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症概述】 类风湿性关节炎又称类风湿(RA),是一种病因尚未明了的慢性全身性炎症性疾病,以慢性、对称性、多滑膜关节炎和关节外病变为主要临床表现,属于自身免疫炎性疾病。该病好发于手、腕、足等小关节,反复发作,呈对称分布。早期有关节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晚期关节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僵硬畸形,并伴有骨和骨骼肌的萎缩,极易致残。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全身性表现除关节病变外,还有发热、疲乏无力、心包炎、皮下结节、胸膜炎、动脉炎、周围神经病变等。广义的类风湿性关节炎除关节部位的炎症病变外,还包括全身的广泛性病变。本病以女性居多,实验室检查血沉增快,类风湿因子可能阳性等。属中医的痹症、骨痹、顽痹等范畴。
【操作方法】
方法1:取背部的督脉及4条膀胱经线。采用药罐排罐法。把秦艽、透骨草、青风藤、海风藤、鸡血藤、伸筋草、乌梢蛇各30克,川乌、草乌、红花、桃仁、细辛、麻黄、荆芥各10克,赤芍、丹参、牛膝、木瓜各15克,用纱布包好放入锅中,加水3升,煎煮30分钟,选择大小合适的数目足够的竹罐,放入药液中,煮5~10分钟,用镊子夹出竹罐,甩去药液,立即用干毛巾捂住罐口,擦去罐口的药液,降低罐口的温度,趁热把竹罐扣于所选穴位上,稍加按压1分钟,以使竹罐能紧紧地吸拔于皮肤上。留罐20分钟,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注意选择5条经线做排罐治疗时,第二天应在第一天拔过的空隙间的穴位上拔罐,这样交替使用不至于损伤皮肤。
方法2:取大椎、至阳、腰阳关、风池、外关、曲池、肩髃、三阴交、足三里、血海、梁丘。药罐法。将草乌、川乌、马钱子、冰片、细辛各10克,秦艽、乌梢蛇各30克,加入75%的酒精中,浸泡1周,去渣留液备用。用青霉素瓶做成的小抽气罐具,装入半瓶左右的以上药液,扣于所选的穴位上,将注射针刺入罐具的橡胶盖中,抽出瓶内的空气,以使抽气罐紧紧拔于皮肤上,留罐15分钟,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
方法3:取风池、肩井、曲池、外关、足三里、三阴交、风市、背部督脉。在背部督脉线上涂以红花油作润滑剂,用闪火法将火罐扣于大椎穴,再沿督脉上下来回推拉,至皮肤出现潮红或暗紫色为止,起罐后擦净皮肤上的油迹,隔日1次,5次1个疗程;其余穴位用坐罐法,选择大小合适的火罐,用闪火法扣于所选穴位,留罐15分钟,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隔3日。
方法4:取穴分2组,一为大椎、身柱、神道、至阳、筋缩、脾俞、肾俞、小肠俞、委中、阳陵泉、足三里、太溪、天宗、秩边、阿是穴。二为督脉经两旁。第一组穴用碘酒消毒后,三棱针点刺出血2~3滴,再选择大小合适的火罐,用闪火法拔罐于穴位上,留罐15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第二组穴用叩刺拔罐法。沿督脉经两旁进行常规消毒后,用梅花针轻叩不出血,然后加拔火罐。每周2次,10次为1个疗程,休息2周,再进行下1个疗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