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截肢术后康复指导

截肢术后康复指导

时间:2023-04-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截肢的康复是指从截肢手术到术后处理、康复训练、临时和永久假肢的安装和使用到重返社会的全过程。因此,对截肢者进行积极的康复指导,及时地安装理想的假肢,使之最大限度地发挥代偿功能,让患者生活自理,参加适当的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截肢者进行使用指标的指导,由于使用拐杖引行身体易前屈,所以应注意纠正身体的姿势,另外,应纠正残肢的屈曲畸形。

截肢将造成患者的终生残疾,但从康复医学的角度考虑,截肢又是一种建设性的治疗手术,是躯体重建的开始。对于截肢患者,良好的肢体摆位能够预防关节变形,正确的肢体位置是保持肢体功能的基础。截肢的康复是指从截肢手术到术后处理、康复训练、临时和永久假肢的安装和使用到重返社会的全过程。据我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显示:我国有一部分患者截肢后由于没有得到合理的康复护理和指导,因截肢并发症以及其他原因尚未安装和穿戴假肢,或因假肢不理想,使他们不同程度地丧失自理生活和参加劳动的能力,给社会、家庭、个人都造成很大影响。因此,对截肢者进行积极的康复指导,及时地安装理想的假肢,使之最大限度地发挥代偿功能,让患者生活自理,参加适当的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截肢康复流程

截肢患者全面康复的理想流程应该是从决定进行截肢手术或以截肢残肢的评估开始,经过多环节工作,直到患者回归社会的全过程。评估工作贯穿每一个环节,并且自始至终要结合患者的特点及康复的不同阶段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治疗。主要流程如下(图17-10):

图17-10 截肢康复流程

二、截肢后残肢的功能训练

(一)关节活动训练

尽早开始关节活动训练是避免关节发生挛缩畸形的最行之有效的方法。

1.上臂截肢 早期训练肩关节外展功能。

2.前臂截肢 加强肩、肘关节活动。

3.大腿截肢 容易发生髋关节屈曲外展畸形、短残肢畸形,早期强调髋关节的内收和后伸运动。

4.小腿截肢 膝关节需进行屈伸运动,尤其是伸直运动训练,一旦发生膝关节屈曲畸形,将严重影响假肢的穿戴。

训练时以主动功能训练为主,对不能进行主动活动的关节或关节本身已有挛缩发生时,被动关节活动训练非常重要。

(二)肌力训练

只有良好肌力的残肢才能很好地制动和控制假肢。

1.上臂残肢 训练双肩关节周围的肌力,做抗阻力的外展、前屈、后伸抬高肩胛的活动。

2.前臂残肢 做抗阻力的肘关节屈伸活动来增强肘关节屈伸肌力,进行幻手(手已截除)用力握拳和伸直手指的活动。

3.大腿残肢 训练髋关节的展、伸、外展和内收肌肉。髂肌可以做抗阻力的外展、前屈、后伸活动(图17-11)。

4.小腿残肢 训练股四头肌,做抗阻力的伸膝和屈膝活动,同时训练小腿残留的肌肉,进行幻足的屈伸活动训练,以避免残肢肌肉萎缩。

图17-11 大腿残肢训练

(三)增强残肢皮肤强度训练

要做强化残肢端皮肤的训练,可以用按摩的方法对下肢截肢残肢端皮肤进行承重能力训练,可以在安装假肢之前在垫子上进行站立负重训练,以强化残端皮肤。

(四)躯干肌训练

由于长期卧床后,以及高龄患者,其躯干肌肌力的减退十分显著,为获得假肢步行的耐力及保持良好的步态,增强躯干肌肌力十分重要。应以腹背肌的训练为主,并辅以躯干的回旋、侧向移动及骨盆提举等动作。

(五)使用助行器的训练

对截肢者进行使用指标的指导,由于使用拐杖引行身体易前屈,所以应注意纠正身体的姿势,另外,应纠正残肢的屈曲畸形。

(六)健侧腿的训练

对于增进持续步行平衡极为重要。

1.健腿站立训练 下肢截肢后,其残侧的骨盆大多向下倾斜,致使脊柱侧弯,往往初装假肢时总感到假肢侧较长。为此,需在镜前做站立训练,主要着眼于矫正姿势,并以在无支撑的情况下能保持站立10min为目标。

2.连续单腿跳 对于一侧下肢截肢的患者,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单腿跳的动作,但截肢后经长期卧床,有不少患者是难以进行单腿跳的。再者,增强健侧腿的肌力,获得健侧支撑的平衡感和稳定性,对于穿戴假肢步行也是很重要的。训练中,为避免单调枯燥,若以排球、乒乓球等球类运动的方式进行,则收效更好。

3.站立位的膝关节屈伸运动 这是对于上下台阶的稳定性及转换姿势等都十分有用的一种训练。目标是至少能连续屈伸膝关节10~15次。开始时难以不靠支撑来做,但经3周左右的训练后,一般可以达到做30~70次的程度。也可以采取大腿半弓弯,每次保持数秒钟,作为辅助训练。

(七)适当活动

逐渐增加活动量,要有充分的休息时间。

(八)回访

若患者发现以下问题时候必须就诊:①伤口红肿、热、痛、有分泌物流出或残肢肿胀;②跌倒而使残肢再度受伤。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