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慢性乙肝病人监测的目的在于评估肝病的进展,是否需要治疗的应答。
急性重型肝炎最好在专门的治疗中心进行监测,主要目的为决定是否需要何时进行肝移植。
轻度慢性乙肝病人至少6个月检查1次血清转氨酶,以便及早发现转变为中度和重度肝炎的可能,当转氨酶持续增高至2倍以上,应考虑抗病毒治疗。证实肝病进展为中度或重度者,可采取肝活检。
轻度慢性乙肝病人虽有发生肝癌的危险但其危险性低于明显的活动性肝病患者。遗憾的是至今还缺乏有关筛查肝癌最佳间隔时间、成本效益比以及早筛查对肝癌存活率的影响等资料。
新近诊断为HBsAg阳性的中度或重度慢性乙型肝炎,应予监测6个月,每1~3个月测定血清转氨酶、HBsAg和HBV-DNA,观察是否会有自发性HBeAg清除而不再需要抗病毒治疗。由于肝炎的严重发作而出现肝脏失代偿者,应尽早予以抗病毒治疗。
HBeAg阴性的中度或重度慢性乙型肝炎,一旦诊断确立,因罕有自发性持续改善者,故无需定期监测即可开始治疗。
中度或重度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无论HBeAg阳性或阴性,也无论治疗与否,都应当对其肝病进展和发生并发症等情况进行监测。间隔多长时间进行检查,取决于肝病的严重程度。
失代偿性肝硬化病人也应监测,以便不失时机地予以治疗,最大限度地减少发生严重并发症的可能性,如食管、胃底曲张静脉出血、肝性脑病、水钠潴留和肝癌等。
筛查肝癌的最佳措施还不清楚。超声检查能发现小肝癌,但取决于检查者的水平。检测血清甲胎蛋白(AFP)也可发现某些无症状肝癌,但存在假阳性和假阴性问题。目前尚未对联合超声检查和AFP测定筛查肝癌的价值进行评价,但根据肿瘤增长1倍的平均时间,筛查肝癌的间隔时间大多采用6个月。
对接受抗病毒治疗的病人要进行监测,即可以评价治疗应答,发现与治疗相关的肝炎发作,又可以确定病毒耐药变异,药物不良反应以及评估病人的顺应性等。一般治疗的最初6个月,每1~3个月检测血清转氨酶,此后每6个月1次。
HBeAg阳性用干扰素治疗的患者,应在治疗结束时检查血清HBeAg,抗-HBe和HBV-DNA,6个月后重复检查以判断有无病毒学应答。在拉米夫定或阿德福韦治疗过程中如果转氨酶持续正常,每3~6个月检查上述标志物以估计病毒学应答,指导和判断何时停药。如果发现HBV的复现和(或)转氨酶的复升,应用PCR法检测血清HBV-DNA,以及对拉米夫定治疗者检测YMDD变异,可早期发现病毒复现或耐药变异。接受抗病毒治疗的HBeAg阴性患者,评估病毒学应答只能靠检测血清HBV-DNA,持续阴性者,停药后也常有复发,因此判断疗效的指标仍不能确定。
确定病毒学应答的持久性应当在抗病毒治疗停药后一年内每1~3个月检查1次,此后每6~12个月检查1次。检查内容包括肝功、HBV-DNA、HBeAg或抗-HBe(后者只适用于原为HBeAg阳性者)。持续病毒学应答者需每年检测HBeAg。
对持续生物化学指标好转和病毒学应答者,重复肝活检是否有利尚不清楚。因此。再次肝活检应依具体病人而定,主要取决于肝组织的检查结果,能否对治疗产生影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