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心脏传导系统出血

心脏传导系统出血

时间:2023-04-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心传导系统出血常见于右心耳与界沟处、心房室前交叉点处或房、室间隔心内膜下。姚青松报道了4例心传导系统出血致猝死案例,而且猝死者均伴有间质性肺炎,认为出血系病毒感染使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所致。心传导系统组织出血,会引起局部起搏细胞或传导细胞功能障碍,结间传导阻滞、束间传导阻滞;累及神经束,使之受压、变性,造成传导阻滞与调节心脏的神经功能失调。

二、心脏传导系统出血

(一)发病机制

心传导系统出血常见于右心耳与界沟处、心房室前交叉点处或房、室间隔心内膜下。出血的原因很多,按其机制分两大类。①血管通透性增高性出血。如缺氧、中毒、感染等致血管通透性增高,产生漏出性或渗出性出血。姚青松报道了4例心传导系统出血致猝死案例,而且猝死者均伴有间质性肺炎,认为出血系病毒感染使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所致。注意此时引起血管通透性升高的原发病在猝死中的作用,不可忽视。②血管破裂性出血。可见于机械性损伤、血管栓塞、血管炎及小动脉瘤等,病变结果使管壁破坏,破裂出血。罗斌在实际检案中发现2例室间隔上部局限性新鲜出血,并累及房室结和His束近侧段。1例为42岁的驾驶员因交通事故,胸部撞击方向盘致胸骨骨折,心脏挫伤;另1例为23岁民工被人拳击胸部致心脏挫伤,突然身体发软倒在地上,当即死亡。尸体解剖除心脏发现房室传导系统出血外,未找到其他致死原因,认为该2例猝死与传导系统出血系受钝性外力作用,心脏震荡牵扯上下腔静脉根部(牵扯性损伤),或心脏撞击胸骨体,引起小血管破裂所致。出血通常好发于房室结头侧房室连接区,该处富含脂肪组织,毛细血管丰富,组织疏松,一旦发生出血,易引起大量出血,会累及房室连接区传导心肌及其周围神经,导致猝死。

(二)病理变化

肉眼观察:常见靠近右心耳嵴顶的界沟、心房室前交叉点处大片出血,或房、室间隔心内膜下出血(图15-30,见彩插)。显微镜下:窦房结、房室连接区、房室束或左右束支的结束组织内有出血(图15-31,见彩插),甚至形成血肿。出血区常伴炎细胞浸润、肌纤维颗粒变性,受累神经受压、崩解或被红细胞分割破坏。

(三)猝死机制

心传导系统组织出血,会引起局部起搏细胞或传导细胞功能障碍,结间传导阻滞、束间传导阻滞;累及神经束,使之受压、变性,造成传导阻滞与调节心脏的神经功能失调。两者均可导致心动过速、过缓等心律失常;或两者兼有可导致突然死亡。

(罗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