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机动车驾驶员损伤
交通事故中,绝大多数是机动车辆前部与其他车辆或障碍物发生撞击,少数是被后面的车辆追尾撞击,极少数是被侧面撞击或翻车导致驾驶员受伤。事故车辆的突然加速或减速导致车内驾驶员及乘员产生3类损伤:①车内人员与车体内部构件碰撞形成损伤,包括保险带和气囊所致损伤;②车内人员被抛出车外形成的损伤;③车外物体侵入驾驶室形成的损伤。
一般来说,车体越小,发生交通事故时车内人员的危险性就越大。发生追尾事故时,后面车辆内人员所受损伤要轻于前方被撞车辆内人员,因为后面车辆的车头变形可以延长减速时间,有效地吸收部分能量。驾驶员前面的方向盘、挡风玻璃、挡风玻璃框、车内后视镜、遮阳板、仪表盘,右侧的变速器操作杆、驻车制动器杆、中央杂物箱,左侧的车门及把手,下面的座椅调整操纵手柄、油门、刹车及离合器踏板,后面的座椅背和头枕均可与驾驶员身体的不同部位发生碰撞而造成损伤。驾驶员可能从被撞开的车门、左侧车门玻璃和前挡风玻璃处被抛出车外。旧式的前挡风玻璃较容易被驾驶员头部撞碎,而致驾驶员被抛出车外,改进后的前挡风玻璃极大地减少了这种情况的发生。安全带和安全气囊也可对驾驶员造成伤害。
1.挡风玻璃或玻璃框碰撞伤当机动车与前方车辆或物体发生碰撞时,驾驶员因惯性作用而前移或上半身前倾,在没有安全带的限制和保护的情况下,头部与挡风玻璃或玻璃框发生碰撞,造成驾驶员前额擦伤、挫伤或挫裂创,合并颅前窝或颅中窝的骨折以及大脑额叶、颞叶的挫伤。挡风玻璃造成的额面部损伤与头部撞击速度、挡风玻璃是否破裂及挡风玻璃的倾斜度有关。目前挡风玻璃大部分为新式合成玻璃,由内外两层玻璃及中央加一层0.076 cm的塑料夹层黏合而成,头部要以较快速度撞击才能使之破裂,破裂后碎片边缘的锐利程度也大大减小。有的前挡风玻璃内层还贴了一层薄膜,防止玻璃碎片溅入驾驶室内伤人。当撞击力量比较小,前挡风玻璃没有破裂时,额面部仅出现皮肤挫伤或挫裂伤;当撞击力量比较大,挡风玻璃破裂成蜘蛛网状并向车外呈球形凸起时,额面部呈挫裂伤,周围伴有微小刺创。如果前挡风玻璃倾斜度较大,头部撞上挡风玻璃后极度后仰并沿挡风玻璃表面滑动一段距离,则刺划伤呈纵向排列。当撞击力量非常大,挡风玻璃破裂成洞状,头颈部经挡风玻璃洞穿出,则在额面部、双面颊部和颈部形成切割伤,割破颈部大血管,造成失血性休克而死亡。挡风玻璃金属框比较硬且有一定的棱边,头部撞击到玻璃框比撞击到玻璃所造成的损伤重,多造成挫裂创,呈横行、纵形或“L”形,挫裂创的宽度与玻璃框的宽度一致。
2.方向盘损伤指车辆发生正面碰撞或紧急制动时,未系安全带的驾驶员在惯性的作用下,上身折屈并前倾,或整个身体随座位前移,或因车头变形致使方向盘后移,驾驶员胸部、腹部或头部与方向盘撞击所造成的损伤。对于驾驶员座位来讲,大货车方向盘较轿车低,当驾驶员呈坐式驾驶车辆时,大货车的方向盘上缘位于驾驶员的胸部水平,而轿车的方向盘上缘位于驾驶员的面部。而货车驾驶室座位比轿车高,相对来讲重心就不稳定,突然减速时脚踏板的反作用力使大货车驾驶员身体向上、向前抛起,致使方向盘下缘伤及腹部甚至外阴部。身材矮小的驾驶员驾驶轿车时,方向盘损伤多位于额面部。轿车和大货车的方向盘损伤分布情况有很大的区别,详见表19-1。方向盘正面撞击到驾驶员的胸壁,可造成与方向盘边缘一致的圆形或弧形表皮剥脱和皮下出血,侧向撞击胸壁时则形成片状擦挫伤,相应部位的胸骨和肋骨可发生骨折。方向盘撞击腹部可造成肝、脾、肾等器官的破裂,较大的力量可以造成膈疝,较小的力量造成肝、脾包膜下血肿而导致迟发性破裂。方向盘撞击会阴部多形成生殖器损伤和骨盆骨折。如果方向盘发生垮塌、断裂,方向盘杆可造成胸部或腹部的刺创。车辆发生突然减速时,人体心脏活动度大,相对较重,与相对固定的主动脉之间形成“钟摆效应”,造成主动脉内膜的横裂甚至完全离断。主动脉的完全或不完全性撕裂多发生在主动脉韧带附近,因为该处的活动性较差。主动脉内膜横裂的当时可无症状,数小时或数日后发生主动脉破裂,或发展为夹层动脉瘤。心血管系统损伤的发生概率依次是:主动脉破裂或内膜损伤、心脏挫伤、心包膜撕裂、右心房破裂、右心室破裂、左心房破裂、室间隔破裂和心脏毁损伤。胸前伤可引起心电紊乱而猝死,也可以引起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夹层动脉瘤。
表19-1 轿车和大货车的方向盘损伤分布情况单位:例
注:取自李水德,中国法医学杂志,2007,22(3):196-197。
3.四肢损伤发生碰撞或紧急制动等危险情况时,驾驶员两手本能地抓紧方向盘,或猛力扭转方向盘,或用力撑住身体等避险动作,常造成手腕和前臂尺骨、桡骨的骨折。驾驶员伸直右下肢猛踩刹车时,碰撞产生的反冲力通过踏板传导至右下肢,造成右髋关节和右踝关节脱位或骨折。右脚在刹车踏板处可移动的空间相对较小,驾驶室的变形使右小腿扭转,可导致胫骨下段的螺旋型骨折。如果驾驶员的鞋底较软,刹车踏板的反冲力可造成驾驶员右脚底的表皮剥脱或皮下出血(图19-4,见彩插),刹车踏板可能留有鞋底的花纹印痕。驾驶员因惯性或随座位前移时,双下肢的膝部和小腿胫前区均可与仪表盘架的下缘相撞击,造成擦伤、挫伤、挫裂创、膝关节韧带撕裂和(或)关节腔出血、股骨下段的骨折、髌骨楔入股骨内外髁之间等。反冲力沿股骨向上传导,常造成股骨头的脱位,有时伴有股骨颈和髋臼骨折。发生撞车事故时,车底板的翘起、座椅的前移、引擎向驾驶室内侵入均可造成踝关节的扭转,而造成骨折或其他损伤。
4.挥鞭样损伤指驾驶员或乘员由于车辆在行驶中突然加速(被追尾)或减速(正面碰撞)时,头部因惯性急剧甩动致颈椎过度屈伸,类似于挥动的鞭梢运动而得名。颈椎的过度屈伸可造成颈椎骨折、脱位和颈部脊髓损伤。
5.安全带致损伤安全带具有限制车内人员移动而减轻碰撞伤,防止人体被抛出车外造成第二次损伤的作用。但是,安全带与人体之间的作用同样可以造成相应皮肤的擦挫伤和内脏的破裂。
6.车外物体致损伤指在紧急刹车或发生撞车事故时,货车上所运载的钢材等物体穿过后挡风玻璃,撞击驾驶员的头部或背部造成损伤;路边物体穿过左车门挡风玻璃致驾驶员左侧头面部、左上肢或左肩部受伤。
7.抛出车外致损伤车内人员(尤其是未系安全带者)可由前挡风玻璃、撞开的车门、车门窗和后挡风玻璃被抛出,人体与车门框或窗框发生碰撞造成特征性损伤,与破碎的玻璃接触造成切割伤。抛出后造成摔跌伤,主要因颅脑损伤而死亡。
8.烧伤追尾事故容易造成油箱破裂,汽油被撞击形成的火花点燃起火。车内人员因为车门变形无法开启或昏迷而无法逃避,在车内可因高温、窒息、一氧化碳中毒而死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