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医院内肺炎预防与控制标准操作规程

医院内肺炎预防与控制标准操作规程

时间:2023-04-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所有急诊抢救器材应在消毒灭菌有效期内使用,一人一用一消毒或灭菌,清洁干燥保存。湿化液应为灭菌水,每日更换或消毒。声门下分泌物持续或间断抽取引流,可显著降低原发内源性菌群所致呼吸道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并推迟肺炎发生时间。对外伤、高危手术患者可采用选择性消化道脱污染,通过应用胃肠道不吸收的抗菌药物杀灭胃肠道条件致病性需氧菌,避免其移行和易位,可阻断内源性感染途径,降低医院内下呼吸道感染的发病率。

(一)人员管理

1.工作人员上班时衣帽整齐,不留长指甲,不戴戒指,注意个人卫生。

2.应严格遵守标准预防,有职业暴露时可以穿戴个人防护设备。

3.加强手卫生依从性。医务人员在直接接触患者前后、进行无菌技术操作和侵入性操作前,接触患者使用的物品或处理其分泌物、排泄物后,必须洗手或使用速干手消毒剂进行手消毒。

4.医务人员包括护工,定期进行有关预防措施的教育培训。

(二)环境管理

1.病房环境应当明亮,通风良好,保持空气清洁。

2.各诊疗区域应配置有效、便捷的手卫生设施;洗手池应配备非手接触式水龙头,洗手液、速干手消毒剂、干手用品等。

(三)消毒隔离

1.建立健全日常清洁、消毒制度

(1)各医疗区域应每天2次空气消毒,紫外线照射消毒60分钟,并有记录。处置室、换药室每月1次空气培养。

(2)各室每日用消毒液擦拭门、窗、桌、椅、柜及地面2次,每周大搞卫生1次。

(3)抢救室的平车、轮椅、诊疗床等每日用消毒液擦拭,被血液、体液污染时应及时消毒处理。

(4)各诊室应定时通风,诊桌、诊椅、诊床、平车、轮椅等应每日清洁(不少于2次),被血液、体液污染后及时消毒处理。

2.所有急诊抢救器材应在消毒灭菌有效期内使用,一人一用一消毒或灭菌,清洁干燥保存。呼吸辅助设施要一人一用一消毒,用毕终末消毒并干燥封闭保存于消毒物品柜内。湿化液应为灭菌水,每日更换或消毒。呼吸机上可拆卸部分应定期更换消毒。

3.各种急诊监护仪的表面也应定时进行清洁消毒,遇污染后及时清洁和消毒。

4.各室拖把、抹布分开专用,标识明确,悬挂晾干,定期消毒。

(四)预防措施

1.减少或消除口咽部和胃肠道病原菌的定植与吸入,防止内源性感染的发生

(1)对存在医院内肺炎高危因素的患者,建议使用0.2%的氯己定漱口或口腔冲洗,每2~6小时1次。

(2)营养支持疗法,尽可能采用胃肠营养,操作中尽量减少误吸,用小号胃管少量持续,也可将导管直接插入空肠,以避免对胃液的碱化作用。

(3)对患者采取半卧位,特别是对机械通气患者,控制胃内容物反流。如无禁忌证,应将床头抬高约30°。

(4)声门下分泌物持续或间断抽取引流,可显著降低原发内源性菌群所致呼吸道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并推迟肺炎发生时间。

(5)重视病人的口、鼻、皮肤和饮食的清洁卫生,保持有定植抵抗力的呼吸道和消化道常居菌群。

(6)不应常规采用选择性消化道脱污染(SDD)预防HAP(VAP)。对外伤、高危手术患者可采用选择性消化道脱污染,通过应用胃肠道不吸收的抗菌药物杀灭胃肠道条件致病性需氧菌,避免其移行和易位,可阻断内源性感染途径,降低医院内下呼吸道感染的发病率。

(7)应用大环内酯类抗菌药可破坏和减少导管表面生物被膜,增加其对抗菌药的通透性,减少细菌在生物被膜内定植,从而降低下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率。

(8)合理应用抗菌药,在药敏指导下有针对性地进行选择。

(9)提倡积极使用胰岛素控制血糖在4.4~6.1mmol/L(80~110mg/dl)。

2.切断外源性感染传播途径

(1)接触及护理病人前后严格洗手。

(2)接触病人黏膜和呼吸道分泌物时戴手套。

(3)加强对呼吸管道、喷雾器及其他器械的消毒灭菌。呼吸机管道每24小时更换消毒1次。

3.改善宿主条件、提高免疫力

(1)术前采用各种方法去除病人呼吸道分泌物,术后指导和协助病人多咳嗽、深呼吸和早下床活动,控制影响病人术后咳嗽、深呼吸的疼痛。必要时予以翻身、拍背,以利于痰液引流。

(2)尽早拔除气管内插管,在拔除或解除气囊前,需将插管气囊以上的气管分泌物清除干净。

(3)对下呼吸道合胞病毒和耐万古霉素肠球菌感染患者或携带者进行隔离,有条件时亦应对MRSA和铜绿假单胞菌携带者进行隔离。

(4)对粒细胞缺陷者和器官移植者可采用保护性隔离。

(5)对特殊人群可试用免疫球蛋白、集落刺激因子、干扰素、抗内毒素抗体、促炎细胞因子拮抗药等提高机体免疫功能。

4.对于使用呼吸机的患者,还应考虑以下情况

(1)严格掌握气管插管或切开适应证,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的患者应优先考虑无创通气。

(2)如要插管,尽量使用经口的气管插管。

(3)建议保持气管插管气囊压力在20cmH2O以上。

(4)吸痰时应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吸痰前、后医务人员应做手卫生。

(5)呼吸机螺纹管和湿化器应每周更换1~2次,有明显分泌物污染时应及时更换;螺纹管冷凝水应及时倾倒,不可使冷凝水流向患者气道;湿化器添加水应使用无菌用水,每天更换。

(6)每日停用镇静药,评估是否撤机和拔管,减少插管天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