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抑郁药用于精神分裂症主要是着眼于情感症状(焦虑、抑郁,主要是抑郁症状)以及阴性症状。部分研究表明,抗抑郁药对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或情感症状有效果,并认为这是解决这一难题的好方法。但另一些研究表明,应用抗抑郁药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或抑郁症状效果不明显,甚至个别患者症状恶化。
如何认识和评价这些结果呢?
仅用现有的研究结论有一定不足,至少还不能符合循证医学的要求。因为目前多数研究结果等级偏低,大多是3类,因此很难成为大家认可的结论。有些研究发现抗抑郁药与其他药物比较,在改善阴性症状方面有明显优势。
应该重视抗抑郁药的不良反应,也就是说,应该注意到治疗指数。20世纪七八十年代,有人提出对那些在抑郁症和精神分裂症上诊断不清的病例,可以使用抗抑郁药进行“诊断试验”,如果在抗抑郁药的治疗下精神症状更为突出,则精神分裂症的可能性大;如果精神症状趋于好转,则抑郁症的可能性大。这种方法虽然“陈旧”,但从一定程度上说明了2个疾病之间“生物学差异”的可能是存在的。抗抑郁药的确可以使某些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症状明朗化,有一项研究以抗抑郁药治疗21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有8例出现兴奋状态。抑郁症状与阴性症状是有差别的,而且是本质上的差别。抑郁症状是“有体验”,而阴性症状是“没有体验”。如果在精神病理学上仅仅从外表区别没有办法做到,但这也绝不是对阴性症状应用抗抑郁药治疗的理由。即便如此,30%的抑郁症对抗抑郁治疗效果也不好,更何况是阴性症状呢?
单一用药原则是基本原则之一,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治疗药物的联合肯定会引起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特别是不少抗精神病药与抗抑郁药之间都有P450酶代谢,例如大多数的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药(SSRIs)和大多数抗精神病药都有P450的同工酶2D6代谢,两者之间联合就会产生相互作用。
精神分裂症的阴性症状或抑郁症状不一定非要抗抑郁药来解决。因为目前的非典型抗精神病药不仅对阳性症状有效,而且对阴性症状、情感症状也有更好的效果。并非所有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都不可以联合抗抑郁药,但是应该掌握适应证。当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需要治疗的抑郁症状或强迫症状时,选择抗抑郁药就可能不能避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