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厚朴半夏生姜甘草人参原文

厚朴半夏生姜甘草人参原文

时间:2023-04-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脉紧而涩,其病难治。脉紧主寒,而涩乃血行不畅顺;胃反之病,切脉紧而涩之者,胃中阳气虚微,阴寒内盛;阴血不足,血行不畅;阴阳俱病,其病难治。胃反呕吐者,大半夏汤主之(《千金》云:治胃反不受食,食入即吐。

【原文】夫呕家有痈脓,不可治呕,脓尽自愈。

【解说】本条原文与《伤寒论》第376条相同,故摘录《伤寒微悟》之解说为本条说解。

《伤寒微悟》曰:“呕家患内痈,呕吐出脓血者,不可治其呕;脓血吐尽,内痈消散,呕可自愈。”

【原文】先呕却渴者,此为欲解。先渴却呕者,为水停心下,此属饮家。

【解说】病人先呕,因呕至津伤液损,故却渴者,已无饮邪内停,此为水饮之欲解。胃阳虚,痰饮水气不化,停留心下胃脘部,水饮相聚,津失布化上承,口中先渴;续后水饮上逆,胃气失之和降,故“却呕者,为水停心下,此属饮家”也。

【原文】呕家本渴,今反不渴者,以心下有支饮故也,此属支饮。

【解说】经常呕吐的病家,伤津损液,其口中本易会作渴;今呕吐之后,但未至伤津损液,故虽呕之,其口中反不渴者,必是以心下有支饮停留之故也,此属支饮之病候。

【原文】问曰:“病人脉数,数为热,当消谷引食,而反吐者,何也?”师曰:“以发其汗,令阳微,膈气虚,脉乃数,数为客热,不能消谷,胃中虚冷故也。”

【解说】问曰:“切脉数者,数为有热;胃中有热,则当能消化腐熟谷物而引食进之,而今反吐者,是何原因也?”师曰:“医者曾给病人误以发其汗,汗出令阳气发越而虚微,胸膈中之大气虚弱,脉乃数,但此数为客热;由虚阳之化为虚热者,是不能消谷之虚热;仍以阳气之虚微,至胃中虚冷故也。”

【原文】脉弦者虚也。胃气无余,朝食暮吐,变为胃反。寒在于上,医反下之,今脉反弦,故名曰虚。

【解说】病人朝食暮吐,变为胃反,应是胃中之虚寒,胃气逆上;切脉弦者,土病见肝脉,胃气虚弱,肝气横逆,故曰:“脉弦者虚也。胃气无余”;所以会至此,究其因,胃阳式微,虚寒留滞在胃中,至气逆于上,医者复以苦寒之剂反下之,胃气之更虚弱,胃阳之见微薄,“故名曰虚”;所以说,今脉之反弦者,土虚木旺之故也。

恩师朱维德先生曰:“虚也,乃土虚也,是‘胃气无余’,主土之病;‘脉弦者’,肝脉也;土病得肝脉,木气克土,病发为‘朝食暮吐,变为胃反’。究其因,‘寒在于上’,当是胃中虚寒,胃阳式微;‘医反下之’,苦寒伤阳,令胃中虚寒变剧,阳微更甚,‘故名曰虚’;土虚木旺,肝脉必见,乃‘今脉反弦’之也。”

朱维德先生又曰:“朝食暮吐,变为胃反之病吐者,胃中虚寒至阳微故也;食入即吐者,胃火有余,胃中有蕴热而拒食之作吐也,两者之治法各不相同,医者于临证中,必当明辨之,庶几不贻误病家之证情也。”

【原文】寸口脉微而数,微则无气,无气则荣虚;荣虚则血不足,血不足则胸中冷。

【解说】寸口脉微而数,脉微是卫气虚,故微则无气;由无气之虚,至变为脉之而数者,仍属之于虚故也;卫气虚则荣气弱,故无气则荣虚;荣气虚弱,则血亏虚,即是荣虚则血不足;血亏虚,则无以滋养胸中之大气;气阳虚,胸中阳气失温煦,则胸中冷;究其因,还是由血不足则胸中冷之缘故也。

【原文】趺阳脉浮而涩,浮则为虚,涩则伤脾,脾伤则不磨,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宿谷不化,名曰胃反。脉紧而涩,其病难治。

【解说】趺阳脉位足背冲阳穴,主候脾胃之盛衰;趺阳脉浮而涩,浮则为虚,虚是胃气虚;涩则伤脾,伤脾是脾气伤;脾伤则不磨,即脾气之受伤,则不能磨运水谷输化精微之气;胃气之虚,则不能腐熟谷食,宿食谷物停留胃中不化,上逆则朝食暮吐,暮食朝吐至之也,名曰胃反。

脉紧主寒,而涩乃血行不畅顺;胃反之病,切脉紧而涩之者,胃中阳气虚微,阴寒内盛;阴血不足,血行不畅;阴阳俱病,其病难治。

【原文】病人欲吐者,不可下之。

【解说】痰涎宿食等诸有形之物,谓之实邪,如堵塞在胸膈之中,挟气机之逆上,致病人漾漾泛之欲吐者,当遵《内经》旨意,在“其高者,因而越之”之意,因势利导而吐之,瓜蒂散主之;慎不可逆其势而反下之。

【原文】哕而腹满,视其前后,知何部不利,利之即愈。

【解说】《伤寒微悟》第381条原文与本条相同,故摘录解说为本条之注释。

《伤寒微悟》曰:“哕者,必由胃气之上逆故也;然致哕之因,可由小便之不通利或大便之秘结,使浊气结聚,气化不行,因而腹满,致气逆上,犯之于胃,令其胃气失之于和降者也;故当视其前后,分清由大便或小便之不利引起者,随后因证施治,使之前后能得之以通利,其病即可愈之也。”

【原文】呕而胸满者,茱萸汤主之。

茱萸汤方

吴茱萸一升 人参三两 生姜六两 大枣十二枚

上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温服七合,日三服。

【解说】食后呕吐,病在中焦属胃土;胃中虚寒,虚气逆上,失于和降者,呕之乃作也;其虚气挟寒浊之气冲逆于上,停留胸中,胸满者,茱萸汤主之。

茱萸汤方解:吴茱萸,温胃散寒、降逆泄浊为君;人参,补虚调中为臣;生姜,重用六两,散寒止呕为佐;大枣,调营卫、和诸药为使。

【原文】干呕吐涎沫,头痛者,茱萸汤主之(方见上)。

【解说】《伤寒微悟》第378条之原文与本条文相同,故将其解说摘录之。

《伤寒微悟》曰:“厥阴病,中焦之浊邪阴寒独盛,肝气之肆虐横行,挟胃气之冲逆犯上,因之作干呕吐涎沫;又以阴寒上冲于清空之所,故作头痛者,主之以吴茱萸汤,庶几温里散寒、化浊降逆、安和胃气者是也。”

【原文】呕而肠呜,心下痞者,半夏泻心汤主之。

【解说】呕乃胃虚邪干之逆上;而肠呜者,邪趋大肠之受犯被扰乱;心下痞者,正虚邪陷,热邪内留在心下,但无水饮之邪相结,故心下满闷之痞者,半夏泻心汤主之。

半夏泻心汤方

半夏半升,洗 黄芩 干姜 人参各三两 黄连一两 大枣十二枚 甘草三两,炙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半夏泻心汤方解:半夏与干姜辛温散结、开痞达邪;芩、连苦寒清泄;甘草、人参、红枣调中虚也。

【原文】干呕而利者,黄芩加半夏生姜汤主之。

黄芩加半夏生姜汤方

黄芩三两 甘草二两,炙 芍药二两 半夏半升 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

上六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再,夜一服。

【解说】邪热入里,大肠传导失司,当作下利,治以清泄里热,并调大肠之气,黄芩汤主之;证见下利频繁而不畅,利前、利后之腹痛,肛门灼热,小溲短赤,苔黄燥质红,当以黄芩之清肠热,芍药之调肝,合甘草之酸甘缓急以治腹痛;大枣乃健脾调中;干呕者,胃气之逆上,黄芩汤中加入半夏、生姜,取其和胃降逆之治也。

【原文】诸呕吐,谷不得下者,小半夏汤主之(方见痰饮中)。

【解说】病见食谷不得进下者,责之以胃中有饮邪内停,胃气逆上,故为之诸呕吐者也,当以小半夏汤主之。

【原文】呕吐而病在膈上,后思水者,解,急与之。思水者猪苓散主之。

猪苓散方

猪苓 茯苓 白术各等分

上三味,杵为散,饮服方寸匕,日三服。

【解说】痰饮病在膈上,在呕吐后之作口渴,然后思水者,病已解而津受伤,可与少量煖水,慢慢饮服就可愈。痰饮病在膈上,其人呕吐,后思水者,急与之饮水,如过快饮进过多的冷水,此进饮之水易变作新饮之患,故作“思水者猪苓散主之”。

猪苓散方解:猪苓、茯苓淡渗利水;白术健脾化湿。

【原文】呕而脉弱,小便复利,身有微热,见厥者难治,四逆汤主之。

四逆汤方

附子一枚,生用 干姜一两半 甘草二两,炙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强人可大附子一枚,干姜三两。

【解说】脉弱,阳气衰微、阴寒内盛;更见厥者,阴阳之气不相顺接,微阳失之温煦四末;身有微热,虚阳外越;阴寒内盛,犯扰胃气,逆上作呕吐;小便复利,肾阳微弱,虚阳不制水寒,足见一斑,故难治之;四逆汤主之,回阳救逆。

四逆汤之方解,《伤寒微悟》第323条摘录《医宗金鉴》之解说曰:“君以甘草之甘温。温养阳气。臣以姜附之辛温。助阳胜寒。甘草得姜附。鼓肾阳。温中寒。有水中煖土之功。姜附得甘草。通关节。走四肢。有逐阴回阳之力。”

【原文】呕而发热者,小柴胡汤主之。

小柴胡汤方

柴胡半斤 黄芩三两 人参三两 甘草三两 半夏半斤 生姜三两 大枣十二枚

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解说】发热者,有邪之至也;如见往来寒热之发热,加呕者,少阳半表半里之证候已具备,小柴胡汤主之。

小柴胡汤方解:《伤寒微悟》第96条曰:“柴胡疏解少阳、半夏辛开、黄芩苦寒清热,合之可和解少阳半表半里之邪;人参扶正祛邪;生姜、甘草、大枣调和营卫,益气和中;因之谓曰:小柴胡汤是和解少阳枢机之剂也。”

【原文】胃反呕吐者,大半夏汤主之(《千金》云:治胃反不受食,食入即吐。《外台》云:治呕,心下痞硬者)。

大半夏汤方

半夏二升,洗完用 人参三两 白蜜一升

上三味,以水一斗二升,和蜜扬之二百四十遍,煮药取二升半,温服一升,余分再服。

【解说】胃反,胃中虚寒,呕吐者,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大半夏汤主之。

大半夏汤方解:半夏,止呕降逆;人参,扶正益虚;白蜜,润燥安中;诸药共奏扶正降逆、益虚润燥之功。

【原文】食已即吐者,大黄甘草汤主之(《外台》方又治吐水)。

大黄甘草汤方

大黄四两 甘草一两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分温再服。

【解说】食后即吐者,由胃中之实火邪热下移大肠,热熏粪便,挟浊气向上冲逆,抗拒食物之进入,故以大黄甘草汤主之,通下泄热、导府降逆。

大黄甘草汤方解:大黄,通下泄热,釜底抽薪;甘草,安中调和,制止大黄之苦寒峻猛。

【原文】胃反,吐而渴欲饮水者,茯苓泽泻汤主之。

茯苓泽泻汤方(《外台》云:治消渴脉绝,胃反吐食方,有小麦一升。)

茯苓半斤 泽泻四两 甘草二两 桂枝二两 白术三两 生姜四两

上六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内泽泻,再煮取二升半,温服八合,日三服。

【解说】痰饮水气停留胃中,胃失和降,逆上作吐为胃反;饮邪中停,胃阳被遏,脾阳不运,津不布化上承,故而渴欲饮水者,茯苓泽泻汤主之。

茯苓泽泻汤方解:茯苓、泽泻,淡渗利湿;白术,健脾化湿;生姜,降逆止呕;桂枝,通阳气、平冲逆;甘草,调中益虚;共奏温阳化水,降逆和胃之功。

【原文】吐后渴欲得水而贪饮者,文蛤汤主之;兼主微风,脉紧头痛。

文蛤汤方

文蛤五两 麻黄 甘草 生姜各三两 石膏五两 杏仁五十枚大枣十二枚

上七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温服一升,汗出即愈。

【解说】呕吐后,邪化热、伤津液,口中大渴,欲得饮水者,宜饮以少量之暖水,缓缓进服之;倘是病人骤然饮服大量的冷水,胃阳被遏,水饮停伏胃中不化者,文蛤汤主之;兼治表邪未解,微风、脉紧头痛者。

文蛤汤方解:文蛤,味咸性寒,生津清热;麻黄、杏仁、石膏、甘草,治里之有热,表有邪之未清;生姜、大枣,调和营卫、疎解余邪;诸药共奏清热生津、疎邪解表之功。

【原文】干呕吐逆,吐涎沫,半夏干姜散主之。

半夏干姜散方

半夏 干姜各等分

上二味,杵为散,取方寸匕,浆水一升半,煮取七合,顿服之。

【解说】胃阳虚,胃中寒,胃中之津液凝泣,胃失和降而气逆上涌,至干呕吐逆,吐涎沫者,半夏干姜散主之。

半夏干姜散方解:半夏,辛燥散结,降逆化痰;干姜,温胃散寒;浆水,调和胃气;共奏温阳和中、降逆止呕之功。

【原文】病人胸中似喘不喘,似呕不呕,似哕不哕,彻心中愦愦然无奈者,生姜半夏汤主之。

生姜半夏汤方

半夏半升 生姜汁一升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半夏,取二升,内生姜汁,煮取一升半,小冷,分四服,日三夜一服。止,停后服。

【解说】寒饮内停,气不化展,胸中似喘不喘,似呕不呕,似哕不哕,胃中有难以名状之不舒畅,彻心中愦愦然无奈者,生姜半夏汤主之。

生姜半夏汤方解:生姜汁,散寒化饮;半夏,辛燥蠲痰、和胃降逆;两者合之可散寒降逆、蠲痰化饮。

【原文】干呕,哕,若手足厥者,橘皮汤主之。

橘皮汤方

橘皮四两 生姜半斤

上二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温服一升,下咽即愈。

【解说】寒邪滞胃,气机上逆,干呕,哕;胃中阴寒,阳气不能通达四末,若手足厥逆发冷者,橘皮汤主之,散寒降逆、和胃理气。

橘皮汤方解:生姜,散寒降逆;橘皮,和胃理气。

【原文】哕逆者,橘皮竹茹汤主之。

橘皮竹茹汤方

橘皮二斤 竹茹二升 大枣三十枚 生姜半斤 甘草五两 人参一两

上六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解说】干哕气逆者,胃中虚热挟虚气之逆上也,橘皮竹茹汤主之,益气安中、清热降逆之治。

橘皮竹茹汤方解:人参、甘草、大枣,益气补虚;竹茹,清热降逆;橘皮,理气和胃;生姜,降逆止呕。

【原文】夫六腑气绝于外者,手足寒,上气脚缩;五脏气绝于内者,利不禁,下甚者,手足不仁。

【解说】六腑在外,属阳,胃气为本;胃气虚馁,乃见上气之呕吐哕;阳气虚微,失却温煦通达四末,故见手足寒之不温暖;其筋脉之失濡养,可见脚缩之挛急状。

五脏在内,属阴,脾气为养,五脏必得脾气输布阴血精气之滋养;脾气受损,证见下利不禁,下甚者,穷必及肾,气血虚弱,故不能充养四肢,乃见之手足不仁也。

【原文】下利,脉沉弦者,下重;脉大者,为未止;脉微弱数者,为欲自止,虽发热不死。

【解说】《伤寒微悟》第365条曰:“下利者,必因是阴寒里盛,阳气衰惫之故;其脉沉者,病主里;脉弦者,当主腹痛与下重也,‘下重’者是下利而肛门有里急后重之感觉;又若脉大者,乃病进为利未止也;今之虽见利下之未止,但脉得微弱数者,当是邪衰正复之象,故曰下利为欲自止;虽见之有发热之候,但此热乃是微阳初复之佳象,可谓之不死也。”

【原文】下利,手足厥冷,无脉者,灸之不温。若脉不还,反微喘者,死。少阴负趺阳者,为顺也。

【解说】《伤寒微悟》第362条曰:“病者下利,乃是阴寒里盛之极,由阳气衰惫不得通达手足,因之作厥冷也;由心阳之虚微,因而脉气不至之也,故按切其寸口之无脉者,当灸之;灸后仍肢厥不温,脉不还出,更见呼吸气息微喘者,乃阳气之竭绝,真气之浮越上脱,故曰无救而死。”

“诊脉得之寸口无脉者,再诊下部少阴之太谿脉,倘其略小于趺阳脉者,乃脾胃之气未绝,其人尚不至死,故曰‘少阴负趺阳者。为顺也’。”

【原文】下利,有微热而渴,脉弱者,今自愈。

【解说】《伤寒微悟》第360条曰:“证见下利脉弱,并且厥逆者,当是阳气之欲亡失也,宜四逆汤辈进治。今作下利,见之脉弱者,必是伤阴损阳,但因又有微热之发,故此应是阳气得以渐见回复之象也,实乃邪去正复,阳气尚存之印证;更见口中作‘而渴’者,此由阳气之回复太过,且化作为热也;虽有伤津之虞,惟得阳气之存,并可回复者,其病势必能进入坦途而会自愈之也。”

【原文】下利,脉数,有微热,汗出,今自愈;设脉紧,为未解。

【解说】《伤寒微悟》第361条曰:“下利者,当是下焦阴寒、里阳虚微,脉细微而沉者,宜四逆汤辈救治之。”

“今虽下利,盖由里阳之尚存,故又得之有微热,且见脉数者,乃示阳气之回复也;并因其虚阳之逼迫而有汗出也,故知此病必可自愈。”

“倘若脉之转为紧者,乃寒之未去,虽是阳虚衰惫,但病邪仍未解也。”

【原文】下利,脉数而渴者,今自愈;设不差,必清脓血,以有热故也。

【解说】《伤寒微悟》第367条曰:“寒盛阳微下利者,脉当沉迟;今虽下利,但脉数而渴者,乃是阳复阴消,故当利下会自愈之也;设若下利之不差者,可由阳复之太过而化热,灼伤阴络,迫血内溢,必于大便时下脓血,此皆因阳复太过反以热盛之缘故也。”

【原文】下利,脉反弦,发热身汗者,自愈。

【解说】下利,必伤正气;下利由虚寒而起者,其脉必见虚微沉细;今下利,脉反弦,弦为肝脉,肝者,体阴用阳;更见发热自汗者,其脉证皆是阳复阴消,正胜邪却之佳象,故可预见病会自愈之也。

【原文】下利气者,当利其小便。

【解说】大便下利与失气之俱出而频作者,此湿浊之邪与气机之滞阻相併也,故当利其小便,湿从下泄,大便当实,其滞气可自化之而去也。

【原文】下利,寸脉反浮数,尺中自涩者,必清脓血。

【解说】《伤寒微悟》第363条曰:“病入厥阴,下焦虚寒,阳气衰微,因致下利,必见之脉沉细微者,乃是脉证相符;今虽下利,但寸脉反浮数;脉浮主表,乃示病邪之由里而出表;数为主热,当示病之由阴转阳,因而是属阳复向愈之佳象也。”

“惟若阳复之太过,邪无出路者,可至阴损络伤而血内溢也,故必于如厕时见大便之下脓血;若此之血去而阴血伤损者,必会尺中之脉见涩也,故谓之曰‘尺中自涩者。必清脓血’。”

“古时之‘清’与‘圊’ 相通,‘圊’ 者,厕也。”

【原文】下利清谷,不可攻其表,汗出必胀满。

【解说】《伤寒微悟》笫364条曰:“下利清冷完谷不化,此主阴寒里盛,阳气衰惫;病之在里,里急于表,即有表邪,也不可发汗攻表;故此证候之下利清谷者,乃是里急于表也,当先救里;倘若误之以汗法,汗出必会发越阳气,促使阴寒更甚,导致脾胃阳气更虚而气化失疏,使其大腹必致胀满也。”

【原文】下利,脉沉而迟,其人面少赤,身有微热,下利清谷者,必郁冒,汗出而解,病人必微厥,所以然者,其面戴阳,下虚故也。

【解说】本条与《伤寒微悟》第366条之原文相同,故摘录其解说以为本条之说解也。

导读:下利脉沉而迟。其人面少赤。其面戴阳。所以然者。下虚故也。下利清谷者。病人必微厥。身有微热。必郁冒汗出而解。

脉沉,病主里,迟为阴寒;其里寒阳微者,必会见之下利也;若察之病者,其面色少赤,谓之“其面戴阳”也;所以会若此,乃是因下焦之虚寒,格拒阳气于上之故;若然因下焦之阳虚而作下利清谷者,病人必见之微厥发冷;由其微阳与阴寒之相争,阳胜阴退者,故可有身体之微作发热,并随之见头目昏眩之郁冒后,乃得汗出而病解也。

【原文】下利后,脉绝,手足厥冷,晬时脉还,手足温者生,脉不还者死。

【解说】《伤寒微悟》第368条曰:“病之暴作下利后,阴液骤然下脱,气血不相顺接,脉气受损,脉之几欲至绝也;且又阳气不得通达四肢而作手足之厥冷;一昼夜后,脉复出还,手足温暖者,可生还也。倘若脉仍不至出还,手足仍然厥冷者,意在阳气之不得复还,故曰死。”

【原文】下利,腹胀满,身体疼痛者,先温其里,乃攻其表。温里宜四逆汤,攻表宜桂枝汤。

四逆汤方

见上

桂枝汤方

桂枝三两,去皮 芍药三两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 大枣十二枚

上五味,咀,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服已,须臾,啜稀粥一升,以助药力,温覆令一时许,遍身,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淋漓。若一服汗出病瘥,停后服。

【解说】《伤寒微悟》笫372条曰:“本条乃言表里先后之治法;里急于表者,脉之必沉细微,下利清谷,应以先温其里之治,宜四逆汤;其虽有表证之身体疼痛者,亦不可先治其表,必待里和后再治表也,宜桂枝汤。”

“‘下利腹胀满’乃病在大肠,当属里之虚寒;若其‘身体疼痛者’,病之虽属于表,外有邪束,盖阳气虚微、阴寒里盛,乃里证急于表邪,故当先温其里、回阳救逆,宜四逆汤;俟里复阳回之后,再治其表邪,宜桂枝汤。”

【原文】下利,三部脉皆平,按之心下坚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解说】古医切脉,当候人迎、气口、趺阳之三部脉;今切得三部之脉无异常,故谓之三部脉皆平;但见下利之病,并按之心下坚者,此心下胃脘有实邪积滞,肠中有宿便燥屎之鞕结在其中;所以,由热结旁流而至下利者,当急下之,宜大承气汤,荡涤通下,釜底抽薪。

【原文】下利,脉迟而滑者,实也。利未欲止,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解说】脉迟,病之在里,气机壅阻;而滑者,有里结实邪之燥屎宿便积滞,故此之下利,应是病之属实也;盖以实之不除去,其利未欲止者,治当急下之,宜大承气汤之荡涤通下。

【原文】下利,脉反滑者,当有所去,下乃愈,宜大承气汤。

【解说】下利者,正气必受其下利之伤害,脉之当见虚微细弱,此脉证之相符也;今下利,脉反滑者,由里结实邪之宿食积滞在其肠中,故当有所去而除之,通下乃愈,宜大承气汤。

【原文】下利已差,至其年月日时复发者,以病不尽故也,当下之,宜大承气汤。

大承气汤方

见痉病中。

【解说】病之下利已差,至其年月日时复发者,足见病根蒂结已深聚之一斑,由此乃知以病不尽故也,当下之,宜大承气汤。

【原文】下利谵语者,有燥屎也,小承气汤主之。

小承气汤方

大黄四两 厚朴三两,炙 枳实大者三枚,炙

上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三服,得利则止。

【解说】《伤寒微悟》第374条曰:“病人下利不止,倘是证见腹鞕满有燥屎内实、脉沉实有劲者,此乃热结旁流之下利证也;由大肠中之里热炽盛,更使热邪犯上增作谵语者,其承气汤证已具备;惟谨慎者,可宜小承气汤先下之,如探得有失气转出者,复以大承气汤峻下之。总之应于临证之中,悉心分辨,随机应变,才不会贻误病情也。”

【原文】下利便脓血者,桃花汤主之。

桃花汤方

赤石脂一斤,一半剉,一半筛末 干姜一两 粳米一升

上三味,以水七升,煮米令熟,去滓,温七合,内赤石脂末方寸匕,日三服。若一服愈,余勿服。

【解说】《伤寒微悟》第306条曰:“少阴病,阴寒内盛,阳气虚微,下焦滑脱失固,因之下利,利下不已,终必伤及阴络,由之血溢下出,大便脓血者,桃花汤主之。”

“李时珍曰:‘取赤石脂之重涩。入下焦血分而固脱。干姜之辛温。煖下焦气分而补虚。粳米之甘温。佐石脂。干姜而润肠胃也’。”

【原文】热利下重者,白头翁汤主之。

白头翁汤方

白头翁二两 黄连 黄柏 秦皮各三两

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不愈更服。

【解说】《伤寒微悟》第371条曰:“病者下利,因阳盛化热后,下迫大肠,作利不畅,肛门灼热急迫,下重者,乃由湿之与热相合也,当与白头翁汤主之。”

“白头翁汤治热痢、大便脓血、里急后重、肛门灼热或腹痛、发热、口渴、溲赤、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

“白头翁汤方解:‘白头翁凉血解毒;秦皮清肝凉血;黄连苦寒泄热、厚肠止利;黄柏燥湿坚阴、味苦止利’。”

【原文】下利后更烦,按之心下濡者,为虚烦也,栀子豉汤主之。

栀子豉汤方

栀子十四枚 香豉四合,绵裹

上二味,以水四升,先煮栀子得二升半,内豉,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温进一服,得吐则止。

【解说】《伤寒微悟》第375条曰:“厥阴病之下利后,若得阳气之自复太过,因而微阳化热犯扰心胸,故可致作心中之虚烦;按之心下不作板鞕亦不作痛,并且濡软者,乃由膈间无形之虚热逗滞犯作之虚烦也,故此并非是由实邪之所为者,当宜栀子豉汤之清热除烦治之可也。”

【原文】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汗出而厥者,通脉四逆汤主之。

通脉四逆汤方

附子大者一枚,生用 干姜三两,强人可四两 甘草二两,炙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

【解说】《伤寒微悟》第370条曰:“下利清谷不化,因是里有阴寒内盛,格阳于外,故而发热也;更由虚阳之逼迫而汗出伤液,故见阳气之不得通达而四肢厥冷者,如此之病情危殆,应急以回阳救逆,当用通脉四逆汤主之;服后能得厥利止,其脉即出者,病当会愈也。”

“通脉四逆汤方解:‘由四逆汤之倍用干姜,起到迅复回阳、散寒驱阴之功也’。”

【原文】下利肺痛,紫参汤主之。

紫参汤方

紫参半斤 甘草三两

上二味,以水五升,先煮紫参,取二升,内甘草,煮取一升半,分温三服(疑非仲景方)。

【解说】紫参,主治心腹积聚,寒热邪气;今之下利者,乃病所属在大肠而相合于肺也,故以证见肺痛之苦者,紫参汤主之,其方中之佐以甘草者,意在取其甘缓和调之功效。

【原文】气利,诃梨勒散主之。

诃梨勒散方

诃梨勒十枚,煨

上一味,为散,粥饮和,顿服(疑非仲景方)。

【解说】大便与失气之齐出,其频频而起作者,谓气利;责之以脾气虚陷下滑,大肠之传导失司,故主以诃梨勒一味为散,并与粥饮和合,顿服之,单刀直入,可收益脾固脱之功用,使气利之可愈也。

附 方

【原文】《千金翼》小承气汤 治大便不通,哕,数谵语(方见上)。

【解说】大便之不通顺,必有里热蕴结成燥屎,熏蒸上犯心神者,可见数谵语之候;挟胃气之逆上,乃有干哕之频作也。故以《千金翼》小承气汤之通便泄热,治大便不通,其病当愈之。

【原文】《外台》黄芩汤 治干呕下利

黄芩 人参 干姜各二两 桂枝一两 大枣十二枚 半夏半升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 温分三服。

【解说】病之呕是有声无物也;今见干呕者,胃气之虚寒,虚气之逆上也;其下利者,当以《外台》黄芩汤治之。

《外台》黄芩汤方解:干姜温中暖胃;桂枝温通平逆;半夏降逆止呕;人参补气益虚;大枣益胃健中;更以黄芩之苦味性寒,泄其大肠中蕴结之热邪;诸药之相合,可奏暖胃降逆,益虚和中,清热坚肠之功,治干呕与肠热之下利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