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污水处理站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

污水处理站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

时间:2023-04-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根据污水处理设施的设计要求,设备安装、调试或试运行一切正常,符合相关的国家标准,征求当地环保部门和卫生部门意见后,方可投入运行。采用间歇式消毒处理的,每日排放前监测,可以采用余氯测试装置,方法参照产品说明书。4.设有传染病或结核科室的综合性医疗机构,这些科室的污水处理应单独分开。不能分开的,纳入全院污水处理系统,监测按照传染病、结核病医疗机构要求操作。

(一)管理

1.污水处理站新建、改建后,施工单位应出示正规的竣工验收报告。

2.根据污水处理设施的设计要求,设备安装、调试或试运行一切正常,符合相关的国家标准,征求当地环保部门和卫生部门意见后,方可投入运行。

3.污水处理管理纳入医院管理,必须落实到某一具体科室负责。

(二)人员培训

1.污水处理工任职前必须上岗培训,包括污水水质特征及危害、消毒知识、污水检测方法、仪器设备操作和日常维护等。

2.污水处理工每年进行1次培训。

(三)日常监测

1.每日上班后仔细巡查污水处理系统,无异常情况后按照操作规程处理污水。

2.每日做好设备运行及故障发生、排除等情况的记录。设备运行情况包括运转时间、处理水量、消毒剂消耗量、余氯检测次数、检测结果等;故障情况包括故障时间、故障主要情况、故障处理结果等。

3.每日在排放口测定排放的余氯总浓度,上、下午各一次。采用间歇式消毒处理的,每日排放前监测,可以采用余氯测试装置,方法参照产品说明书。

4.设有传染病或结核科室的综合性医疗机构,这些科室的污水处理应单独分开。不能分开的,纳入全院污水处理系统,监测按照传染病、结核病医疗机构要求操作。

5.每月监测一次粪大肠菌群,每季度监测一次沙门菌,每半年检测一次志贺菌。

6.监测操作时做好个人防护,重点做好手部与面部防护。

7.应做好日常余氯自检工作,并记录备案。

8.监测标准,见表4-2。

表4-2 染水监测标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