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是一种慢性肝内胆汁淤积性疾病,在病理上表现为进行性,非化脓性、硬化性小胆管炎,最终发展为肝硬化。本病男女之比为1∶9。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但多认为和自身免疫有关。血清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转肽酶(γ-GT)升高,抗线粒体抗体(AMA)阳性是本病的重要特征。PBC的病因和确切发病机制至今尚不完全清楚。
PBC组织病理学特点为进行性、非化脓性、破坏性胆管炎,其最具诊断意义的改变为小叶间胆管的基底膜变性坏死,炎细胞浸润,其周围有淋巴细胞聚集甚至形成淋巴滤泡,可有非干酪样肉芽肿形成,最终小叶间胆管消失,因而有的血管区只见小叶间动脉和小叶间静脉,缺乏小叶间胆管。早期病例的病理改变对诊断有较大的价值,而发展到第Ⅳ期反而不易做出病因诊断。
美国肝病学会(AASLD)2000年发表的PBC诊断程序为:①对于血清碱性磷酸酶升高且无其他解释(B超检查胆道系统正常)者,应测定AMA;②如果胆汁淤积的生化改变(碱性磷酸酶,γ-GT升高)且无其他解释,同时AMA≥1∶40;则诊断PBC有把握;③如果血清AMA≥1∶40,但血清碱性磷酸酶正常,则应每年复查之;④对于血清碱性磷酸酶升高,无其他解释(B超检查胆道系统正常)者,如果血清AMA阴性,则应做抗核抗体,抗平滑肌抗体及免疫球蛋白检查,同时应做肝活检。
对于同时具有PBC(ALP升高2倍以上,AMA阳性,肝脏有胆管损害)和自身免疫性肝炎(ALT升高5倍以上,血清IgG升高2倍以上或ASM阳性,肝脏中度以上碎屑样坏死)主要特点各2个以上者,应诊断为PBC和自身免疫性肝炎重叠综合征。
熊去氧胆酸(UDCA)是经惟一随机双盲临床试验证明对本病有效的药物。目前认为熊去氧胆酸治疗PBC的机制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促进胆汁分泌(利胆),抗肝细胞及胆管上皮细胞凋亡及免疫调节作用。AASLD所推荐的熊去氧胆酸的剂量为13~15mg/(kg·d),可分2~3次口服。多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临床试验均表明本药可显著改善PBC患者的血清生化异常,延缓肝脏组织学进展,但对于能否改善瘙痒等临床症状,特别是能否延长病人的生存期及对肝移植的需求尚有不同的观点。因为熊去氧胆酸并不能去除PBC的病因,因此需要长期治疗(终身治疗或直到肝移植)。本药仅部分病人在开始服用时有轻度腹泻,一般继续服用即可消失,对于腹泻严重者,可从较小的剂量开始,逐渐增加剂量。
对于熊去氧胆酸无效或疗效不明显者,应检查病人的用药依从性,剂量是否足够及诊断是否有问题。对于PBC同时合并自身免疫性肝炎者(重叠综合征),可加用激素。对于已除外这些情况者,可考虑试用熊去氧胆酸联合下列药物之一:环孢素A 4mg/(kg·d);秋水仙碱0.6mg/d;甲氨蝶呤(氨甲蝶呤)15mg,每周1次,酶酚酸酯(MMF)1g,每日2次,泼尼松(或泼尼松龙)10~15mg/d。
对于PBC晚期发生肝功能失代偿者,原位肝移植是惟一有效的治疗方法。PBC肝移植的指征为:已发生反复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顽固性股水、反复发生原发性细菌性腹膜炎、肝肾综合征者、严重骨质疏松、不可忍耐的瘙痒者、血清胆红素>170μmol/L者,术后1年的存活率为90%,5年存活率可达80%,10年存活率达7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