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体液斑鉴定的基本思路
血液、唾液、精液和阴道分泌液及其斑痕(有时候是尿液、汗液等),是案件勘察现场中最常被发现的法医物证检材,统称为生物物证(biological evidence)。对这些检材的鉴定在强奸、伤害和凶杀等案件的侦查破案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般情况下,常见体液及其斑痕的法医学检验需要解决以下问题:①可疑斑痕是何种斑痕(包括肉眼检查、预试验与确证试验);②斑痕是来源于人的还是其他动物的(种属鉴定);③斑痕确定为人源性后,需要检测其中的遗传标记,进行个人识别或亲子鉴定(遗传标记测定);④有时还要做斑痕的其他检验,如确定为血痕的还需要确定是否为月经血,或斑痕的陈旧度,或是否为混合斑痕等。其中确证试验和种属鉴定是证实可疑斑痕是何种斑痕以及其种属来源的实验学方法,不仅为案件的侦破提供初步的线索,而且为制定进一步的鉴定方案提供重要的指导作用,是体液及其斑痕法医学鉴定的关键内容。
传统的确证试验与种属鉴定主要是使用血清学、细胞学以及生物化学方法。以血痕的鉴定为例,血痕的确证试验主要是利用血色原结晶试验(又称高山结晶试验,takayama crystal test)与氯化血红素结晶试验(teichmann crystal test)等方法检测。而种属鉴定则根据人体蛋白与动物蛋白间理化性质的差异,检测检材中是否有种属特异性蛋白质,使用的方法包括沉淀反应、凝集反应、酶联免疫分析及等电聚焦技术等,其中环状沉淀反应简便实用,是目前常规检验方法之一。然而,上述传统检测方法耗时长,成本高,灵敏度和特异性都比较低,对检材的质量要求较高,可检测时限较短,也难以实现自动化;另一方面,在法医检案实践中,经常会遇到由多种体液组成的混合样本,传统方法也难以区分。近年来,随着法医物证学相关理论与技术的长足发展,常见体液的确证试验及种属鉴定方法研究取得了可喜的进展,正逐步走向微量化、高通量和自动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