室或环境中物品,灰尘、垃圾中微生物及寄生虫传染等。
(五)遗传因素
亚健康的发生,主要是由以上种种后天因素影响所致。除此之外,亚健康还与一些遗传因素相关。分子生物学在近几年得到迅速发展,尤其是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实施,使人们对疾病与基因关系的认识有了前所未有的突破。很多疾病的发生均有基因的因素在内,而遗传性疾病基因的病变更是早已得到科学研究的证实。所以,带有遗传性疾病基因的人,在未发病之前外观虽无任何异常,但也是一种亚健康状态。体质较弱的人,往往与先天因素有关,这类人群整体的抗病能力低下,稍有不利因素就易患病,也是一种亚健康状态。
因此目前对于亚健康的发生机制认为是:由于心理、社会、生物等多种环境因素,引起机体的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功能紊乱以及氧化应激损伤,导致基因表达紊乱,最终导致亚健康的发生,其中机体的免疫系统功能紊乱为亚健康发生的一个重要环节。
根据中医学理论,健康是指机体内部的阴阳平衡,以及机体与外界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阴阳平衡。健康意味着形体、精神心理与环境适应的完好状态。阴阳双方交感相错,对立制约,互根互用,相互转化,消长平衡,处在永恒的运动之中。因此,健康是一个动态的概念。疾病的发生是在某种致病因素的影响下,机体“阴平阳秘”的正常生理平衡被破坏,从而发生“阴阳失调”所致。因此,亚健康状态的发生是由于先天不足、劳逸失度、起居失常、饮食不当、情志不遂、居处不慎、年老体衰等因素,引起机体阴阳失衡、气血失调、脏腑功能失和所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