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局部处理措施
1.锐器伤
(1)依靠重力作用尽可能使损伤处的血液流出,用肥皂水和流动水进行冲洗;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
(2)受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后,应当用消毒液,如75%的乙醇或0.5%的碘伏进行消毒。
2.黏膜暴露 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污染的黏膜,直至冲洗干净。
(二)报告
1.报告部门负责人(医生向科主任报告,护士或工勤人员向护士长报告)
2.填写“职业暴露个案登记表”,部门负责人签字后送交主管部门。
(三)评估与预防
1.主管部门接到报告后尽快评估职业暴露情况,并尽可能在24小时内采取预防措施。
2.立即给发生职业暴露的医务人员开具HBsAg、抗-HBs、ALT、抗-HCV、抗-HIV、TPHA检查单。
3.若患者一切标志物表达未知,主治医生应立即为患者开具检验报告单,发生职业暴露的医务人员应根据患者检验结果进行处理;若患者HBsAg(+),则:
(1)医务人员抗-HBs<10mU/ml或抗-HBs水平不祥,应立即注射HBIG200~400U,并同时在不同部位接种一针乙型肝炎疫苗(20μg),于1个月和6个月后分别接种第二针和第三针乙型肝炎疫苗(各20μg)。
(2)医务人员抗-HBs≥10mU/ml者,可不进行特殊处理。
(3)暴露后3个月、6个月应检查HBsAg、抗-HBs、ALT。
4.患者抗-HCV(+):发生职业暴露的医务人员抗-HCV(-),暴露后3个月、6个月应检查抗-HCV、ALT,并根据复查结果进行相应抗病毒治疗。
5.患者抗-HIV(+):应立即向分管院长及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由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评估与防护指导,根据暴露级别和暴露源病毒载量水平决定是否实施预防性用药方案。暴露后1个月、2个月、3个月、6个月应检查抗-HIV。
6.患者TPHA(+)
(1)推荐方案:苄星青霉素,24万U,单次肌注。
(2)青霉素过敏:多西环素(强力霉素)100mg,每天2次,连用14天;或四环素500mg,每天4次,口服,连用14天;头孢曲松最佳剂量和疗程尚未确定,推荐每天1g,肌注,推荐每天1g,肌注,连用8~10天;或阿奇霉素2g,单次口服,但已有耐药报道。
(四)随访和咨询
1.主管部门负责督促职业暴露当事人按时进行疫苗接种和化验,并负责追踪确认化验结果和服用药物,配合医生进行定期监测随访。
2.在处理过程中,主管部门应为职业暴露当事人提供咨询。
3.医院和有关知情人应为职业暴露当事人严格保密,不得向无关人员泄露职业暴露当事人的情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