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员管理
1.工作人员上班时衣帽整齐,不留长指甲,不戴戒指,注意个人卫生。
2.治疗操作时戴口罩、帽子,接触每个病人及污染物后,用洗手液及流动水洗手。
3.执行医疗护理操作过程中严格遵守标准预防,接触患有感染性疾病患者,应在标准预防基础上采取相应隔离。
(二)环境管理
1.应设单独出入口,医疗区和支持区,医疗区应包括预检分诊室、就诊室、隔离就诊室、治疗室、处置室、抢救室和观察室等。
2.环境应当明亮,通风良好,候诊区宽敞,就诊流程便捷。
3.急诊抢救室,每床净使用面积≥12平方米,观察室床间距≥1.2米。
4.各诊疗区域应配置有效、便捷的手卫生设施;洗手池应配备非手接触式水龙头,消毒剂、速干手消毒剂、干手用品。
(三)消毒隔离
1.建立健全日常清洁、消毒制度。
(1)抢救室、治疗室、处置室、观察室等医疗区域应每天空气消毒,紫外线照射消毒60分钟,并有记录。处置室、换药室每月一次空气培养。
(2)各室每日用消毒液擦拭门、窗、桌、椅、柜及地面一次、每周彻底清扫卫生一次。
(3)抢救室的平车、轮椅、诊疗床等每日用消毒液擦拭,被血液、体液污染时应及时消毒处理。
(4)各诊室应定时通风,诊桌、诊椅、诊床、平车、轮椅等应每日清洁(不少于2次),被血液、体液污染后及时消毒处理。
2.所有急诊抢救器材应在消毒灭菌有效期内使用,一人一用一消毒或灭菌,清洁干燥保存。呼吸辅助设施要一人一用一消毒,用毕终末消毒并干燥保存于消毒物品柜内。呼吸机上可拆卸部分应定期更换消毒。湿化液应为灭菌水,每日更换或消毒。
3.各种急诊监护仪的表面也应定时进行清洁消毒,遇污染后及时清洁和消毒。
4.急诊留观病人发生院内感染时,应按要求于24小时内报院感处。
5.各室拖把、抹布分开专用,标识明确,悬挂晾干,定期消毒。
(四)就诊流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