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

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

时间:2023-04-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饮邪,后至水气流走停留在胁下,或左或右或在两侧胁下;胁为肝之分野,肝气与水饮相阻淤滞失疏泄,咳嗽吐痰时易受牵掣作引痛,谓之悬饮”。凡谷食少 进,但饮水过多,脾胃虚弱,脾阳失于运化进饮之水,水饮停留心下胃中,轻微者,肺胃之气失宣和,证见短气;剧甚者,上凌于心则悸。脉弦数为病热,有寒饮为阳虚水寒之邪;冬令温化痰饮,其热必剧;若然治热以寒者,必饮邪更甚。

【原文】问曰:“夫饮有四,何谓也?”师曰:“有痰饮,有悬饮,有溢饮,有支饮。”

【解说】问曰:“饮病之命名有四,何谓之也?”师曰:“四饮之名,有痰饮,有悬饮,有溢饮,有支饮。”

【原文】问曰:“四饮何以为异?”师曰:“其人素盛今瘦,水走肠间,沥沥有声,谓之痰饮。饮后水流在胁下,咳唾引痛,谓之悬饮。饮水流行,归于四肢,当汗出而不汗出,身体疼重,谓之溢饮。咳逆倚息,短气不得卧,其形如肿,谓之支饮。”

【解说】问曰:“四饮相异,如何区别之?”师曰:“其人形体本丰盛,今却转为瘦者,脾阳式微,脾运失司,胃中腐熟水谷所变化之精微不输布,相聚为水饮流走肠间,沥沥有声者,谓之痰饮。”

“饮邪,后至水气流走停留在胁下,或左或右或在两侧胁下;胁为肝之分野,肝气与水饮相阻淤滞失疏泄,咳嗽吐痰时易受牵掣作引痛,谓之悬饮”。

“饮邪,水气流动行走,泛溢归至于四肢,法当汗出之治,而不汗出者,水气饮邪仍留滞不去,乃使身体之疼重,谓之溢饮。”

“咳嗽气逆,身体倚着物体,气息不和顺,短气不得平躺卧,饮邪水气停留胸膈间,肺气壅阻,水道宣泄之职司失常,其人身形如肿,谓之支饮。”

【原文】水在心,心下坚筑,短气,恶水不欲饮。

【解说】水饮停在心,水气凌心,心阳被遏,心下坚满筑然至悸动不安;水饮留胸中,气机失宣,短气不顺畅;水饮停着不流通,故恶水不欲饮进新水。

【原文】水在肺,吐涎沫,欲饮水。

【解说】水饮停在肺,肺失清肃,饮邪逆上,口中多吐出涎沫;水饮阴寒凝泣,肺气失之布化津液,故口中渴欲饮水。

【原文】水在脾,少气身重。

【解说】水饮停在脾,脾恶湿,脾气困顿,脾阳不运,阴寒之水饮流散肢躯,停留阻滞在肌肉之中,使人身体沉重;湿阻气滞,其人少气之也。

【原文】水在肝,胁下支满,嚏而痛。

【解说】水饮停在肝,胁为肝之分野,水气流渍胁下,肝气失于疏泄,胁下支撑攻动,满闷窒滞,喷嚏时受牵掣而作引痛。

【原文】水在肾,心下悸。

【解说】水饮停在肾,肾者,寒水之脏,肾阳虚微而不能化气制水,水寒之饮邪上凌心下,心下胃脘跃动不宁定,至作心下悸。有的注解认为“心下悸”是“脐下悸”。

【原文】夫心下有留饮,其人背寒冷如掌大。

【解说】心下胃脘有痰饮水气停留,谓之有留饮;留饮闭遏阻碍阳气运行,其人背部失温煦,乃至寒冷如手掌大。

【原文】留饮者,胁下痛引缺盆,咳嗽则辄已(一作转甚)。

【解说】“留饮者”,痰饮水气停留在胁下,胁为肝之分野,肝气失疏泄,胁下痛引缺盆,在咳嗽时则转为剧烈。

【原文】胸中有留饮,其人短气而渴,四肢历节痛,脉沉者,有留饮。

【解说】“留饮”,并不是饮邪之病名。胸中有停留饮邪水气,肺气被壅闭,呼吸之道不顺畅,其人短气不和;水寒阴凝,肺津失布,而口中作渴;水饮旁流渍之四肢,停着不去而血脉壅滞,故历节疼痛不已;病本是由里停之水气饮邪所致,其切得之脉沉者,谓有留饮。

【原文】膈上病痰,满喘咳吐,发则寒热,背痛腰疼,目泣自出,其人振振身剧,必有伏饮。

【解说】痰饮久伏停留膈上,清肃之令失司,胸中满闷,咳嗽不罢至气喘,引动胃气逆上则吐呕;外寒引动伏饮,正邪相争,则有寒热之作;寒邪外束,背痛腰疼;邪犯目窍,泪流自出;寒饮遏闭阳气,经脉失之濡养,水饮扰动经脉,其人身体为之振振摇动剧甚者,诸候必有伏饮之故。

【原文】夫病人饮水多,必暴喘满。凡食少饮多,水停心下。甚者则悸,微者短气。脉双弦者,寒也。皆大下后喜虚。脉偏弦者,饮也。

【解说】阳气虚微,胃阳不足,病人之骤饮水过多后,停留中焦不化,气机壅阻,胃中痞满;气逆犯上,肺失肃降之令,气息失和,必暴喘。

凡谷食少 进,但饮水过多,脾胃虚弱,脾阳失于运化进饮之水,水饮停留心下胃中,轻微者,肺胃之气失宣和,证见短气;剧甚者,上凌于心则悸。

脉弦者,多见之寒或有水饮;大下后,必伤阳气易至虚寒,切两手之脉双弦者,身体有阴寒之邪留着不去;脉偏弦者,即左手或右手之脉弦,病之有饮也。

【原文】肺饮不弦,但苦喘短气。

【解说】水饮留肺,脉之不定见弦;饮邪留肺,肺气壅塞,清肃之令失司,故见短气和喘满之苦。

【原文】支饮亦喘而不能卧,加短气,其脉平也。

【解说】“支饮”,水停胸膈间,肃降之令失司,肺气逆上,喘而不能卧;肺气壅闭,呼吸之道不顺畅,必加短气之苦;但切其脉平也,意即脉之不定是弦也。

【原文】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

【解说】诸饮邪停留之处,皆阳气不到之地;病痰饮者,阳气虚微,痰浊水液相聚为饮,当以温药和之,庶几阳回饮化。

【原文】心下有痰饮,胸胁支满,目眩,苓桂术甘汤主之。

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方

茯苓四两 桂枝 白术各三两 甘草二两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分温三服,小便则利。

【解说】有痰饮中停在心下,指胃脘部;中焦阳气虚微,水湿相聚内停为饮邪,阻碍气机升降,横逆入犯胸胁,如支撑之状,使其胀满不舒和;水气冲逆犯清空,清阳之气不升,目窍失养,故见目眩者,苓桂术甘汤主之。

苓桂术甘汤方解:茯苓,淡渗利湿,化饮通泄;白术,健脾化湿;桂枝,温阳化气;甘草,调中和益;诸药合之温化痰饮。

【原文】夫短气有微饮,当从小便去之,苓桂术甘汤主之(方见上);肾气丸亦主之(方见妇人杂病中)。

【解说】饮邪停留,三焦气机升降出入之道受阻,证情轻微者,短气,治以通利小便之法,水饮得以下泄去之;故此中焦阳微之痰饮病,苓桂术甘汤主之;如以饮停下焦,肾阳虚微,水气不化者,肾气丸亦主之。

甘遂半夏汤方

甘遂大者,三枚 半夏十二枚,以水一升,煮取半升,去滓 芍药五枚 甘草如指大一枚,炙(一本作无)

上四味,以水二升,煮取半升,去滓,以蜜半升,和药汁煎取八合,顿服之。

【原文】病者脉伏,其人欲自利,利反快,虽利,心下续坚满,此为留饮欲去故也,甘遂半夏汤主之。

【解说】病者脉伏,重按至骨始得之者,此饮邪停留闭遏阳气,气血流行失常度,脉道不和之故;设心下持续坚痞满闷,其人欲自利下,下利反觉松快者,此为留饮将欲去除之故也;若饮邪之源流尚未堵截,虽利自下,心下持续坚满如故者,此有新饮之复作,务必攻逐以尽除之,甘遂半夏汤主之。

甘遂半夏汤方解:甘遂之攻逐饮邪,从大小二便而决之为君;半夏辛燥,散结化饮为臣;芍药佐之,味酸坚阴以敛液,制止甘遂之过度峻猛;甘草之使,益气守中,并与甘遂相合,意在相反相成,乃得逐水之大力者也;加入白蜜同煮,可解甘遂之毒性,调和诸药。

【原文】脉浮而细滑,伤饮。

【解说】饮病,脉主滑;脉细,阳气虚微,水湿痰浊之相聚为饮邪;其脉浮者,病未入里尚在表,意在病未深入,故为饮邪之轻浅也。

【原文】脉弦数,有寒饮,冬夏难治。

【解说】本条解说颇是牵强。脉弦数为病热,有寒饮为阳虚水寒之邪;冬令温化痰饮,其热必剧;若然治热以寒者,必饮邪更甚。夏令之以寒除热者,乃使饮邪深结;再与温化痰饮,当会热邪更重;顾此失彼,所以是冬夏皆难治之也。

【原文】脉沉而弦者,悬饮内痛。

【解说】脉沉,病在里;而弦者,饮邪内停;故以悬饮壅堵胸胁,气机失之疏泄,胸胁之内乃作痛也。

【原文】病悬饮者,十枣汤主之。

十枣汤方

芫花熬 甘遂 大戟各等分

上三味,捣筛,以水一升五合,先煮肥大枣十枚,取八合,去滓,内药末。强人服一钱匕,羸人服半钱,平旦温服之;不下者,明日更加半钱,得快下后,糜粥自养。

【解说】承接上条之解说,饮邪停留胸胁作痛,病悬饮者,十枣汤主之,峻泻逐饮,饮去痛自和。

十枣汤方解:芫花、甘遂、大戟,逐水泻下;肥大枣,调养脾胃之气,缓和芫花、甘遂、大戟之峻猛。

【原文】病溢饮者,当发其汗,大青龙汤主之;小青龙汤亦主之。

大青龙汤方

麻黄六两,去节 桂枝二两,去皮 甘草二两,炙 杏仁四十个,去皮尖 生姜三两 大枣十二枚 石膏如鸡子大,碎

上七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取微似汗。汗多者,温粉粉之。

小青龙汤方

麻黄去节,三两 芍药三两 五味子半升 干姜三两 甘草三两,炙 细辛三两 桂枝三两,去皮 半夏半升,洗

上八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汤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解说】“病溢饮者”,水气之泛溢皮毛肌肤,病在表,“当发其汗,大青龙汤主之”,内清蕴热,外散水饮。朱维德先生谓:“大青龙汤是掀云布雨。”外寒乘袭,水饮停留心下者,“小青龙汤亦主之”,外解表邪,内化寒饮。朱维德先生谓:“小青龙汤是驱水入海。”

大青龙汤方解:麻黄、桂枝、杏仁、甘草发汗散寒;石膏内清蕴热;生姜、大枣调和诸药。

小青龙汤方解:麻黄,发汗解表;桂枝、甘草、芍药,调和营卫,制止麻黄之发汗太过;细辛、干姜、五味子,温化寒饮,开阖肺气;半夏,辛燥降逆,化痰蠲饮;诸药相合,外解表邪,内化寒饮。

【原文】膈间支饮,其人喘满,心下痞坚,面色黧黑,其脉沉紧,得之数十日,医吐下之不愈,木防己汤主之。虚者即愈,实者三日复发,复与不愈者,宜木防己汤去石膏加茯苓芒硝汤主之。

木防己汤方

木防己三两 石膏十二枚,鸡子大 桂枝二两 人参四两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温再服。

木防己去石膏加茯苓芒硝汤方

木防己 桂枝 各二两 人参 茯苓 各四两 芒硝三合

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内芒硝,再微煎,分温再服,微利则愈。

【解说】饮邪水气停留胸膈间,阻碍肺气宣展,肃降失司,其人喘满,心下痞坚;水气饮邪蕴之其里,阻碍气血之流畅常度,头面肌肤久失其滋荣,显出黧黑之色,此有水于内而色泛外露之候;其脉沉紧,病久得之数十日,虽经医者吐下之治,仍不愈,木防己汤主之,攻补兼施,消水除饮、扶正清热;正虚邪微者,服后即愈;病体之正虚,饮邪之根深,属实者三日复发;再治之,饮邪仍不愈者,宜木防己汤去石膏加茯苓芒硝汤主之;驱水散饮、扶正渗利。

木防己汤方解:木防己行水气,桂枝温阳化气,相合之散水气、除饮邪;石膏可清蕴热;人参乃扶正益气。

木防己去石膏加茯苓芒硝汤方解;木防己,行水气;桂枝,温阳化气;人参,扶正益气;芒硝,咸寒清热,通泄水气;茯苓,淡渗利湿以化饮邪。

【原文】心下有支饮,其人苦冒眩,泽泻汤主之。

泽泻汤方

泽泻五两 白术二两

上二味,以水二升,煮取一升,分温再服。

【解说】饮邪停留支撑,在心下有支饮;清阳不升,浊阴不降,清空之所失养,头脑昏蒙沉重、眩旋不清;故其人苦冒眩者,泽泻汤主之,泄水气、散饮邪、实脾气。

泽泻汤方解:泽泻,利水下泄;白术,健脾厚土、化湿蠲饮。

【原文】支饮胸满者,厚朴大黄汤主之。

厚朴大黄汤方

厚朴一尺 大黄六两 枳实四枚

上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温再服。

【解说】承接上条之说。支饮,饮邪水气停留,大便壅结肠中,气机失之疏泄而逆上,并与饮邪相搏,使人胸中苦满痞闷;当先通导化滞,平逆降气,厚朴大黄汤主之。如已得大便之通畅者,可再施饮邪水气之治。

厚朴大黄汤方解:厚朴,理气化滞;枳实,破气导滞;大黄,通便泄热。

【原文】支饮不得息,葶苈大枣泻肺汤主之(方见肺痈中)。

【解说】承接前条“泽泻汤主之”及本篇第2条“咳逆倚息,短气不得卧,其形如肿,谓之支饮”。

病由支饮之水气停留胸中不得息,呼吸气道不顺畅,务当去其饮邪水气,葶苈大枣泻肺汤主之。

【原文】呕家本渴,渴者为欲解;今反不渴,心下有支饮故也,小半夏汤主之(《千金》云:小半夏加茯苓汤)。

小半夏汤方

半夏一升 生姜半斤

上二味,以水七升,煮取一升半,分温再服。

【解说】“心下有支饮”停留,引动胃气逆上易作呕;盖呕家之经常作呕,饮邪可与痰涎津沫之并出而渐消散,惟久之必伤阴液而本渴;故见口中渴者,支饮之为欲解也;今虽呕,但口中反不渴,此心下仍有支饮停留之故也,小半夏汤主之。

小半夏汤方解:半夏,辛燥除结、降逆化饮;生姜,散寒止呕、泄邪化水;合之消散水饮、平逆止呕。

【原文】腹满,口舌干燥,此肠间有水气,己椒苈黄丸主之。

己椒苈黄丸方

防己 椒目 葶苈熬 大黄各一两

上四味,末之,蜜丸如梧子大,先食饮服一丸,日三服,稍增,口中有津液。渴者,加芒硝半两。

【解说】痰饮病之水饮下走,此肠间有水气,气机失之疏化,则腹满;水停饮留,津气失布,口舌干燥则至之;己椒苈黄丸主之。

己椒苈黄丸方解:防己行水气,椒目清热消水,两者相合,水饮走下窍而尽泄之;葶苈子宣泄肺气、泻水饮;大黄之清泄通下、荡涤实邪;热极津伤之口渴者,应加芒硝,取其咸寒润燥,以助大黄之泄热通下。

【原文】卒呕吐,心下痞,膈间有水,眩悸者,小半夏加茯苓汤主之。

小半夏加茯苓汤方

半夏一升 生姜半斤 茯苓三两(一法四两)

上三味,以水七升,煮取一升五合,分温再服。

【解说】本条文可与前条小半夏汤之解说相互联系。胸膈间有水饮停留,气机失于疏化,则心下痞;水饮引动胃气上逆,卒呕吐;水气凌心,乃至心悸;水饮停留,清阳不升,清空失养,乃有头眩之作;治当茯苓之淡渗利湿,加入小半夏汤之方中,平逆止呕,更增利水化饮之功效;故与小半夏加茯苓汤主之。

小半夏加茯苓汤方解:小半夏汤,消散水饮、平逆止呕;茯苓,淡渗利湿,利水化饮。

【原文】假令瘦人,脐下有悸,吐涎沫而癫眩,此水也,五苓散主之。

五苓散方

泽泻一两一分 猪苓三分,去皮 茯苓三分 白术三分 桂二分,去皮

上五味,为末,白饮服方寸匕,日三服,多饮暖水,汗出愈。

【解说】痰饮病,其人素盛今瘦,脾阳式微,津液聚变为水液饮邪,停留下焦,扰动不安者,脐下有悸;水气逆上满溢,口中吐涎沫;癫解作巅,巅顶,即头脑之高巅处也;水饮之里停内留,清阳不升,浊阴不降,清空失养,故有头脑之癫眩;凡见上述之诸候者,此水饮之作祟也,五苓散主之,温阳化气、利水除饮。

五苓散方解:桂枝,温阳化气;白术,健脾化湿;泽泻、猪苓,利水下泄;茯苓,淡渗利湿。

附 方

【原文】《外台》茯苓饮治心胸中有停痰宿水,自吐出水后,心胸间虚气,满不能食,消痰气,令能食。

茯苓 人参 白术各三两 枳实二两 橘皮二两半 生姜四两

上六味,水六升,煮取一升八合,分温三服,如人行八九里进之。

【解说】脾气虚馁不能为胃行其津液,聚湿为痰,积痰为饮,停留心胸,胃脘之中有饮邪;饮满溢泛,水液自胃中随之逆吐上出;水饮久停,胃气虚滞失疏和,胃脘胀满,纳食衰少,“心膈间虚气,满不能食”者,可与“《外台》茯苓饮”治之,庶几脾气健、痰饮消、滞气化,令人能食之也。

《外台》茯苓饮方解:茯苓、人参、白术,健脾益气、宣湿消痰;枳实,破气消痰;橘皮,理气化痰;生姜,散寒除饮。

【原文】咳家,其脉弦,为有水,十枣汤主之(方见上)。

【解说】弦为肝脉,在胁肋中“为有水”饮之邪停留,或左或右、或上或下,此悬饮之属;其水久不去除乃犯肺,使人咳嗽不已,故咳家,十枣汤主之,峻泻水饮,咳乃可愈。

【原文】夫有支饮家,咳烦,胸中痛者,不卒死,至一百日或一岁,宜十枣汤(方见上)。

【解说】水饮久羁胸膈,谓之有支饮家;咳逆不止,心中烦;由水饮之阻隔,使胸中之气化壅滞失展,故此胸中痛者,并非是心痛、真心痛之危在旦夕;病人暂无性命之忧虑,常会迁延至一百日或一岁之久;其不愈者,宜十枣汤,峻泻水饮。

【原文】久咳数岁,其脉弱者,可治;实大数者,死。其脉虚者,必苦冒,其人本有支饮在胸中故也,治属饮家。

【解说】承接上条之解说。支饮,长久咳嗽延至数岁不愈,必伤正气,故其脉弱者,脉证相合,可治;其脉虚者,正气伤,常有头脑昏沉重着眩冒之苦,此责之其人本有久羁之支饮在胸中故也,当以治饮邪之法,如苓桂术甘汤、小半夏加茯苓汤、泽泻汤等。

支饮,久咳数岁不愈,正气受伤,其脉必弱;今脉之反见实大数者,脉证不相合,邪气实、正气虚,治之难愈,死。

【原文】咳逆,倚息不得卧,小青龙汤主之(方见上)。

【解说】朱维德先生曰:“从本条文‘小青龙汤主之’开始,往后顺延至‘苓甘五味加姜辛半杏大黄汤’,计此六条,皆是小青龙汤的证候变化及加减法,所以,学读者必须熟记而领会其意也。”

“咳逆,倚息不得卧”,病属支饮;胸膈中之水饮支撑其间,肺气壅满,清肃之令失司,诸证蜂起,小青龙汤主之,散寒化饮,表里俱解。

【原文】青龙汤下已,多唾口燥,寸脉沉,尺脉微,手足厥逆,气从小腹上冲胸咽,手足痹,其面翕热如醉状,因复下流阴股,小便难,时复冒者,与茯苓桂枝五味甘草汤,治其气冲。

桂苓五味甘草汤方

茯苓四两 桂枝四两,去皮 甘草三两,炙 五味子半升

上四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

【解说】承接上条之解说。服小青龙汤后,寒饮渐消,故口中多唾痰涎;津液更损乃口燥,且又小便难;汗出过度,阳气虚微,寸脉沉,尺脉微;虚阳不及温煦手足四末,乃至厥逆发冷,手足麻痹不仁;下焦肾阳之虚微上浮,气从小腹上冲至胸中与喉咽;虚阳之自得平潜,故冲气因复下流阴股之自回也;惟虚阳之复又上僭而冲颜面者,其面翕热如醉状;犯于清空头脑之中,使人昏沉不清爽,谓之时复冒者是也;当与茯苓桂枝五味甘草汤,治其气冲。

桂苓五味甘草汤方解:桂枝、甘草辛甘化阳,温阳气、平冲气;茯苓淡以渗之,利湿以布化津气;五味子味酸以收敛肺气,助桂枝平定冲上之逆气。

【原文】冲气即低,而反更咳,胸满者,用桂苓五味甘草汤,去桂加干姜、细辛,以治其咳满。

苓甘五味姜辛汤方

茯苓四两 甘草 干姜 细辛各三两 五味子半升

上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半升,日三服。

【解说】承接上条之解说。服桂苓五味甘草汤后,冲逆之气已得平定,支饮停留胸膈尚未尽散,支撑其间使肺气壅堵失宣肃,而反更咳,胸满者,当在桂苓五味甘草汤之方中,去除桂枝,加入干姜、细辛,散寒邪、化水饮,以治其咳满。

苓甘五味姜辛汤方解:茯苓,淡渗利湿,合甘草之健脾气以化饮邪;甘草、干姜,温中阳;干姜、细辛,散肺寒;五味子之敛肺气,乃与干姜之一开一阖;去桂枝者,盖其“冲气即低”也。

【原文】咳满即止,而更复渴,冲气复发者,以细辛、干姜为热药也。服之当遂渴,而渴反止者,为支饮也。支饮者,法当冒,冒者必呕,呕者复内半夏,以去其水。

桂苓五味甘草去桂加干姜细辛半夏汤方

茯苓四两 甘草 细辛 干姜各二两 五味子 半夏各半升

上六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半升,日三服。

【解说】承接上条之解说。服苓甘五味姜辛汤之后,水饮寒邪已得瘥缓,咳满即止;但以细辛、干姜为热药也,故阴伤津损而更复渴;惟今服之当遂渴,而渴反止者,为支饮之未除也;并见冲气复发者,此非虚阳挟肾气之逆上,故而冲气仍是为支饮也。所以支饮者,由水饮之闭遏清阳,清空失养,头脑昏沉重着,法当冒;水气冲逆,冒者必呕,呕者,应在上方中加入降逆散结之半夏,以去其水。

【原文】水去呕止,其人形肿者,加杏仁主之。其证应内麻黄,以其人遂痹,故不内之。若逆而内之者,必厥,所以然者,以其人血虚,麻黄发其阳故也。

苓甘五味加姜辛半夏杏仁汤方

茯苓四两 甘草三两 五味子半升 干姜三两 细辛三两 半夏半升 杏仁半升,去皮尖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温服半升,日三服。

【解说】承接上条之解说。服苓甘五味加姜辛半夏汤后,水饮远去,呕逆渐止,由肺气之壅堵失宣和,使其人形体作肿者,应在方中加入杏仁之宣利肺气。

小青龙汤方中之麻黄,散寒发汗,其证虽是应服小青龙汤,惟身体虚弱者,服后会汗出阳越,使人手足遂痹,即四肢之发麻不和,故不可再进服麻黄;若逆之而仍服麻黄者,必会使人肢厥逆冷;所以然者,以其人血虚,麻黄发其阳气故也。

【原文】若面热如醉,此为胃热上冲,熏其面,加大黄以利之。

苓甘五味加姜辛半杏大黄汤方

茯苓四两 甘草三两 五味半升 干姜三两 细辛三两 半夏半升 杏仁半升 大黄三两

上八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温服半升,日三服。

【解说】承接上条之解说。证候如上所述,在服上药后,胃家有热,大便不得顺畅通利,壅堵大肠化为热,热之久者,胃热上冲,熏其面,如若面热如醉者,当加大黄以利之,釜底抽薪之治法。

【原文】先渴后呕,为水停心下,此属饮家,小半夏加茯苓汤主之(方见上)。

【解说】病为水饮停心下,胃脘部有饮邪羁留,阳被闭遏,津不布化,液乏上承,口中先渴,渴则饮水,饮进之新水与宿有之饮邪聚合,两水满溢引动胃气上逆,其后作呕者,此属饮家为患,小半夏加茯苓汤主之,降逆化饮之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