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在临床药物试验中,各种原因可能导致屈氏(Treitz)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如食管、胃、十二指肠、上段空肠以及胰管和胆管的出血,为了确保受试者的安全,特制定上消化道出血诊疗的标准操作规程。
[适用范围] 适用于Ⅰ期临床试验所有受试者。
1.病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
(1)受试者有使用抗凝药等病。
(2)呕血和黑粪。
①出血部位和原因的鉴别。如咯血和呕血,上、下消化道出血等。
②出血量的估计。
③出血持续或停止的判断。
a.血压和脉搏;
b.精神、意识、体力;
c.肠鸣音;
d.血浆BUN:
e.胃管抽取物隐血检查。
(3)做血常规及血小板、大便隐血、肝功能等检查。
2.紧急内镜检查 为首选诊治方法,可在出血后12~24h内进行,可确定出血部位和原因,进行止血治疗。
3.选择性腹腔动脉造影 内镜检查阴性者可用。
4.放射性核素扫描检查 静脉注射99MMTC放射性核素显像。
5.消化道X线剂造影检查 宜在出血停止3d后谨慎进行,对个别受试者有一定意义。
[治疗原则]
1.一般治疗 卧床休息、禁食、禁水、氧气吸入,保持呼吸道通畅,加强护理,观察呕血、黑粪、神志、血压、脉搏、呼吸、肢体温度、尿量等情况。
2.建立静脉通路,补足血容量 Hb<70g/L、收缩压<90mmHg(12.0kPa)应输血,输血前交代病情。如有休克应纠正。
3.止血措施
(1)静脉滴注或肌内注射药物:巴曲酶(立止血)、西咪替丁或法莫替丁;静脉注射奥美拉唑(洛赛克);奥曲肽(善得定)皮下注射或静脉滴注。
(2)局部止血:口服或胃管内灌注药物。
①左侧卧位,冰生理盐水500ml+4mg去甲肾上腺素,分次口服或胃灌注;
②止血粉、凝血酶、碱式硫酸铁溶液(孟氏液)。
(3)紧急内镜直视下止血
①喷洒药物:去甲肾上腺素、凝血酶、孟氏液;
②注射药物:巴曲酶(立止血)、无水乙醇、去甲肾上腺素高渗盐水于出血血管旁或血管内注射;
③微波烧灼止血和(或)电凝止血;
④激光止血;
⑤经内镜钳夹止血;
⑥选择性血管造影向动脉内灌注药物或放栓子;
⑦手术治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