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资料】
患者男,44岁。10年前无明显诱因感觉腰痛,伴双下肢疼痛,活动后加重休息后减轻。近4个月来症状加重,双下肢麻木、无力、跛行并伴有大小便失禁。
查体:胸椎9、10棘突压痛,叩痛(+),感觉平面平于胸10水平,双下肢肌力Ⅴ级,肌张力高,双侧膝腱反射亢进,巴宾斯基征(+),提睾反射存在。实验室检查无阳性发现。
【影像学检查】
1.X线平片 胸12~腰2椎体骨质增生。
2.CT 胸7/8、胸9/10及胸10/11双侧黄韧带骨化。胸10左侧椎板腹侧见一球形骨性隆起突入椎管内,其基底似与左侧椎板相连,相应部位椎管狭窄(图154a、b)。
【诊断与鉴别诊断】
本例为中年男性,左侧椎板腹侧有一圆形骨性突起,边缘光滑、密度均匀,与椎板关系密切,邻近骨质结构完整。肿物突入椎管及局部黄韧带钙化致椎管明显狭窄,压迫脊髓和脊神经根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从病灶的形态、密度及与邻近椎板的关系分析,首先考虑为起源于左侧椎板的良性骨肿瘤。发生于脊椎附件的良性骨肿瘤,最常见的是成骨细胞瘤,其影像学表现以膨胀性骨质破坏,厚薄不一的硬化缘和不同程度的钙化、骨化为特点。本例病骨无形态及密度的改变,可排除成骨细胞瘤。另外,良性骨肿瘤中以软骨骨瘤最常见,软骨骨瘤由骨性基底,软骨帽和纤维包膜构成。骨性基底可为窄蒂,其皮质与母骨相连,虽脊柱不是好发部位,但发生在脊柱的软骨骨瘤可缺乏特征性。
因此,本例术前诊断为:①左侧椎板软骨骨瘤;②黄韧带骨化。
图154 胸椎黄韧带球形骨化
a、b.胸椎CT平扫:左侧椎板腹侧骨性突起,基底似与椎板相连,同水平黄韧带钙化
【手术记录与病理】
胸8~11水平黄韧带完全骨化,向前增生,压迫硬膜及脊髓,胸9~11水平较重(尤以左侧为著),该段硬膜波动消失,周围粘连,部分硬膜骨化。
病理结果:黄韧带骨化、钙化。
【讨论】
一般黄韧带钙化发生于韧带附着处,沿韧带方向走行,多呈条状。黄韧带钙化向椎管内突入,造成椎管狭窄压迫脊髓及神经者并不少见,但黄韧带骨化形成局部球状突起压迫脊髓者则十分罕见。特别是病灶与椎管骨质结构连接紧密者,判断其组织来源较为困难。本例在黄韧带钙化的基础上,局部球形突起伴硬膜粘连骨化更不常见,遇此表现可想到本病。
总之,黄韧带骨化形态各异,应对韧带骨化多样的影像学表现充分认识,以避免误诊。
(兰 静 蔡跃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