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胫骨骨化性纤维瘤

胫骨骨化性纤维瘤

时间:2023-04-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而骨化性纤维瘤常见于颌骨,发生于长骨者少见。因此,本例术前诊断为右胫骨上段非骨化性纤维瘤。据统计骨化性纤维瘤占良性骨肿瘤的4.38%,颌骨发生率最高,达55.5%,长骨发生率可占20.5%,术前诊断困难。本例仅有X线平片,其对病灶内部结构的显示不及CT,若CT检查能发现病变内的骨化影则支持骨化性纤维瘤的诊断。

【临床资料】

患者女,19岁。4个月前长跑后出现右膝下持续性酸痛,活动后加重,外用药无效。

查体:右膝下稍隆起,局部皮肤粗糙,无静脉曲张,皮温不高,压痛,活动正常,足背动脉搏动存在。

【影像学检查】

X线平片:右胫骨结节下方见一偏心性囊状透亮区,类圆形,内部密度均匀。病变边界清楚,近髓腔侧边缘有硬化带。其前缘皮质变薄,轻度外膨,周围软组织不肿(图138a、b)。

图138 右胫骨骨化性纤维瘤
a、b.膝关节X线平片:右胫骨结节前下方偏心性、类圆形透亮区,近髓腔侧边缘硬化带

【诊断与鉴别诊断】

本例为右胫骨上段偏心性类圆形病变,内部密度均匀,未见明显钙化,边界清楚,有硬化缘,无骨膜反应及软组织肿块,首先考虑为纤维源性病变,以非骨化性纤维瘤可能性大。非骨化性纤维瘤好发于青少年,男性稍多于女性,多位于四肢长骨,以距骺板3~4cm的干骺部多见。临床症状轻微。病理上显示肿瘤由坚韧的纤维结缔组织构成,内无成骨,肿瘤邻近的骨组织出现反应性增生。本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影像学表现均符合。其次骨纤维异常增殖症及发生于长骨骨化性纤维瘤也应考虑。骨纤维异常增殖症最常见于股骨和胫骨,X线可表现为囊状膨胀性或磨玻璃样改变,内部常有条索状致密影。而骨化性纤维瘤常见于颌骨,发生于长骨者少见。因此,本例术前诊断为右胫骨上段非骨化性纤维瘤。

【手术记录与病理】

推开胫骨结节附着肌肉探查肿瘤部位,此部位皮质较软,切开皮质,见肿瘤呈白色纤维组织,质地中等,较脆,不含骨组织,将软组织取出后,探查肿瘤四周,呈骨骼硬度,质地硬,较厚,去除硬化骨组织,取右髂骨骨板,植于肿瘤处。

病理诊断:骨化性纤维瘤。

【讨论】

骨化性纤维瘤好发于颌骨,但近年来有报道发生于长骨,而且绝大多数位于胫骨,多发生于青少年。据统计骨化性纤维瘤占良性骨肿瘤的4.38%,颌骨发生率最高,达55.5%,长骨发生率可占20.5%,术前诊断困难。其典型X线表现为:①好发于长骨的中上段,以胫骨多见,多位于骨干的前侧皮质,病变不超越骨骺线。②病灶沿患骨长径扩展,纵轴的长度超过横轴,有时达1倍以上。③起自骨干皮质者呈偏心膨胀性生长,发生于骨干中心者,骨皮质对称性受累,病灶边缘增生硬化,特别是近骨髓腔一侧较明显,与周围正常组织分界清楚。④骨化程度低者,表现为溶骨性的骨质破坏区,内有少量、稀疏、粗细不等的骨性间隔,甚至可表现为密度均匀的囊性病变。骨化程度高者,骨性间隔增粗,数目增多,可表现为斑片状或致密的骨化影,甚至骨块,而低密度的破坏区较少或显示不清。⑤一般无死骨和钙化。本例仅有X线平片,其对病灶内部结构的显示不及CT,若CT检查能发现病变内的骨化影则支持骨化性纤维瘤的诊断。

总之,胫骨骨干的前侧皮质是长骨骨化性纤维瘤的好发部位,骨化性纤维瘤近髓腔侧边缘硬化带较非骨化性纤维瘤更宽、更明显。

(苏大同 蔡跃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