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机械性窒息是什么?

机械性窒息是什么?

时间:2023-04-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此类窒息死亡在法医学鉴定实践中最多见,亦是本章讨论的重点。产妇分娩过程中因脐带受压、胎盘早剥等所致的分娩中新生儿窒息,以及新生儿羊水吸入性肺炎等所致的窒息也应归属于病理性窒息范畴。机械性暴力压迫颈总动脉或颈内动脉,使脑血液循环发生障碍,大脑皮质和脑干缺氧,相继出现抑制,随之意识障碍。各类机械性窒息死亡者,尸体征象表现出各自的特殊性,但也有一些共有的一般征象。

11 机械性窒息

概 述(161)

  窒息的分类(162)  机械性窒息的病理生理过程(163)

  机械性窒息的死亡机制(164)  机械性窒息死亡尸体的一般征象(164)

缢 死(165)

  缢索、缢套和绳结(165)  缢死的体位(166)  缢型(167)

  缢死的尸体形态学改变(168)  缢死的法医学鉴定(170)

勒 死(171)

  勒索和勒死的方式(171)  勒死的尸体形态学改变(172)

  勒死的法医学鉴定(173)

扼 死(175)

  扼死的尸体形态学改变(175)  扼死的法医学鉴定(176)

捂死与闷死(176)

  捂死和闷死的尸体形态学改变(177)  捂死和闷死的法医学鉴定(177)

哽 死(177)

  哽死的尸体形态学改变(178)  哽死的法医学鉴定(178)

压迫胸腹部致窒息死亡(178)

  压迫胸腹部致窒息死亡的尸体形态学改变(179)

  压迫胸腹部致窒息死亡的法医学鉴定(179)

性窒息(179)

  性窒息死亡的现场特点(179)  性窒息死亡的尸体形态学改变(180)

  性窒息死亡的法医学鉴定(180)

概 述

机体摄取和利用氧是通过呼吸过程来完成的,人体的呼吸功能包括外呼吸与内呼吸。外呼吸包括肺与外界空气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和肺泡与肺毛细血管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内呼吸包括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气体交换以及细胞内的氧化过程。图11-1为呼吸过程示意图,包括:①肺通气;②肺换气;③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④组织换气和细胞内氧化过程。其中,肺通气和肺换气称为外呼吸,组织换气和细胞内氧化过程称为内呼吸。上述呼吸过程的任何一个环节受到阻碍,皆可导致全身器官组织缺氧、二氧化碳潴留,进而引起组织细胞代谢障碍、功能紊乱和形态与结构损害,造成窒息(asphyxia)。

img114

图11-1 呼吸过程示意图

①肺通气;②肺换气;③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④组织换气和细胞内氧化过程。其中,过程①、②称为外呼吸,④称为内呼吸。

窒息的分类

根据呼吸过程不同环节的功能障碍,可将窒息分为外窒息和内窒息两大类。因外呼吸障碍所引起的窒息,称为外窒息;因血液中气体的运输或内呼吸障碍所引起的窒息,称为内窒息。前者多见于呼吸道受压迫或阻塞所引起的呼吸功能障碍,而后者主要见于某些毒物中毒、严重贫血、组织内血液淤滞等情况。因窒息而导致的死亡称为窒息死(asphyxial death)。

根据窒息的发生原因、机制和病理过程,可将窒息分为以下五类。

(1)机械性窒息(mechanical asphyxia):是指因机械性暴力引起的呼吸障碍所导致的窒息。此类窒息死亡在法医学鉴定实践中最多见,亦是本章讨论的重点。根据暴力作用的部位和方式,主要分为以下六种类型。①压迫颈部所致的窒息:包括缢死、勒死、扼死等;②闭塞呼吸道口所致的窒息:如用手或柔软物体压闭口、鼻部引起的捂死;③异物堵塞呼吸道所引起的窒息:如各种固体异物堵塞咽喉或呼吸道所致的哽死;④压迫胸腹部所致的窒息:包括压死、挤死、活埋等;⑤液体吸入呼吸器官所致的窒息:如水、酒、血液或呕吐物等吸入呼吸道和肺泡所引起的死亡;⑥体位性窒息:因长时间被限制于某种异常体位,使呼吸功能受阻及静脉回流受阻而发生的窒息。

(2)空气中缺氧性窒息(asphyxia due to ambient hypoxia):指空气中氧气不足而引起的窒息,如置身于空气稀薄的高原地区,被关进密闭的箱柜,或被困于塌陷的矿井坑道内等。

(3)电性窒息(electrical asphyxia):电流作用于人体,使呼吸肌或呼吸中枢麻痹而引起的窒息。

(4)中毒性窒息(toxic asphyxia):因毒物作用使血红蛋白变性或功能障碍,或细胞内氧化酶功能降低、消失,或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引起红细胞对氧的运输能力降低及组织细胞对氧的摄取和利用障碍,或使呼吸肌、呼吸中枢功能发生障碍而产生的窒息。例如,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结合成碳氧血红蛋白,硝酸盐将血红蛋白转化成正氧血红蛋白,使血红蛋白失去携氧能力,使组织细胞缺氧而引起窒息。

(5)病理性窒息(pathological asphyxia):指由疾病引起的窒息。如过敏所致的喉头水肿及呼吸道疾病、血液病等疾病所致的窒息。产妇分娩过程中因脐带受压、胎盘早剥等所致的分娩中新生儿窒息,以及新生儿羊水吸入性肺炎等所致的窒息也应归属于病理性窒息范畴。

机械性窒息的病理生理过程

机械性窒息所致的呼吸功能障碍是一个连续的过程,根据其发展过程中表现的不同,人为地分为窒息前期、吸气性呼吸困难期、呼气性呼吸困难期、呼吸暂停期、终末呼吸期和呼吸停止期六个阶段。

1.窒息前期

窒息开始时,由于体内尚有剩余的氧可供组织细胞利用,机体有代偿作用,称为窒息前期(prodromal stage of asphyxia)。此期可不表现出任何症状,持续时间的长短差异较大,与个体体质、是否受过训练、窒息后活动情况等多种因素有关。

2.吸气性呼吸困难期

由于体内缺氧和二氧化碳储留刺激延髓呼吸中枢,致呼吸加深,频率加快,吸气强于呼气,称之为吸气性呼吸困难期(stage of inspiratory dyspnea)。此期心率增加,血压升高。因呼吸运动加剧,胸腔负压增大,回心血量增多,使静脉系统淤血,表现为颜面和手指发绀,眼球突出等。

3.呼气性呼吸困难期

因体内二氧化碳持续增多,刺激迷走神经,反射性地加剧呼吸运动,使呼气强于吸气,称之为呼气性呼吸困难期(stage of expiratory dyspnea)。此期全身骨骼肌可出现痉挛,逐渐发展为强直性,甚至出现角弓反张。由于脑组织严重缺氧,意识逐渐丧失,心率变慢,瞳孔缩小,还可出现流涎、排便或排精现象。

4.呼吸暂停期

呼吸中枢因严重缺氧而深度抑制,呼吸浅而慢,最后停止,称为呼吸暂停期(stage of apnea)。此期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逐渐丧失,肌肉松弛,全身痉挛消失,心脏搏动微弱,血压下降,状如假死。

5.终末呼吸期

终末呼吸期(stage of irregular respiration)呼吸中枢即将衰竭,出现潮式呼吸,呈间歇性张口呼吸,鼻翼翕动。一般有数次间歇性深呼吸,间隔逐渐延长,瞳孔散大,肌肉松弛。

6.呼吸停止期

呼吸停止期(stage of respiratory arrest)呼吸已停止,但仍可有微弱的心脏搏动。

上述各期持续时间的长短及表现的程度,因个体的年龄、身体状况而异。如年老体弱者持续时间较短,青壮年则持续时间较长。

机械性窒息的死亡机制

1.呼吸障碍

机械暴力压迫颈部时,可直接压迫气管,亦可将舌根推向后上方使其紧贴于咽喉壁及软腭的后壁,导致咽喉腔道闭塞,并使会厌盖住喉头,闭塞呼吸道。

2.脑血液循环障碍

机械性暴力压迫颈总动脉或颈内动脉,使脑血液循环发生障碍,大脑皮质和脑干缺氧,相继出现抑制,随之意识障碍。脑组织中以神经细胞对缺氧最为敏感,神经细胞突触的耗氧量又大于神经细胞体。脑本身几乎没有供能物质的储存,高度依赖稳定而丰富的血液供应,脑血流完全阻断5秒即可导致意识丧失,阻断5~8分钟可导致难以恢复的损害,甚至脑死亡。

3.反射性心搏、呼吸抑制

颈部受机械力牵拉或压迫时,刺激迷走神经或颈动脉窦,可以引起反射性心脏停搏;刺激迷走神经及其分支喉上神经亦可引起反射性呼吸停止。

4.颈髓损伤

机械性暴力的猛烈牵拉可使颈椎脱位,甚至发生骨折,造成颈脊髓撕伤,死亡迅速。绞刑(judicial hanging)即属此种情况。

机械性窒息死亡尸体的一般征象

各类机械性窒息死亡者,尸体征象表现出各自的特殊性,但也有一些共有的一般征象。这些征象受个体差异、窒息方式、持续时间等因素的影响。发现这些一般窒息征象,提示有机械性窒息死亡的可能;需进一步通过全面的尸体检验,寻找各类机械性窒息的特殊尸体征象,最后综合判定其死亡原因。另外,这些一般尸体征象也并非机械性窒息所特有,在一些其他原因致死(如猝死)的尸体上也可有类似的现象,故在尸体检验过程中需仔细观察、鉴别。

尸体外表征象

1.颜面部发绀、肿胀

颜面部发绀及肿胀与否及其程度因机械性窒息的原因而异。因勒颈、扼颈或压迫胸腹部而死亡者,由于头面部静脉回流受阻,血液淤滞严重,加之血液中还原血红蛋白含量增多,使颜面部发绀及肿胀明显,尤以面部、口唇、耳廓等处为著。

2.淤点性出血

颜面部和眼睑结膜近穹隆部、球结膜的内外眦部常可见圆形、针尖大小的出血点,可孤立存在或聚集融合,严重者可呈淤斑状,特别是头部呈低位状态时更易形成。淤点性出血的发生与小静脉淤血、窒息缺氧所致的血管通透性增强、毛细血管破裂有关。

3.尸斑出现较早、显著且分布较广泛

窒息而死亡者,由于缺氧使末梢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强,且血液不凝,呈流动性,加之还原血红蛋白含量高,因此,死后不久便可出现较弥漫而显著的尸斑。尸斑呈暗紫红色,可在尸斑显著部位伴有点状出血。

4.尸冷缓慢

窒息过程中,产热增加使体温升高。因此,死后尸冷过程也相应延缓。

5.其 他

窒息过程中发生惊厥时,可致平滑肌收缩或痉挛。因此,窒息死亡者可有大小便失禁、精液排出,还可见口涎和鼻涕流出(有时可伴有血色)等。

尸体内部征象

1.血液呈暗红色、流动性

窒息尸体血液因主要含还原血红蛋白而呈暗红色。由于窒息死亡者的血液缺氧,纤维蛋白溶解酶生成增多,尸体血管中原已凝固的纤维蛋白血块溶解,因而血液呈流动性。

2.内脏淤血

吸气性呼吸困难期胸腔负压增加,使血管、右心及静脉系统高度淤血,大量血液淤积于内部器官。尸体检验时常见右心扩张,充满流动性暗红色血液,而左心较为空虚。

3.内部器官淤点性出血

机械性窒息死亡者,淤点性出血最常见于脏胸膜和心包脏层。淤点性出血由法国学者Tardieu于1866年首先描述,故称为Tardieu氏斑。淤点性出血也见于其他内部器官,包括胸腺、甲状腺、小肠黏膜等,其形状、大小、颜色、数目均与结膜下的出血点相似。其形成机制如下:①缺氧导致血管通透性增高;②应急反应肾上腺素分泌增多使小血管、毛细血管内压升高而发生破裂;③胸腔负压加大,肺膜下毛细血管不能耐受高压而破裂出血。但淤点性出血并非窒息所特有,在猝死、败血症、磷中毒、砷中毒、急性酒精中毒死者中也可见到。

4.肺气肿或肺水肿

在吸气性呼吸困难期,肺泡膨胀,可形成局灶性肺气肿。同时,窒息死亡者由于肺高度淤血,可导致肺水肿。窒息时间愈长,水肿愈明显。有时水肿液与空气或呼吸道中的黏液相混合可形成红色的泡沫。

5.脾贫血

窒息死亡者的脾常因贫血而体积缩小,包膜皱缩,色淡、质韧。肝、肾等器官淤血与脾贫血的并存,在窒息死亡者几乎是普遍存在的变化。

缢 死

缢死(hanging)是指用条索状物体缠绕颈部,以自身体重的力量,使其压迫颈部而引起的窒息死亡。少数缢死者未使用缢索,而将颈部嵌顿在可导致颈部受压的特殊部位,如树杈、床头等处。缢死是常见的一种自杀方式。意外缢死或他杀罕见,偶有他杀后悬尸伪装自缢的报告。

缢索、缢套和绳结

1.缢 索

缢死时压迫颈部的条索状物称为缢索。根据缢索的质地不同,分为硬质缢索(如电线、铁丝等)、软质缢索(如围巾、布带等)、中质缢索(介于软、硬质缢索之间的缢索,如麻绳、皮带等)。一般而言,硬而细的缢索形成的索沟窄而深,索沟明显,边缘常伴有充血、出血带,有时索沟表面呈现出可反映缢索特征性的印痕(如绞织绳索的花纹);软而宽的缢索形成的索沟相对不明显。

2.缢 套

缢索经过打结后做成的套圈称缢套。缢索结成缢套的方式主要有活套(滑动型)和死套(固定型)两种。活套的周径可以随外力作用而变化,颈部均可与缢套接触,形成的索沟无提空现象。死套的周径固定不随外力作用而变化,死套又可分为开放式与闭锁式。开放式死套,索套呈U字形,即将缢索结成一个较大的缢套,套的上部固定于悬挂点,颈部仅部分与缢套接触,形成的索沟有提空现象;闭锁式死套,即以缢索一端绕颈后打结固定,另一端固定于悬挂点,形成的索沟亦有提空现象。

3.绳 结

绳套上所打的结扣称绳结(knot)。结扣有活结、死结。打结的方式多种多样,比较特殊的有外科结、牛桩结、瓶口结、帆结等。绳结在法医学中的意义在于可以反映打结者的职业特征和生活习惯。在现场勘验时,应将结扣作为物证予以保留,不应破坏。常见绳结如图11-21所示。

img115

图11-2 常见绳结

(摘自《中国刑事科学技术大全·法医病理学》)

缢死的体位

缢颈时体位的不同,死者颈部承受的压力也不同。一般缢死的体位分为悬空状态和非悬空状态,非悬空状态又分站姿、坐姿、跪姿、卧姿等(图11-3)。这些体位在实施缢吊时都能使颈部的血管和呼吸道压闭而引起窒息死亡。

img116

图11-3 缢死体位

①悬空状态;②仰卧姿;③俯卧姿;④站立姿;⑤坐姿;⑥跪姿。(摘自《法医病理司法鉴定实务》)

缢 型

根据绳套压迫颈部的部位,将缢型分为前位缢型、侧位缢型和后位缢型(图11-4)。

1.前位缢型

缢死时,绳套最大着力部位在颈前部,缢套对称性地向颈两侧绕行,沿下颌角经耳后越过乳突,并斜向后上方提空,头向前倾垂。由于最大着力点在颈前部,故称为前位缢型。

img117

图11-4 各类缢型示意图

①②前位缢型;②八字不交;③侧位缢型;④后位缢型。

2.侧位缢型

绳索最大着力部位主要在颈部左侧或右侧,分别绕颈前部与颈后部而斜行向上,在其对侧形成提空,头部偏倾于着力处的一侧。此种情况缢套主要压迫在颈部的一侧,使喉头及颈部结构向对侧上方移动,舌根压在颈椎上而闭塞呼吸道。

3.后位缢型

后位缢型与前位缢型相反,缢套最大着力部位主要在颈后部,缢索由颈后部绕经两侧下颌角,在颈前正中上方提空,结扣在颈前上方。此型缢死者头向后仰,颈椎被推向前部,使咽后壁与舌根相抵触而压迫呼吸道,阻碍气体交换或妨碍血液循环。

缢死的尸体形态学改变

1.尸体外表征象

(1)颈部缢沟:缢沟(hanging groove,furrow)是缢索压迫颈部,在颈部皮肤上所形成的缢索印痕,是缢死者的重要外表征象。缢沟往往与所用绳索的性质、着力点和其缢型等有关。它能反映缢绳的位置、方向、数目、性质、粗细、花纹等特征。

1)缢沟位置:缢沟的位置因缢型不同而有差异。前位缢死者,缢沟最明显处多位于颈前部甲状软骨与舌骨之间;侧位缢死者,缢沟最明显处多位于颈部左侧或右侧;后位缢死者,缢沟最明显处多位于颈后部的中上份。

2)缢沟方向:缢沟的方向亦因缢型不同而有差异。一般从缢沟最明显处沿两侧斜行向上(图11-5)。

3)缢沟形态:整体上看多呈马蹄形,颈部最大着力部位缢沟最深,其两侧分别斜向上走行而逐渐变浅,最后消失,其两端不相交,在该处提空,俗称“八字不交”。缢沟的表面有时呈现特殊的印痕(花纹或图案),可反映缢索接触面的性状,对推断与认定缢索有重要价值(图11-6)。生前缢沟的边缘常出现充血、出血带或散在分布小水疱;缢沟为多条时,在相邻的两条缢沟之间,皮肤呈现嵴状突起,生前缢死时可伴有细条状或点状皮肤出血。此外,缢沟表面偶尔附着缢索或衬垫物的织物纤维,对判断缢索的来源有重要价值。

4)缢沟宽度与深度:缢沟的宽度一般与缢绳的粗细相仿,其深度与缢绳的性状、压力强度和悬吊时受压着力的时间长短有关。宽而浅的缢沟,一般由宽而软的缢索所形成,不一定有表皮剥脱,称为软缢沟。深而窄的缢沟常由细而硬的缢索所形成,常发生表皮剥脱,称为硬缢沟。若局部与缢绳之间有衣物垫衬时,则缢沟浅淡或不明显。

5)缢沟颜色:缢沟的颜色与悬吊时间和皮肤受损程度密切相关。若缢索宽而软,则缢沟处皮损较轻,初呈苍白色,后因皮损处皮革样化(parchment),颜色也随之而变深。粗糙、质硬的缢索,与颈部皮肤摩擦而出现不同程度的表皮剥脱和出血,以后皮革样化,颜色变深而明显。

6)缢沟数目:缢沟的数目并不完全反映缢绳绕颈的圈数,只反映缢绳绕颈后牵引着力时直接压迫皮肤的绳圈数。一条缢沟常由单一绳套形成。双绳套如全部平行着力压迫颈部时可形成双条缢沟。若双绳套互相重叠,则重叠处形成一条缢沟。故缢沟的数目与绳套圈数可不一致。

img118

图115 缢沟方向

缢沟斜向后上,边缘和皮嵴呈条状皮下出血。

(上海市公安局提供)

img119

图116 缢沟形态

①缢沟表面花纹状印痕;②软缢沟绳结压痕。

(摘自《Atlas of forensic Medicine》)

(2)颜面部征象:根据缢索压迫颈部的程度不同而表现各异,前位缢死者常致颈动、静脉和椎动脉同时压闭,故其颜面常呈苍白色或无明显发绀;侧位或后位缢死者常致一侧颈动、静脉压闭,或者颈部血管不完全压闭,其颜面常明显发绀。

(3)尸斑及尸僵:缢死者的尸斑常见于肢体的下垂部位(如前臂、小腿、手、脚部),腰部沿腰带一周的上缘。在尸斑固定以前发现尸体,取下尸体后可发生尸斑转移。当尸斑出现部位与悬吊尸体的尸斑特征不符时,应特别注意与死后悬尸鉴别。

缢死者的尸僵一般较为强烈,悬空缢吊尸僵形成后有时可反应悬吊姿势,如两脚尖下垂,非悬空缢吊呈现各自特殊姿势。

(4)流涎、小便失禁及精液溢出:缢死时,由于头部常呈前倾或侧向位,口、鼻腔分泌物自上而下呈流注状黏附在衣服上。流涎、小便失禁及精液溢出均为一种生活反应。

(5)体表及手足损伤:缢死过程中由于发生肌肉痉挛,若身体的突出部位与周围物体碰撞,可形成皮肤擦伤、挫伤或挫裂创。应注意与生前其他钝性损伤相鉴别。

2.尸体内部征象

(1)颈部皮下组织、肌肉出血。缢沟处皮下组织、肌肉损伤一般比较轻,如缢索压迫力量较大时,局部皮下组织、肌肉可见出血。

(2)舌骨、甲状软骨上角骨折。缢沟位置常在甲状软骨与舌骨之间,可见舌骨大角、甲状软骨上角骨折,骨折处软组织可伴有不同程度的出血。

(3)颈动脉内膜横行裂伤。缢吊时由于死者颈部的牵张力较大,在缢沟相应处的颈动脉内膜,常见于颈内动脉和颈外动脉分叉的下方出现一条或多条横向裂伤,生前缢死者该裂伤常伴有出血反应。

(4)颈部淋巴结出血。此征象以索沟下方的浅、深淋巴结为明显,有时仅能借助显微镜检查看见。其出血机制一方面与淋巴结遭受挫压有关,另一方面与颈部软组织挫伤出血后血液沿淋巴路径回流至淋巴结有关。

除上述颈深部组织改变外,全身器官组织可见机械性窒息的一般征象。

缢死的法医学鉴定

缢死的法医学鉴定,主要涉及死亡原因和死亡方式,应综合利用尸体检验、现场勘查和案情等相关信息进行鉴定。

首先要检查是否具有缢死的特殊尸体征象。一般情况下,根据颈部缢沟的特征和尸体窒息征象,结合现场勘查、案情调查不难作出是否缢死的判断。检验时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1)通过详细地了解案情,分析有无自杀的迹象或他杀的嫌疑。

(2)现场勘查及现场尸体外表检验:

1)遵守命案现场的勘查原则,对现场勘查中每一步发现的与死亡原因和死亡方式有关的信息(阳性发现和有价值的阴性所见)均应加以记录和拍照固定。

2)注意现场的陈设与尸体的相对位置关系,有无伪装迹象,有无搏斗迹象,了解尸体和现场物品有无搬动情况,以分析系原始现场还是变动现场,是自杀现场还是他杀现场。

3)现场尸体未解下时,要观察缢死者的体位和缢型。观察缢吊处有无垫脚物、蹬踏物,测量悬吊点的高度及死者的身长,检查悬吊点有无擦蹭痕迹,以分析缢死者自己是否可以进行缢吊行为。

4)对缢索提取与检查时,要注意观察缢索的特性和保留缢套、结扣的原始状态。缢索提取时不应解开绳结,要从绳结的对侧剪断绳索。多匝绕颈时,还要注意保存缢索绕颈方式,在剪断点的两端做好同一标识(如用不同颜色的细线在同一断点两端扎线的方法),必要时要将缢索匝与匝的关系固定。缢索的检查包括缢索的性质、缢套的类型和结扣的方式。

(3)进行系统尸体检验,一方面要寻找生前缢死的体表和内部尸体征象,另一方面要排除其他暴力性死因。

勒 死

勒死(ligature strangulation)是指以索条状物缠绕颈部,用手或借助其他物体施加外力,压迫颈部所致的窒息死亡。勒死多见于他杀(图117),自杀少见(图118),偶见于工作中围巾、领带等被机器缠住,小孩玩耍时被条索状物缠绕颈部等情况。

img120

图11-7 他 勒

img121

图11-8 自 勒

死者颈部为木棒状物插入勒套中。

勒索和勒死的方式

1.勒 索

勒索常为绳索,所有的带状物均可被用作勒索。常见的勒索有不同质地的绳索、尼龙袜、毛巾、围巾、领带、衣服碎条、皮带、电线等。一般以软质或半坚硬的绳索类物为多。

2.勒颈的匝数和结扣

勒索缠绕颈部的匝数不定。一般他杀案件中,由于作案者意在迅速使被害人死亡,时间仓促,且被害人往往挣扎抵抗,故一匝、二匝者居多。自杀案件中,往往自杀者决心已定,勒索缠绕颈部的匝数较多。他杀者结扣多在颈后部或颈部一侧,自杀勒颈者多在颈前部。

3.勒颈的方式

将勒索的两端交叉,以双手向两侧相反的方向用力拉紧勒索或打结,压迫颈部,此种方式最常见。自勒者有的先用勒索缠绕颈部打结后,再将棒状物插入绳套中,并扭转以达到窒息死亡的目的;偶见自勒者将勒索的一端固定在某一物体上,用力收紧勒索的另一端,或将勒索的两端分别系以重物等压迫颈部(图11-9)。

img122

图11-9 颈部系以重物等压迫颈部

勒死的尸体形态学改变

由于勒颈窒息死亡与施加外力者(自己或他人)的体力及勒颈位置有关。他人勒颈时被勒者常有反抗行为,勒颈的外力时重时轻;自己勒颈时受意识状态的支配不能始终如一施加较大的外力。一般情况下勒颈不易使脑血供和肺通气完全障碍,窒息的过程相对较长,因此勒死者尸体的一般窒息征象明显。

1.尸体外表征象

(1)颈部勒沟:勒死者颈部皮肤留下的索沟称为勒沟。勒沟是诊断勒死的重要尸体征象。勒沟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1)勒沟位置:勒沟多位于甲状软骨水平或其下部位,在甲状软骨上方者较少见。

2)勒沟方向:勒沟多呈水平方向,或略有倾斜(图11-10)。

3)勒沟形态:绕颈部一周,呈环形闭锁;勒沟一般不出现中断现象,若颈部有软性衬垫物或发辫、衣领间隔,勒沟会出现部分中断;在勒索打结处勒沟相交,常有结扣压迹;勒沟的表面有时呈现特殊的印痕,可反映勒索接触面的性状,对推断与认定勒索有重要价值;生前勒沟出现与生前缢沟类似的生活反应。

4)勒沟宽度与深度:除与勒索的性质有关外,一般硬质勒索形成的勒沟深而窄,软质勒索形成的勒沟浅而宽;就勒沟整体比较,宽度与深度均匀一致,仅在打结处结扣压迹较深、较宽。

5)勒沟颜色:由于勒索压迫常致表皮剥脱,压痕局部皮肤因表皮受损丧失水分而逐渐干燥,故勒沟的颜色逐渐变深,呈浅红褐色或暗红褐色。

6)勒沟数目:勒沟的数目反映与颈部接触的勒索的匝数,并不反映勒索缠绕颈部的实际匝数。多匝绕颈多见于自杀。

img123

图11-10 勒沟的位置、方向

(上海市公安局提供)

(2)颜面部发绀及点状出血:由于勒颈位置相对较低,自勒者受意识支配力量有限,他勒时被勒者常有反抗行为,故不易使脑血供和肺通气完全障碍,从而窒息的过程相对较长。死者的颜面淤血发绀,面部皮肤及眼睑、球结膜散在点状出血。

(3)体表及手足损伤:他杀勒颈时,由于被勒者挣扎反抗,往往在头面部、肢体及其他体表突出部位出现皮肤擦伤和皮下出血,有时出现具有一定特征性的损伤,如抓伤、掐痕。

2.尸体内部征象

勒死尸体对颈部器官的解剖检验尤为重要。

(1)颈部皮下组织、肌肉及甲状腺出血。勒沟处皮下组织、肌肉出血一般比较明显,甲状腺、喉腔黏膜及舌根部有时可见灶性出血。

(2)甲状软骨、环状软骨及舌骨骨折。勒沟位置常在甲状软骨水平及其下方,常可见甲状软骨板、甲状软骨上角及环状软骨骨折,如勒沟位置较高可出现舌骨外向型骨折;骨折处伴有软组织出血。

(3)颈椎棘突骨折。他勒时因暴力作用于颈部,有时可发生颈椎棘突骨折。

勒死的法医学鉴定

勒死以他勒居多,约占勒死案例的80%;自勒少见;意外极罕见。根据现场勘验、结合案情调查、系统尸体检验,在排除其他死因后,鉴定勒死并不困难。尸体上勒沟的法医病理学改变是诊断勒死的重要依据,但主要问题是鉴别他勒和自勒(表11-1)。意外勒死多见于工业事故,偶有受害者头颈部因披着的围巾、长发辫或上衣等被转动的机器或齿轮、皮带转拉而绞勒颈部被勒而死。新生儿颈部因脐带绕颈窒息死亡也属意外性勒死。在鉴定时,因偶有他杀勒死后伪装自缢的案例,故勒死常常需与缢死相鉴别(表11-2)。

img124

img125

扼 死

用手或前臂扼压颈部引起的窒息死亡称扼死(manual strangulation),又称掐死。扼死常为他杀。自扼致死较难,因为在窒息过程中,当意识开始丧失时,肌肉也随之松弛,手便自动松开,缺氧现象也会自然缓解而逐渐恢复正常。

扼死的尸体形态学改变

1.尸体外表征象

(1)颈部扼痕:扼痕是扼死最重要的征象。扼痕是手指指腹和指甲在颈部形成的损伤,手指指腹损伤为圆形或椭圆形挫伤;指甲损伤为新月形或短线状擦伤(图11-11,图11-12)。扼痕一般分布于颈前部左右两侧。用右手扼压颈部时,可在颈部左侧皮肤遗留3个或4个扼痕,颈部右侧皮肤遗留1个扼痕;用左手扼压颈部时,则相反。扼颈时由于被害人挣扎抵抗,或嫌疑人手指位置移动,扼痕的部位、数目常有改变,分布多不规则,不典型。死后,扼痕擦挫伤处因水分蒸发,发生皮革样变,呈暗红色,使扼痕更为明显。

img126

图11-11 颈左侧扼痕

img127

图11-12 颈部扼痕

(2)颜面部改变:扼死者颜面肿胀、发绀,眼结膜下出血斑点明显。舌尖有时微露于牙列之外,可伴有咬伤。

(3)手足及体表损伤:扼死时,在抵抗、挣扎的过程中,手足及体表常形成各种损伤。女性被强奸者常在阴部、大腿内侧形成损伤。有时受害者手中可有因反抗搏斗而抓有嫌疑人的毛发、衣物、纽扣,手指甲缝内可嵌有嫌疑人的皮屑、血痕等。尸体检验时应注意提取,以便进行个人识别寻找嫌疑人。

2.颈部解剖征象

(1)皮下及肌肉出血:扼痕部位常见皮下组织、筋膜、甲状腺、颌下腺、颈部淋巴结,以及气管、喉头等部位广泛出血,肌肉出血多见于胸锁乳突肌、胸骨舌骨肌和近喉端的舌下肌群。

(2)骨折:甲状软骨、环状软骨、舌骨可发生骨折,以甲状软骨上角骨折多见,舌骨大角多为内向性骨折。

扼死尸体除上述征象外,还可见窒息死亡的一般征象。

扼死的法医学鉴定

扼死均属于他杀,多见于强奸、抢劫等他杀案件,有时也见于杀婴。在受害者的躯干、四肢和头面部常有暴力痕迹和防卫伤。尸体检验时如发现颈部有明显扼痕及窒息征象且伴有搏斗形成的损伤,通常鉴定不难。然而,犯罪分子作案后常对尸体和现场进行伪装,给法医学鉴定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故法医在鉴定前应详细、全面了解案件的情况,包括尸体的发现,原始现场的情况,以及尸体被发现时的位置、状况等。鉴定时必须详细勘查现场和剖验尸体,对尸体全身做详细的检查,尤其是对颈部的检查特别要仔细,方能去伪存真。尸体检验时应提取死者血液及胃内容物做常规毒物的检验筛查,以判断是否有中毒的可能性。同时应提取死者手指甲缝内容物进行个人识别。对嫌疑人进行体格检查,特别要检查其身体裸露部位有无抓伤、咬伤等痕迹;同时应提取嫌疑人的血液、唾液等进行检验,并与现场提取物的检验结果进行对比。

捂死与闷死

用手或其他柔软物体压迫堵塞口、鼻孔,阻碍呼吸运动,影响气体交换而发生的窒息死亡称捂死(smothering)。

捂死多为他杀。嫌疑人用手掌直接捂压,或用毛巾、衣服、被褥、泥土、纸团等捂压口鼻,因空气隔绝,被害人很快意识丧失,随之窒息死亡。尸体检验时在死者口鼻部周围可见不规则擦伤、挫伤。他杀捂死常见于婴幼儿及年老体弱者。

捂死亦可见于意外事故。如妇女在哺乳时,乳房紧压婴儿口鼻部;或极度衰弱、酒醉、癫痫患者,头面部朝下意外跌入泥沙、谷堆等松软物体内,口鼻孔被完全堵塞,因呼吸受限而发生窒息。

自杀捂死罕见。曾有报道,有人用大张胶布贴住口鼻或用塑料袋套住头部而窒息死亡。

闷死(suffocation)是由于局部环境缺氧所发生的窒息死亡。如人被关在车厢、橱柜内,或长时间在地窖、坑道停留,由于环境中氧被耗尽导致窒息死亡。

捂死和闷死的尸体形态学改变

捂死的尸体形态学改变

由于捂死是单纯缺氧而引起,相对于缢死、勒死、扼死,致死过程较长,尸体窒息征象也比较明显和典型。

1.口、鼻部改变

口、鼻部的改变与使用物体的质地软硬、作用力大小、有无挣扎抵抗过程等因素有关。以较大暴力或较硬物体捂压口鼻时,口、鼻部皮肤常有擦伤、挫伤(图11-13)或撕裂伤;严重者,可见牙齿松动、脱落,牙龈及口腔黏膜损伤。如用泥土捂死,则在口、鼻腔及其周边留有泥沙。用柔软物体捂压口鼻时,口鼻部则无明显形态学改变。

2.体表及内部器官改变

由于窒息缺氧,颜面及四肢皮肤青紫明显,眼睑结膜下散在针尖大小出血点,内部器官浆膜及黏膜下出血,全身多器官淤血、水肿。

闷死的尸体形态学改变

闷死多为意外事故,尸体检验可见一般缺氧窒息征象,如手指甲发绀、面部青紫等。由于在窒息过程中,死者竭力挣扎,尸体检验时可发现手、足、体表碰撞形成的各种损伤。

捂死和闷死的法医学鉴定

img128

图11-13 口与鼻周围表皮剥脱、皮下出血

捂死的法医学鉴定

捂死多见于他杀,尸体检验时,除注意观察颜面及全身的一般窒息征象外,特别要仔细察看口、鼻部是否有捂压的痕迹及微小的擦伤,必要时可用放大镜或组织学方法进一步检验,以搜寻捂压的证据。如口、鼻部无明显压痕,要确定捂死有时颇为困难,需结合案情、全面检查、综合分析,作出准确的判断。

闷死的法医学鉴定

闷死多为意外事故,如在坑道、矿井、橱柜中死亡,通过案情调查,现场勘察和尸体解剖一般不难作出鉴定。对怀疑有毒气体中毒者,应提取心腔血液和现场空气标本进行检测。

哽 死

呼吸道被异物堵塞,引起窒息死亡,称为哽死(choking)。它与捂死不同之处在于阻塞部位。捂死的阻塞部位在口、鼻部,而哽死则在会厌或气管腔。异物种类繁多,有布块、棉花团、花生米、果核、豆类、玻璃珠、硬币或呕吐物等。这些异物一旦堵塞呼吸道都能引起窒息死亡。

哽死多见于意外,如酒醉者、昏迷患者因吸入呕吐物或义齿(假牙)而窒息死亡。婴幼儿逗笑或哭啼时喂奶、喂食,可意外吸入这些异物窒息死亡。也有幼儿将果仁、玻璃球、硬币等含于口中,受到惊吓后堵塞于呼吸道发生意外死亡。他杀哽死少见,仅见于婴幼儿和无抵抗能力者。偶见于受害人手足被捆绑时,嫌疑人用毛巾、布团等强行塞入被害人咽喉部,导致呼吸道堵塞致死亡。

哽死的尸体形态学改变

1.尸体外表征象

可有机械性窒息死亡尸体的一般征象,如面部皮肤及眼结膜的出血点等。死亡迅速者,窒息征象可不明显。他杀案件中,由于异物被强行塞入口腔,常可见口周皮肤有表皮剥脱,牙龈、口腔或咽喉部等处黏膜剥脱及黏膜下出血;在被害人躯体的四肢、头面部等部位亦可见防卫伤。

2.尸体内部征象

尸体检验时,在咽喉、呼吸道内可查见堵塞的异物,大的异物常留在咽喉深部,中等异物常留在气管和支气管内,小的异物则可吸入至细小支气管内(图11-14)。异物较大较硬时常见局部黏膜的损伤、出血。位于咽喉腔的异物可刺激喉头和声门出现反射性痉挛,加重呼吸道阻塞,从而加速窒息死亡的进程。组织学检查可见肺淤血、水肿等改变。

哽死的法医学鉴定

img129

图11-14 气管和支气管内异物

哽死以意外事故多见,他杀次之,自杀罕见。确定哽死的主要依据是在咽喉、气管、支气管内发现异物。有时异物位置较深,可达细小支气管,甚至肺泡。如果窒息时间较长,组织学检查可见肺的异物所在处周围组织有出血、炎症等生活反应。异物在死后进入呼吸道者,无类似改变。此外,法医学鉴定时应注意勿将濒死期或由于人工呼吸、尸体搬运等原因将胃内容物挤压至咽喉、喉腔或气管内的现象误认为哽死。一般濒死期或死后进入的胃内容物仅在气管或左、右支气管中,而且无相应的组织学反应。哽死的鉴定必须进行系统尸体解剖,排除其他死因,并结合案情等进行详细分析、判断,最终才能作出哽死的鉴定结论。

压迫胸腹部致窒息死亡

压迫胸腹部致窒息死亡是指胸腹部受较大外力压迫,胸廓和膈肌的呼吸运动受限引起的窒息死亡。此类窒息死亡多见于灾害或意外事故,如房屋倒塌、矿井塌陷、车辆倾覆、雪崩、泥石流、人群挤压等。睡眠中,成人肢体误压在婴幼儿胸腹部也可引起此类窒息死亡。

压迫胸腹部致窒息死亡的尸体形态学改变

1.尸体外表征象

挤压胸腹部致窒息死亡者,体表的窒息征象较为明显。颜面部、颈部及上胸部淤血、肿胀、发绀,包括受压部位以上的体表皮肤、颜面部、球睑结膜可见有点状出血。胸腹部受压部位可因死者身体个体差异不同,以及压迫物体的质地、重量及作用方式的不同,形成轻重不一的损伤痕迹。如硬而重的物体压迫,体表多有明显表皮剥脱、挫伤、挫裂创等损伤。如用衣物、被褥裹压婴儿致死者,体表损伤痕迹可不显著,但可有明显窒息征象。

2.尸体内部征象

挤压胸腹部致窒息死亡者主要表现为一般窒息征象及重物压迫造成的各种损伤征象。如肋骨、胸骨骨折,肝、脾、肾等器官破裂,脑水肿及颅内出血等。窒息过程较长者,常有肺水肿及心、肺浆膜淤点性出血。

压迫胸腹部致窒息死亡的法医学鉴定

此类窒息死亡大多属于意外灾害事故所致。鉴定结论需根据案情、现场勘察,以及全面、细致的尸体检验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确定。

性窒息

性窒息(sexual asphyxia)是指性心理和性行为变态者,在隐蔽处利用一种特别的窒息方式,刺激并增强性快感所进行的一种反常的性行为活动。在实施过程中,由于措施失误,意外窒息死亡。

性窒息多见于青壮年男性。性窒息死亡者常被误认为自杀或他杀。

性窒息死亡的现场特点

现场多为隐蔽、僻静场所,如卧室、地下室、仓库、树林深处等。死者常反锁门窗,独自进行预期的性行为活动,不受干扰,且不易被人发现。现场无搏斗痕迹,在现场常留有色情画报、书刊,淫秽影像资料,妇女用品,以及从事异常性行为活动的工具,如绳索、塑料袋等。死者常奇装异服,男扮女装,留长发、扎发辫等。若死者先被家人发现,则现场物品可能被隐藏或藏匿,给性窒息的确定带来一定困难。

性窒息方式多种多样,所用工具也不尽相同,但最常见的是用缢吊、勒颈,或用塑料袋套头,使其处于一定程度的缺氧状态,以刺激、增强性欲。死者生前可能不止一次进行过同样的活动,在现场总能找到一些蛛丝马迹,如遗留的物品,绳索摩擦床头、屋梁的痕迹等。在现场勘验时应仔细观察。

性窒息死亡者,性格大多内向,平时寡言少语,与亲友、同事尚能和睦相处,其反常行为不易被人察觉。

性窒息死亡的尸体形态学改变

尸体全裸或半裸,生殖器裸露,阴茎系以绳索或套有塑料袋,常有精液外溢。

除上述改变外,性窒息死亡的尸体与缢死死亡的尸体改变相似。死者窒息死亡的一般征象明显,颜面青紫,眼结膜及口腔黏膜点状及小片状出血,口、鼻腔有血性分泌物,少数死者舌尖外露。如在缢吊时,颈部衬垫有柔软物体,此时颈部索沟可不明显。

性窒息死亡的法医学鉴定

性窒息因其特异的绳套常常被认为是他杀。现场往往又被家属破坏,这给确定案件性质带来一定困难。因此,法医学鉴定时要认真调查案情,仔细勘验现场,并进行系统的尸体检验,结合性窒息死亡者的特点,如尸体位于隐蔽之处,全身裸露或半裸露,现场发现女性用品或淫秽物品,结合奇异复杂的绳套、绳结及毒物分析结果等综合分析,作出性窒息死亡的鉴定结论。

(达徐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