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诊断早期病人的心理变化

诊断早期病人的心理变化

时间:2023-04-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此期病人的心理活动主要围绕着求医与诊断过程而产生,主要表现为焦虑、抑郁、怀疑和期盼。患病开始一段时期,病人缺乏心理准备,往往难以接受患病这一事实,甚至有人认为是医生的误诊,希望重新检查,重新化验,企图否定自己的疾病。在等待检查和诊断结果之前,病人的心理是疑虑、担忧、矛盾与冲突,可以出现恐惧、焦虑或抑郁反应。病人一旦进入病人角色就要对自己的病态作出应对。求助是病人对疾病常见的应对方式之一。

此期病人的心理活动主要围绕着求医与诊断过程而产生,主要表现为焦虑、抑郁、怀疑和期盼。患病开始一段时期,病人缺乏心理准备,往往难以接受患病这一事实,甚至有人认为是医生的误诊,希望重新检查,重新化验,企图否定自己的疾病。另一种心理活动是期盼,希望医生能立即为自己作出准确的诊断,解除难以忍受的痛苦,希望能早些得到技术高超、认真负责的医师的诊治。在等待检查和诊断结果之前,病人的心理是疑虑、担忧、矛盾与冲突,可以出现恐惧、焦虑或抑郁反应。

在诊断早期病人的心理变化中,有关病人的求医行为是目前人们比较关注的课题,下面就有关的内容进行概述。

一个人患病后,通过什么方式寻求帮助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一般认为,从感知症状到求助于医疗照顾,要经过对症状的体验与认知、接受病人角色、寻求医疗帮助3个阶段。

(一)症状的体验与认知

求医的先决条件是个体必须有病感。病感是以症状形式表现出来的体验或感受状态,它影响着人的身心活动。个体要确定自己有某些方面不正常,必须对症状有所体验。即感到身体不舒服或有疼痛感,并将这种不舒服或疼痛作为症状,从而产生主观上的疼痛感和情绪反应。然而,对症状的确认因人而异,有病感的人不一定求医,仅体验到症状并不足以使个体认识到需要求助,除非这一症状对健康有潜在威胁。对症状的严重程度与是否需要求医的认识,则与一个人的文化、年龄、性别等有关。文化层次较高、年龄较大、女性病人更易体验症状和认识症状的严重性,较多出现求助行为。

(二)接受病人角色

患病后,当病人逐步体验到病感时,他在社会中的身份与角色就开始发生某些变化,他将面临着新的角色,即病人角色。角色的改变使他的行为与承担的社会职能发生改变,而且社会对他的态度与期望也发生了变化。首先,病人没有能力控制自身疾病,因此,想要康复,就必须接受治疗。其次,病人没有能力完成任务、承担责任的状态,使之可以合法地免除完成正常的任务和承担责任,免除的范围取决于疾病的性质与严重程度。最后,为了康复必须与他人合作,寻求有效的帮助,即与医护人员合作,遵守医瞩。

Frederson对进入病人角色的个体又进一步分型:①条件性获益,即经过治疗可以恢复原来的角色。②非条件性获益,个体被无条件地永久地免除正常的责任义务,如癌症、某些慢性病等。③耻辱性获益,虽然免除正常的责任和义务,但必须承担社会带来的某些歧视,如性病、药物成瘾等。

但是,并非每一个有病感的人都愿意进入病人角色,如:疾病较轻,社会活动繁多者。

(三)寻求医疗帮助

病人一旦进入病人角色就要对自己的病态作出应对。求助是病人对疾病常见的应对方式之一。在求医过程中,有的病人期望医师给予尽可能多的关心,以获取对自身健康最好的诊治。求助行为要付出代价,如自尊的代价,经济、精力和时间的损耗,当病人权衡求助行为获益大于代价时才会求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