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我国道路交通事故的现状

我国道路交通事故的现状

时间:2023-04-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随着交通运输的迅速发展,机动车保有量的急剧增加,使全国道路交通事故和死亡人数呈快速上升趋势。2008年,全国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265 204起,造成73 484人死亡和304 919人受伤,直接财产损失超过10亿元。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最为突出的是机动车驾驶员引发的事故。行人、非机动车驾驶员不遵守交通规则导致的交通事故在我国也占有相当的比例。

一、我国道路交通事故的现状

随着交通运输的迅速发展,机动车保有量的急剧增加,使全国道路交通事故和死亡人数呈快速上升趋势。2008年,全国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265 204起,造成73 484人死亡和304 919人受伤,直接财产损失超过10亿元。

我国道路交通事故的主要特点为:经济发达地区的交通事故较不发达地区多,死亡人数多;绝大多数交通事故都是由于机动车驾驶员的原因而引起的;国道或省道的交通事故死亡率远高于市内道路;道路交通事故致死率远高于西方发达国家;摩托车驾驶人、自行车骑车人和行人因交通违章造成的伤亡较多;农村人员、进城农民工以及城市个体劳动者是交通事故的主要受害者。

我国道路交通事故之所以呈现以上特点,原因是多方面的,可归结为人的因素、车辆因素和道路因素。

1.人的因素人是道路交通安全的主体,包括所有使用道路者,如机动车驾驶员、乘车人、骑自行车人、行人等。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最为突出的是机动车驾驶员引发的事故。驾驶员的违章行为包括疏忽大意、超速行驶、措施不当、违规超车、不按规定让行等。行人、非机动车驾驶员不遵守交通规则导致的交通事故在我国也占有相当的比例。

2.车辆因素影响车辆安全行驶的主要因素是转向、制动、驱动和电气4个部分。我国机动车种类多,动力性能差别大,安全性能低,管理措施不到位。

3.道路因素我国人多、车多,而道路相对较少,交通流中的车型复杂,人车混行、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混行现象严重;道路等级搭配不科学,路网密度不足,交通流不均衡,个别道路交通负荷过大,交通安全性差;道路缺乏足够的安全设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