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肝癌的介入诊断与治疗

肝癌的介入诊断与治疗

时间:2023-04-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本例为肝脏多发占位性病变,B超与CT检查对肝右叶的病变诊断较明确,均考虑为原发性肝癌。经影像学检查及介入治疗后影像学检查和再次MRI,肝左叶的异常血管和染色,考虑为肝硬化所致,并非肝癌病灶。介入治疗3次后,临床症状得到控制,AFP保持在正常水平。MRI亦进一步证实了肝左叶不存在病灶。

【临床资料】

患者男,45岁。主因“发现肝硬化5年,上腹痛1个月”入院。5年前因“胰腺炎”入院,B超发现肝硬化。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呕血、黑便,出血量约1 000ml,经内科治疗症状缓解。1个月前再次出现呕血、柏油样便,出血量为500~800ml。入院后出现上腹部及胸骨后隐痛,持续存在,偶有心前区灼热感,无恶心、呕吐、腹泻、发热。

查体:右颈部见两个蜘蛛痣,上腹部剑突下及右上腹部压痛,无反跳痛。肝肋下未触及,脾于肋下3cm可触及,质软无触痛,移动性浊音阴性。

实验室检查:甲胎球蛋白(AFP)43.2ng/ml,γ-谷氨酰转肽酶(GGT)120U/L。

【影像学检查】

1.超声 肝右叶多发性占位,可见3.2cm×3.1cm的中低回声区和2.3cm×1.8cm的低回声区。

2.CT 肝右叶两个不规则密度减低区,边缘不清(图167a)。增强检查:早期可见肝右叶两个病灶不均匀强化。4周后CT复查,病灶缩小,肝右叶未见碘油沉积(图167d)。

3.DSA 肝固有动脉造影,肝右动脉分支可见粗细不均走行紊乱肿瘤血管,实质期可见两个类圆形的肿瘤染色(图167b)。肝左动脉造影,肝左叶分支可见网格状血管影,实质期在肝左叶靠近膈顶部可见一类圆形染色影(图167c)。

【诊断与鉴别诊断】

本例为肝脏多发占位性病变,B超与CT检查对肝右叶的病变诊断较明确,均考虑为原发性肝癌。DSA检查,在发现肝右叶两个肿瘤染色的同时,将导管超选择至肝左动脉,在肝左叶近膈顶部可见一类圆形异常染色,染色不均匀,主要由肝左动脉的分支血管供血,并可见周围血管分支受压呈“抱球征”。考虑肝左叶类圆形异常染色可能为CT、超声未发现的另一小肝癌病灶。

【介入治疗过程】

采用Seldinger技术,经右侧股动脉穿刺,经肝动脉行灌注化疗栓塞术(TACE)。将导管超选择至肝固有动脉,灌注氟尿嘧啶1 000mg,吡柔比星10mg,羟喜树碱10mg,香菇多糖2mg。然后用超液化碘油(10ml)和吡柔比星(10mg)的混悬液栓塞。第2次介入治疗将导管超选择至肝右动脉的供血动脉,采用段性挤压式方法灌注化疗栓塞。

【术后随诊】

4周后CT复查,肝右叶两个病灶碘油致密,缩小明显;肝左叶未见碘油沉积(图167d)。MRI复查,仍未发现肝左叶存在病灶。经影像学检查及介入治疗(灌注超液化碘油)后影像学检查和再次MRI,肝左叶的异常血管和染色,考虑为肝硬化所致,并非肝癌病灶。介入治疗3次后,临床症状得到控制,AFP保持在正常水平。1年8个月后未作治疗,AFP明显升高,发生1次消化道出血,目前正在接受非手术治疗。

图167 肝癌的介入诊断与治疗
a.CT平扫:肝硬化,肝右叶可见类圆形低密度影;b.肝固有动脉造影:肝右动脉有粗细不均、走行紊乱的肿瘤血管,动脉晚期可见类圆形肿瘤染色;c.肝左动脉造影(晚期):可见类圆形(膈下)异常染色;d.介入治疗后4周CT增强扫描 碘油沉积良好,病灶缩小,肝左叶未见碘油沉积

【讨论】

本例B超、CT发现肝右叶病灶。肝动脉造影发现肝右叶病灶同时,肝左叶近膈顶部还可见一类圆形染色,当时不能除外肝左叶病灶。故将导管超选择至肝固有动脉行灌注化疗栓塞。分析原因:CT增强检查时,位于膈顶部的小肝癌由于扫描时尚处于动脉早期,其强化程度尚未达到峰值而密度尚未超过肝脏,常表现为等密度。其次受部分容积效应影响,一些小肝癌由于扫描的层厚关系而未被发现;在稍高密度的肝硬化小结节背景下,膈顶部的微小肝癌在平扫和动脉期不易发现,通常呈等密度。因此,本例最初肝动脉造影考虑肝左叶还有一小的肝癌病灶。然而,经灌注化疗栓塞后CT复查及进一步的MRI检查,说明不存在此病灶。如果肝左叶存在癌灶,经肝固有动脉灌注超液化碘油和吡柔比星的混悬液,CT复查应有碘油沉积,因为只要存在肿瘤,就会有碘油沉积。MRI亦进一步证实了肝左叶不存在病灶。在此基础上,第2次介入治疗将导管超选择至肝右动脉,采用段性挤压式方法灌注化疗药和超液化碘油混悬液,获得显著临床效果。

(曹喜才 范志斌 王金胜 姜付显 韩 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