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司法精神病学的分类与任务

司法精神病学的分类与任务

时间:2023-04-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司法精神鉴定时,应首先确定被鉴定人的精神状态是否正常。按照案件的性质,司法精神病学主要分为刑事司法精神病学和民事司法精神病学。但在实际工作中,经常存在一些刑事犯罪附带民事赔偿的案件,也存在一些无法归入刑事或民事司法精神病学的特殊问题,如精神病人自杀行为风险评估、心理解剖等内容。还有精神病人精神卫生法和强制住院等的立法问题。

三、司法精神病学的分类与任务

司法精神鉴定时,应首先确定被鉴定人的精神状态是否正常。如果是异常,则应确定其存在哪些精神症状,精神异常的性质和程度如何,能否构成某种精神障碍的诊断,然后对其法律能力作出评定。按照案件的性质,司法精神病学主要分为刑事司法精神病学和民事司法精神病学。但在实际工作中,经常存在一些刑事犯罪附带民事赔偿的案件,也存在一些无法归入刑事或民事司法精神病学的特殊问题,如精神病人自杀行为风险评估、心理解剖等内容。还有精神病人精神卫生法和强制住院等的立法问题。因而,司法精神病学大体可分为3类。

1.刑事司法精神病学任务是:①确定被鉴定人是否患有精神障碍、患何种精神障碍、实施危害行为时的精神状态、精神障碍与所实施危害行为之间的关系,以判定其有无刑事责任能力,在英美法系国家,称之为精神错乱辩护(insanity defense);②确定被鉴定人在诉讼过程中的精神状态,以及有无受审能力;③确定被鉴定人在服刑期间的精神状态,以及有无服刑能力;④确定各类案件的受害人,在其人身、财产等合法权益遭受侵害时的精神状态,以及对侵犯行为有无防卫能力或自我保护能力;⑤确定各类案件中有关证人的精神状态,以及有无作证能力;⑥精神病人性攻击或性侵害(sexual offending)和暴力行为风险评定;⑦监狱精神病学和惩教精神病学(correctional psychiatry),研究劳改犯、劳教犯的心理学及行为矫正,包括各种精神卫生问题。

2.民事司法精神病学任务是:①确定被鉴定人是否患有精神障碍、患何种精神障碍、精神障碍对其意思表达能力的影响,以判定其有无民事行为能力(如婚姻能力、遗嘱能力、签订及履行契约的能力等),被鉴定人在调解或审理期间的精神状态,以及有无诉讼能力;②在人身伤害案件中,确定受害人的精神损伤程度和因果关系;③精神病人的劳动能力和精神伤残等级评定;④涉及精神病人的医疗纠纷与医疗事故评定。

3.其他司法精神病学任务是:①参与精神卫生立法,研究精神卫生工作中的法律问题;②精神病人权益的法律保障,研究精神病人的监护、监管体制,如精神病人的强制住院问题;③有危害行为的肇事精神病人的治疗监护和安置评估;④自杀风险评估与心理解剖(psychological autopsy)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