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浅论文化体制改革下我国科技期刊的发展

浅论文化体制改革下我国科技期刊的发展

时间:2023-02-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近几年来,在国家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政策推动下,新闻出版领域的体制改革正在由点到面地持续推进。1 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发展历程党的十六大关于文化体制改革的理论进一步深化,思路进一步清晰,方向进一步明确,方法更加细致,步骤更加具体。2 当前我国科技期刊面临的困境党的十六大和十七大关于文化产业体制改革的阐述,为我国继续深化文化产业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
浅论文化体制改革下我国科技期刊的发展_论文集

浅论文化体制改革下我国科技期刊的发展

王穗萍

(《消防安全月刊》杂志社,广州 510640)

摘 要:在深入文化产业体制改革的背景下,作为服务社会的科技期刊,在推进改革方面明显滞后,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办刊经费短缺、管理体制僵化等问题。在激烈的竞争中,学术期刊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尽快适应文化产业体制改革,逐步解决发展中面临的困境,切实提升科技期刊的水平和影响力,才能更好地发挥科技期刊的功能。

关键词:文化体制;改革;科技期刊;发展战略

Title:Talk about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Academic Periodicals under Culture System Reformation

Abstract: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reformation of culture industry system,the reformation of academic periodicals serving the society is obviously left behind,and there are lots of problems such as funds shortage and management system fixed.In this fierce competition,academic periodicals should further set mind free,transform opinions to adapt to the reformation of culture system,and step by step get out of the dilemma faced today,truly encourage the periodicals to improve the academics periodical,which better applies its main function.

Key Words:culture system;reformation;academic periodical;development strategy

科技期刊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科技期刊的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发展和创新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近几年来,在国家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政策推动下,新闻出版领域的体制改革正在由点到面地持续推进。科技期刊出版单位对自身的改革方向和改革路径十分关心,但是,与新闻出版领域的其他出版单位相比,科技期刊出版单位的体制改革步伐明显滞后。笔者认为,应在把握科技期刊内在本质和特征的基础上,根据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并结合国外的办刊经验,逐步分阶段地对科技期刊进行体制改革,从而促进我国科技期刊质量的快速提高,走上国际化发展道路。

1 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发展历程

党的十六大关于文化体制改革的理论进一步深化,思路进一步清晰,方向进一步明确,方法更加细致,步骤更加具体。从文化体制改革的角度讲,党的十六大第一次将文化分成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强调要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明确了整个文化体制改革的方向和目标,即根据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特点和规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改革的目标、任务和原则是把深化改革同调整结构、促进发展结合起来,理顺政府和文化企事业单位的关系,加强文化法制建设,加强宏观管理,深化文化企事业单位内部改革,逐步建立有利于调动文化工作者积极性,推动文化创新,多出精品,多出人才的文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党的十七大又指出,要推进文化创新,增强文化发展活力。在时代的高起点上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是繁荣文化的必由之路。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做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

2 当前我国科技期刊面临的困境

党的十六大和十七大关于文化产业体制改革的阐述,为我国继续深化文化产业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在深入文化产业体制改革的背景下,我国学术期刊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许多困难。在激烈的竞争中,学术期刊必须适应文化产业体制改革,逐步解决发展中面临的困境,才能取得更大发展。归纳起来,当前困扰我国科技期刊发展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1 办刊经费严重短缺,读者数量少

科技期刊是科学交流、发布、记载的平台,是传播科学技术信息的载体。因此科技期刊虽然有自己的市场属性,但却不以赢利为主要目的,这一点在学术期刊、包括一些技术期刊和农业类科普期刊上尤其明显。学术期刊发布学术研究成果、开展科学评价、促进学术交流、展现学科发展状况,其主要价值在于促进学术探讨,进而促进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促进生产力发展,不应以赢利为主要目的。同样,一部分技术类期刊和农业科普类期刊也具有学术类期刊的大部分属性,除此以外,由于受政策规定和客观因素的影响,这部分期刊同样不能以赢利为目的。

其次,科技期刊尤其是学术期刊,专业性强,读者面窄,读者数量少,发行收入不理想,也不容易开展经营活动。

再次,由于学术性质与商业性质之间的矛盾,科技期刊在发展广告、找协办单位时必然会面临一方面试图保持学术期刊的纯洁性,另一方面又想尽可能多地寻找办刊经费的矛盾。

因此,办刊经费短缺已经成为我国科技期刊在发展过程中普遍遇到的困难,如何合理地拓宽资金来源,寻找维持科技期刊正常运转的资金,这是办好一份科技尤其是学术期刊首先要克服的难题。

2.2 缺乏市场化的用人机制,难以充分调动人员工作积极性

目前我国大多数科技期刊都缺乏市场化的用人机制、分配机制和经营机制。在用人机制上,好的人才进不来,冗员出不去,且受编制、级别等因素制约,人员流动渠道不畅。内部管理机制也受到种种制约,不能做到人尽其才,人尽其用。在分配机制上,往往按编制、按资历确定分配,不能按绩效、按能力、按贡献决定分配,导致平均主义,甚至能力绩效倒挂现象,不是按人才市场绩效、市场价值来确定分配,难以充分调动人员工作积极性。尤其是随着事业单位和文化产业改革逐渐深入,使得事业单位的编制越来越少,许多后面进来的年轻编辑很难进入到编制内,大多是以聘用人员的身份从事编辑工作,心理上没有安全感,严重影响了学术期刊的长远发展。

2.3 管理体制僵化

在办刊体制上,我国科技期刊基本上是由学会、科研机构、高校、协会等10种类型的单位主办,其业务主管部门、主办单位多元。有许多单位或机构虽然主办科技期刊,但编辑部与它们的关系十分模糊。以学会创办的科技期刊为例,一些学会办事机构挂靠在某一单位,所主办的期刊就同样挂靠在这个单位,名义上是学会主办的刊物,但实际上学会仅仅是挂名而已,没有真正的管理权和支配权。实际上,这些学会已把科技期刊和学会事业发展割裂开了,既不能充分有效的利用资源,也弱化了学会充分利用学科优势进行国内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的力量。

可以说,目前科技期刊杂志社,包括其他类型的杂志社,办刊自主权限非常小,虽然经营权已经下放,但实际上上级单位还是管理的主导。正是因为如此,使得许多杂志社自己并没有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关的管理制度,也认为没有必要去制定相关的制度。一旦真正彻底改革,科技期刊将会陷入非常被动的境地。

3 我国科技期刊发展战略思考

科技期刊作为促进学术交流的平台,在我国的经济发展建设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国家的许多政策、决策都是社会各界专家学者通过科技学术期刊这个平台提出相关的建议,引起国家决策层的关注而被采纳的。文化产业体制改革背景下科技期刊如何发展,是我国科技学术界和期刊界一直在探索的问题。

3.1 转变管理体制,丰富运营模式

我国科技期刊难以适应市场化、国际化、数字化的发展趋势,因此对科技期刊的运行机制、管理体制、运行模式、经营方式进行改革势在必行。

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与结合。2005年,《期刊出版管理规定》第三条规定,期刊出版必须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原则。然而,由于科技期刊的特殊职能和作用,在当下期刊界的理论与实践中,存在着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分离的困惑。多年来,我们一直把科技期刊看做是一种与大众、普通教育文化产品相区别的公益性文化产品。较强的学术性在很大程度上往往将读者对象锁定为数量有限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教学、科研、管理人员,从而导致市场需求和容量极度狭小。因此,办刊宗旨与读者定位决定了它的非赢利性质,导致期刊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分离。

实现科技期刊的分类管理。我国应该在对科技期刊做出客观评价、准确分类的基础上,实行分类管理,制定必要的分类管理法规和政策,不搞一刀切,努力为科技期刊的发展与繁荣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管理体制,促使各类科技期刊功能的充分发挥。技术类和科普类期刊无疑可以实现产业化,因此国家应该制定相应的政策,引导其向市场化方向发展,促进经济效益的增长;而指导类、检索类、学术类期刊受其自身内容、办刊宗旨、读者面、发行量,以及我国科研水平等的局限,目前实现产业化的难度比较大。但是根据国外科技期刊的办刊经验,不管是技术类和科普类期刊,还是学术类期刊,都实现了产业化,期刊的运作费用主要来自印刷版和电子版销售收入或广告收入,并不依赖政府或者科技社团的资助。

实现科技期刊集团化。集团化模式既是世界科技期刊的发展趋势,也是做大做强我国科技期刊业的根本出路。实现科技期刊出版集团有利于出版资源的合理配置,在集团组织者的统一领导下,所有出版资源,包括作者资源、稿件资源、审稿人资源、发行渠道资源、主要资金及其他资源等可以统一安排使用。另外,还有利于实施精品期刊工程,由于集团对期刊的分类管理,有利于整个行业内的高水平文章集中到行业最高层的期刊上,推动科技期刊精品化、品牌化的进程。同时,精品科技期刊借助集团顶层期刊的名义可以迅速扩大影响,为走向国际打下基础。

实现期刊的数字化经营。在当今时代,学术期刊不能再是单一的纸质形式,期刊的网络化、数字化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近年来,随着网络的不断普及,在网上阅读、查找资料保持高速增长的态势。据统计,期刊的网络阅读率正在持续攀高。但是从目前期刊数字化发展的情况看,大多数期刊的数字化是将纸质期刊转化为网络版,供读者下载,或者将纸质期刊的内容提供给数字技术提供商。这种做法虽然体现了传统纸质媒体的数字化,将期刊的纸质内容以电子版的形式转换为网络形式,但并没有对传统期刊的编辑、运营和管理产生根本性的变革。人文社科学术期刊要探索新的网站模式,实现投稿、组稿、审稿、改稿的网络化,让作者、编者、读者实现空间无距离对接和直接的交流互动。这样,既可以满足读者的需求,也可以扩大社会影响力,占有更多的市场份额,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3.2 建议放宽科技期刊刊号管理

目前,国内的出版管理体制对刊号的发放相当严格,目的是防止出版市场的混乱和严把舆论关。这种管理对社科类期刊来说是必要的,是从稳定社会的政治要求出发的,但对科技期刊实行相同的政策却是没有必要的。从科技期刊的内容和特点可以看出,科技期刊不存在对社会政治文化及舆论导向的影响。对科技期刊刊号的过分限制,不仅制约了科技期刊的发展壮大,也使相当一些科技期刊在其专业领域内“独家经营”,不思进取,缺乏竞争力,根本没法与国际上的科技期刊相提并论。

因此我国应该取消科技期刊创办时的审批制度,放宽刊号的审批,简化增刊的审批手续,放宽页码篇幅的限制。鼓励精品科技期刊跨媒体出版,简化跨媒体出版的审批手续,对精品科技期刊同时给予创办纸介质版、网络版的权限,如果有必要,也同时给予出版外文版的权利。鼓励精品科技期刊强强联合,走集约化、集团化发展道路。这将会使我国科技期刊的数量和质量有一个大的提高,科技期刊的创办将更符合科技发展的客观需要。

3.3 参考先进国家对科技期刊的管理

减免税收、提供资助、基金和低息贷款,实行出版物邮寄发行优惠等,是促使西方出版业发展的有力经济措施,也是欧美等国出版业发达的一个重要条件。我国也应该通过这些经济手段来调节科技期刊出版业的发展速度和发展方向。

政府或协会资助。西方国家普遍对科技期刊给予各种资助,包括政府的、学术机构的和私人的。如美国《国家地理》,其主办方是美国国家地理学会,虽然期刊自身已经具有很强的赢利能力,但美国地理学会还是会不时地提供一些专项资金来扶持某些探测项目。又如日本对学术期刊的政府资助主要来自文部科学省的科研补助金,用以资助重要学术研究成果的公开发表。2005年,日本有156种学术期刊获得资助,年度资助总额为9.106亿日元,每种期刊平均资助583.7万日元,其中最高资助额为5450万日元。不过,政府或协会的资金支持,大多来自于期刊创办初期。不论是纯公益性的科技期刊,还是以赢利为目的的商业性科技期刊,其最终落脚点还是期刊的自给自足,市场化的道路是任何期刊都不能回避的。

减免税收。减免税收是西方发达国家采用的最普遍、最有效手段之一,如英国对其他商品征收15%的增值税,但对出版物不征税,即“零税”,这一政策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使英国出版业得到了长期稳定的发展;德国对图书、报刊等实行减半税率,即一般商品的增值税为15%,而图书、报刊的增值税只有7%,德国政府为鼓励出口,对出口图书、期刊免征增值税;目前法国的期刊只交4%的增值税,而一般商品的增值税为18.6%,出口图书、期刊免税;美国对非赢利性的出版机构免征所得税,并对所有出口图书、期刊免税。我国出版业也属于国家政策保护的特种行业,但相比于西方国家的税率还是偏高,增值税税率为13%。

提供贷款。法国政府与出版业建立了特殊担保基金会,以保证出版商能从银行获得贷款,另外政府还为他们的贷款给予了优惠条件,如优先贷款、放宽贷款期、低利率等。我国也应该为出版业贷款创造条件并实行优惠政策。

随着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文化体制改革是必然的,但不管如何改革,如何发展,科技期刊都不能丢掉自己鲜明的个性,其未来的发展方向应该是努力成为促进学术交流的平台,社会进步的助推器,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的参谋,促进整个社会科技水平不断向前发展的推动力。只要我们沿着党的十六大和十七大提出的关于产业发展的方向,转变观念,迎接挑战,大胆创新,中国科技期刊必将一片繁荣。

参考文献

[1]陈晓宇.文化产业发展的体制之痛及对策[J].法制与社会,2007,(03).

[2]王立.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时代意义[J].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2008,(02):81-83.

[3]常春.我国科技期刊事业发展战略思考[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2,(02):153-155.

[4]赵新,刘培一.科技期刊发展战略SWOT的分析与思考[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5,(5):590-594.

作者简介

王穗萍(1966—),女,《消防安全月刊》杂志社,编辑。通信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瘦狗岭路483号(邮编:510640)。电话:020-38459293。电子邮箱:wangvery@21cn.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