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推断死亡时间

推断死亡时间

时间:2023-04-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利用昆虫学知识来推断死亡时间的指标有两个:昆虫的生长发育指标和演替指标。通过实验室饲养该蛹经过3 d羽化,由此得出最终的死亡时间为7 d。比如在现场发现大头金蝇的幼虫平均体长为11.0 mm,现场昆虫没有化蛹及羽化,现场平均温度为29℃。据此,可以确定该昆虫的生长时间为3.5 d,加上0.5 d的卵期,可推算出尸体的死亡时间为4 d。根据蛹内的变化特征,可以计算死亡时间。

一、推断死亡时间

利用昆虫学知识来推断死亡时间的指标有两个:昆虫的生长发育指标和演替指标。生长发育指标又包括发育积温、发育历期、体长及等长线、形态变化指标(幼虫形态变化及蛹形态变化)、体表几丁质层数、蛹壳风化等。

(一)利用昆虫的生长发育规律

昆虫的生长发育速率跟环境温度密切相关,温度高时,完成某一个阶段的时间较短,反之亦然,所需要的时间与环境温度的乘积为恒值。当出现尸体时,昆虫会很快到达尸体并在其上产卵,开始发育。此时计算死亡时间,就是将昆虫的子代发育所需的时间加上成虫到达尸体所需时间。

对于昆虫生活时间的推算方法有以下4种。

(1)发育历期法即通过调查昆虫处于哪个虫期,然后根据实验室的数据,结合气候温度,计算在该温度下昆虫发育到该虫期需要多长时间。比如在尸体现场发现大头金蝇蛹,且没有羽化。现场平均温度为29℃。查实验室的数据知,大头金蝇在29℃从卵期到达化蛹状态,需要5 d,从卵到达羽化状态时需要10 d。据此,就可以初步确定该尸体的死亡时间为5~10 d。通过实验室饲养该蛹经过3 d羽化,由此得出最终的死亡时间为7 d。

(2)等长线法昆虫的体长与生长时间呈正相关,可以用直线或曲线方程模拟出体长与生长时间的关系;只要在现场测得最大幼虫的平均体长,就可以算出其生长时间。比如在现场发现大头金蝇的幼虫平均体长为11.0 mm,现场昆虫没有化蛹及羽化,现场平均温度为29℃。查实验室的数据,大头金蝇在29℃体长达到11.0 mm时,需要3.5 d。据此,可以确定该昆虫的生长时间为3.5 d,加上0.5 d的卵期,可推算出尸体的死亡时间为4 d。

等长线法由德国人REITER(1984年)提出,当尸体在室内,或者在一个受控制的恒温环境中,根据等长线可准确查出其发育时间。

(3)蛹形态法蛹是现场发现较多的虫态。蛹外壳外观尽管没有明显变化,蛹内却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根据蛹内的变化特征,可以计算死亡时间。比如,现场发现大头金蝇蛹,拨开蛹壳发现蛹内部出现复眼发红并出现鬃,现场平均温度为29℃。查实验室数据,可知在29℃时出现该特征需要9.8 d,即可断定该昆虫的生长时间为9.8 d。

(4)发育积温法昆虫的代谢与温度有关。范特-荷夫认为,温度每升高10℃,化学反应速度增加2~5倍。昆虫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须从外界摄取一定的热量,其完成某一阶段所摄取的总热量是一个常数。如公式:K=NT(K为积温,N为时间,T为温度)。但是,昆虫的发育起点温度是在0℃以上。外界温度对生长发育的作用只能在发育起点温度上才能显示出来。因此在发育起点以上的温度才是有效积温。昆虫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所需的总热量应该是有效积温的总和。积温公式:N(T-C)=K(K为发育有效积温,T为发育所处温度,C为发育起点温度,N为发育时间)。在应用时,查看昆虫所处生长阶段,再查看实验室该种昆虫发育到该阶段需要多少有效积温,然后结合现场的气象数据即可推断出生长时间。

在实际应用时,以上诸法是结合起来的,而且是采用多个昆虫来推算,这样计算出的时间较为准确。

(二)演替规律推算法

根据尸体上昆虫及各虫态出现及消失的先后次序来推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