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用药是保证安全用药,预防ADRs的重要措施,同时对控制药费开支,节约用药也有密切关系。因此,药物使用研究已成为药物流行病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世界卫生组织专家委员会规定的药物使用研究的定义为:对全社会的药物市场、供给、处方及其使用的研究,重点是药物使用所引起的医药的、社会的和经济的后果以及各种药物和非药物因素对药物使用的影响。根据上述定义,药物使用研究应从不同层次、水平,重点做好下列几项研究:
1.药物市场研究 全国性或地区性药物产销情况,产销药物的种类、数量与供药范围,医院的药物消耗基本情况、药物耗费波动情况,进口药物品种、数量、费用分析,有否国外淘汰药、有害药物进口等。以此提供药物消费的基本情况,促进适合我国国情的药物消费结构模式的形成和完善,从宏观上控制药物使用和药费消耗。
2.医院用药调查 近年来,我国许多医院都开展了医院用药调查,包括不同系统、疾病的用药调查,并结合ADRs监测,报告药物相关性ADRs的发生率,这对于药物临床应用的实际消费、药物需求和需求结构,以及药物应用与药物不良反应的关系等可提供宝贵信息。如能进一步深入调查分析医院历年药耗费用变迁、住院门诊人均药费数量,则对于合理用药分析、社会医疗保障费用标准制定均可提供宝贵资料。如史丽敏等报告了北京地区18家医院剖宫产抗菌用药情况(表10-4),并对剖宫产中抗菌药物预防感染的必要性、安全性、用药时间、疗程和DDD(限定日剂量,defined daily dose)费用进行了分析讨论。
表10-4 18家医院剖宫产抗菌用药情况比较
3.处方用药研究 处方是为每个患者实施药物治疗的直接依据。通过对医师处方的调查分析,包括剂型、剂量、用药方式、适应证、疗程、费用、疗效、不良反应等的深入分析,可阐明安全用药、经济用药、药物滥用,以及处方错误及类型、后果等,以提示药物临床应用模式;获得有关给药方式、药物剂量、使用频率、使用成本、人群效应的资料,有助于确定药物治疗的安全性、有效性和经济性;相关资料还可提示药物消费分布与疾病谱的关系,预测药品需求、处方改进等信息。如Lesar等对美国某三级教学医院696件处方错误的分析结果显示,占前4位错误处方的药物是抗生素类(276件,39.7%),心血管药物(122件,17.5%),胃肠道药物(51件,7.3%),非麻醉性镇痛药(46件,6.6%),不同药物处方错误发生率有显著差异P<0.001,696件错误中,导致致命或严重不良反应者占43件(6.2%),可能为严重不良反应者96件(13.8%),可能有临床意义的不良反应557件(80%)。
4.患者用药研究 调查住院、门诊患者的一般人口学(年龄、性别、职业、文化教育、经济收入等),就诊疾病及伴随疾病,肝肾功能,药物过敏史,以及对药物剂型、使用方式,费用、药物选择偏好和考虑,用药后的效果及不良反应、依从性等,可提示药物消费分布与疾病谱、人口特征的关系,反映人口素质和健康状况对药物的需求,也是药物监测包括药物滥用监测的重要手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