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青少年期心理特征及其心理卫生

青少年期心理特征及其心理卫生

时间:2023-04-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青少年指12~25岁这一年龄阶段的个体。青少年心理卫生主要包括:1.科学地认识和对待性意识 青少年在第二性征发育和性激素的刺激下,逐渐出现了性心理变化--性意识。青少年手淫的发生率较高,除过度手淫或病态手淫外,手淫一般对身体影响并不大,而手淫的追悔和焦虑情绪却往往危及心理健康。加强法制教育,增强青少年的法制、道德观念,防止性犯罪。

青少年指12~25岁这一年龄阶段的个体。可分为少年期(12~14岁)、青年初期(14~18岁)、青年中期(18~23岁)和青年后期(23~25岁),少年期和青年初期又叫青春期。青少年心理卫生主要包括:

1.科学地认识和对待性意识 青少年在第二性征发育和性激素的刺激下,逐渐出现了性心理变化--性意识。如何对待和处理性的生物性与社会性的矛盾以及学习与异性相处,对青少年的心理、情绪及行为的影响颇大。因此,这一阶段进行合理的、科学的性教育十分重要,如正确认识月经、遗精、性梦等正常生理和心理现象,以消除对月经初潮的困惑、紧张,对梦遗的焦虑和担心。青少年手淫的发生率较高,除过度手淫或病态手淫外,手淫一般对身体影响并不大,而手淫的追悔和焦虑情绪却往往危及心理健康。

进入青少年期后,逐渐开始产生追求异性的需要,可出现性爱、性冲动、性行为,因此,青少年应接受必要的性教育,有步骤、有系统地学习科学的性医学知识,正确认识性生理、性心理的本质,消除性紧张、性迷惑、性心理障碍及可能产生的各种错误的观念。进行性道德教育,使青少年学会克制自己的情感冲动,学会将精力放在学习及奋斗目标上。加强法制教育,增强青少年的法制、道德观念,防止性犯罪。

2.自我意识的健全发展 青少年期是心理上的“断乳期”,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自我意识的迅速发展。一方面强烈要求对自己的各种需求和行为进行独立的选择和思考,甚至常常产生对父母、师长的对抗情绪。另一方面因阅历不深,知识与经验不足,生活中又常常会碰壁,形成困难与矛盾,因而有时又会产生依赖性。因此对青少年需要加强引导,不能事事过问,样样安排,加深“代沟”;又不能放任不管,要在尊重他们选择的基础上,有的放矢的加以引导和教育。

青少年情绪易波动且不稳定,遇到满意的事可以兴奋得手舞足蹈,稍遇挫折不快,则又垂头丧气;“理想我”与“现实我”会有较大距离,会过高估计自己的能力,引起事端,也易冲动、激惹,影响人际关系。因此,要引导他们正确、客观地评价自己,有效地控制和调整自身的行为,并鼓励他们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扩大知识面,丰富生活经验,不断完善自我意识。

3.激发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 青少年期是学习的重要时期,学习问题也是青少年的主要压力之一,各种心理问题均可干扰学习活动而影响学习质量,反过来学习障碍又可困扰人的生活,两者互为因果,形成恶性循环。出现学习障碍的心理因素中主要是学习兴趣不足,成就欲望缺乏,抱负水平不高,情绪波动,班风、校风不好,同学关系紧张,受教师歧视以及学习能力低下等。要正确认识和对待这些问题,学会合理的用脑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并确定合适的奋斗目标,激发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发挥学习的潜能,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4.妥善处理人际关系 建立一种互相尊重、互相帮助、同心同德、同舟共济的人际关系,就会使自己常常处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之中。应多接触品德好,热爱学习、工作的伙伴,多参加有益的集体活动。妥善处理好与父母、兄妹、朋友、老师、同学、同事以及与异性之间的关系,这样可使精神振奋、心情舒畅,有利于身心健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