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功能及病理表现

功能及病理表现

时间:2023-04-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脾主升清概括了脾的生理功能特点,体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是将水谷精微物质上输于心、肺,通过心肺的作用化生气血,以营养全身;二是主升提,以维持机体内脏的正常位置。饮食口味及食欲的正常与否与脾的运化功能有密切关系。胃的上部称上脘,包括贲门;中部称中脘,即胃

一、脾胃系统的组成

根据《黄帝内经·素问》之“阴阳应象大论篇”记载,脾胃系统的组成包含以下内容:“中央生湿,湿生土,土生甘,甘生脾,脾生肉,肉生肺,脾主口。其在天为湿,在地为土,在体为肉,在藏为脾,在色为黄,在音为宫,在声为歌,在变动为哕,在窍为口,在味为甘,在志为思”。其他篇章中也有类似论述,如“五运行大论篇”中则有:“中央生湿,湿生土,土生甘,甘生脾,脾生肉,肉生肺。其在天为湿,在地为土,在体为肉,在气为充,在藏为脾。其性静兼,其德为濡,其用为化,其色为黄,其化为盈,其虫倮,其政为谧,其令云雨,其变动注,其眚淫溃,其味为甘,其志为思。”

从以上两段文字,再结合《黄帝内经》其他相关描述,可以看出,古中医的脾胃系统其实不限于现代医学的大消化系统,而且还有更多、更广的内容与更宽泛的涵义在内。

具体来说,五方的“中央”、六气的“湿”、五行的“土”、五味的“甘”、五脏的“脾”、五体的“肉”、五官(窍)的“口”、五色的“黄”、五音的“宫”、五声的“歌”、五变的“哕”、五志的“思”,以及六腑的“胃”、五气的“充”、五德的“濡”、五用的“化”、五化的“盈”、五虫的“倮”、五季的“长夏”等,都属于中医脾胃系统的范畴。

如果再根据其他中医基本理论,如“脾主大腹” “脾主四末”,那么像“大腹”“四末(手足)”等部位,也属于脾胃系统的范畴。至于再结合八卦的定位,以及五轮学说的理论,像舌中、肉轮眼睑、右关脉等都包括在脾胃系统。

《灵枢》中有关于足太阴脾经与足阳明胃经之“经脉” “别络” “经别”与“经筋”的论述,这些论述也为临床医生更深入地认识脾胃系统提供了理论基础。下面就摘取一二,以见一斑。

“脾足太阴之脉,起于大指之端,循指内侧白肉际,过核骨后,上内踝前廉,上踹内,循胫骨后,交出厥阴之前,上膝股内前廉,入腹属脾络胃,上膈,挟咽,连舌本,散舌下;其支者,复从胃,别上膈,注心中。”(图1-7)

“胃足阳明之脉,起于鼻之交中,旁纳太阳之脉,下循鼻外,入上齿中,还出挟口环唇,下交承浆,却循颐后下廉,出大迎,循颊车,上耳前,过客主人,循发际,至额颅;其支者,从大迎前下人迎,循喉咙,入缺盆,下膈,属胃络脾;其直者,从缺盆下乳内廉,下挟脐,入气街中;其支者,起于胃口,下循腹里,下至气街中而合,以下髀关,抵伏兔,下膝膑中,下循胫外廉,下足跗,入中指内间;其支者,下廉三寸而别,下入中指外间;其支者,别跗上,入大指间,出其端。”(图1-8)

图1-7 足太阴脾经循行及主要腧穴

图1-8 足阳明胃经循行及主要腧穴

“足太阴之别,名曰公孙,去本节之后一寸,别走阳明;其别者,入络肠胃。”

“足阳明之别,名曰丰隆,去踝八寸,别走太阴;其别者,循胫骨外廉,上络头项,合诸经之气,下络喉嗌。”

“脾之大络,名曰大包,出渊腋下三寸,布胸胁。”

“足阳明之正,上至髀,入于腹里,属胃,散之脾,上通于心,上循咽出于口,上,还系目系,合于阳明也。足太阴之正,上至髀,合于阳明,与别俱行,上结于咽,贯舌中,此为三合也。”

“足太阴之筋,起于大指之端内侧,上结于内踝;其直者,络于膝内辅骨,上循阴股,结于髀,聚于阴器,上腹,结于脐,循腹里,结于肋,散于胸中;其内者,著于脊。”

“足阳明之筋,起于中三指,结于跗上,邪外上加于辅骨,上结于膝外廉,直上结于髀枢,上循胁,属脊;其直者,上循骭,结于膝;其支者,结于外辅骨,合少阳;其直者,上循伏兔,上结于髀,聚于阴器,上腹而布,至缺盆而结,上颈,上挟口,合于,下结于鼻,上合于太阳,太阳为目上网,阳明为目下网;其支者,从颊结于耳前。”

从以上这些引文可以发现,在足太阴脾经及足阳明胃经所循行的路线上,有许多部位(如指之端、内踝、阴器、脐、上齿、胸胁、鼻、耳前等)都与脾胃有关,而且由这两条经脉所分出的经别、经筋,以及别络,也与脾胃有关。可知脾胃系统确是庞杂无比,然若无此,则其又何以担待“后天之本”的称谓呢?

综上所述,脾胃系统除了包括脾与胃,以及身体的某些部位与情志外,还包括诸如方位、时令、色彩等自然、社会方面的内容。如果再结合前文图1-1(五脏时空统一图)及图1-6(圆运动图),那么,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就是一个立体的、时空统一的脾胃系统模型(图1-9)。

图1-9 脾胃系统模型

二、脾胃系统的功能

脾胃系统包括诸多内容,但其基础还得从脾与胃说起,这也体现了中医以“脏腑”为中心,尤其以五脏为主的理论框架体系。

脾位于中焦,在横膈之下。其主要生理功能是主运化、升清和统摄血液。脾与胃通过足太阴脾经和足阳明胃经相络属而构成表里关系,两者均是主要的消化器官,正如《素问·灵兰秘典论》所说:“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人出生后,生命活动的维持和气血津液的化生,主要依赖于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故称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又称为“后天之本”。

脾主运化。运,即转运输送;化,即消化吸收。脾主运化的生理功能包括运化水谷精微和运化水液两个方面。运化水谷精微(图1-10),是指脾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并转输其精微物质的作用。中医学认为,食物经脾、胃消化吸收后,须依赖于脾的运化功能,才能将水谷转化为精微物质,并依赖于脾的转输和散精功能,才能将水谷精微布散于全身,从而使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等组织器官得到充足的营养,以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脾的运化水谷精微功能旺盛,饮食水谷方能化为精微,生成精、气、血、津液,以充养人体,维持正常生理活动。脾的运化水液(图1-11),是指脾对水液的吸收、转输和布散作用。这一功能正常,才能防止水液在体内停滞,从而避免湿、痰、饮等病理产物的生成。

图1-10 脾运化水谷的过程

图1-11 脾运化水液过程

脾主升清。“升”即上升之意。“清”是指水谷精微等营养物质。脾主升清概括了脾的生理功能特点,体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是将水谷精微物质上输于心、肺,通过心肺的作用化生气血,以营养全身;二是主升提,以维持机体内脏的正常位置。

脾的运化及升清功能,在《灵枢·经脉别论篇》中有精辟的论述:“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合于四时五藏阴阳,揆度以为常也。”

脾主统血,是指脾能统摄、控制血液,使之正常地循行于脉内,不令溢出脉外。

中医学认为,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饮食口味及食欲的正常与否与脾的运化功能有密切关系。脾气健运,则口味和食欲正常。口唇的色泽与全身的气血是否充盈有关,而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所以若口唇色泽红润,则反映脾运化功能正常。脾在体合肌肉,主四肢。人体有赖于脾所运化的水谷精微的营养,才能使肌肉丰满发达,四肢活动有力。

胃,居于膈下,腹腔上部,中医将其分为上、中、下三部。胃的上部称上脘,包括贲门;中部称中脘,即胃体部;下部称下脘,包括幽门。胃的主要生理功能是受纳与腐熟水谷,胃以降为和,与脾相表里。胃主受纳、腐熟水谷。受纳是接受和容纳的意思;腐熟是饮食物经过胃的初步消化,形成食糜的意思。饮食入口,经过食管,容纳于胃,故称胃为“太仓”。机体的生理活动和气血津液的化生,都需要依靠饮食物的营养,故《素问•玉版》说:“人之所受气者,谷也;谷之所注者,胃也是;胃者,水谷气血之海也。”容纳于胃中的饮食水谷,经过胃的腐熟后,下传于小肠以进一步消化吸收。在藏象学说中,胃的通降作用,还概括了小肠将食物残渣下输于大肠,以及大肠传化糟粕的功能。

以上分别论述了脾与胃腑的功能,其实脾胃为表里关系,两者关系十分紧密。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脾气主升,胃气主降;脾属阴喜燥恶湿,胃属阳喜润恶燥。两脏一运一纳,一升一降,一燥一润,相互配合,共同完成食物的消化吸收和水谷精微的传输。

三、脾胃系统发生异常的表现

(一)脏腑异常的表现

根据脾胃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基本上可以推断出脾胃系统发生异常后的表现。

如果脾的运化功能出现异常,往往表现为两方面。一是运化水谷精微出现异常,则往往出现食欲缺乏、腹胀、便溏、消化不良,以至倦怠、消瘦等气血生化不足的病变。如果运化水液出现异常,导致水液在体内停滞,而产生湿、痰、饮等致病因素,就会发生多种疾病如水肿、泄泻等。

如果脾的升清功能出现异常,水谷精微上升布散失职,则可出现神疲乏力、头目眩晕、腹胀泄泻等症,正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说:“清气在下,则生飧泄”;如果脾气不升反而下陷,则可引发内脏下垂,如胃下垂、子宫脱垂等,或发为久泄脱肛等病症。

如果脾气虚弱失去统血的功能,则导致血不循经而溢于脉外,表现为出血证,如便血、尿血、牙龈出血、皮下出血、子宫出血等,并伴有一些脾气虚的症状,如纳差、腹胀、便溏、肢倦乏力等。

如果胃的腐熟功能发生障碍,可出现食欲缺乏,食少,消化不良,胃脘胀痛等。若胃失和降,则会影响食欲,并出现口臭、脘腹胀满疼痛等;胃气上逆则出现嗳气吞酸、呃逆、恶心、呕吐等。

如果脾虚运化功能不良,胃的受纳和降功能也会同时受影响,出现食少、恶心、呕吐等症。同样,如果饮食不节,胃失和降,也会影响脾的运化功能,出现腹胀、腹泻等症。

当然,如果脾胃的阴阳受到损伤,则也有相应的表现。如脾胃阳虚,可见畏寒肢冷,面色苍白,腹部冷痛,便稀如水,舌质淡,苔白滑,脉沉或弱等;如脾胃阴虚,则见口咽干燥,喜凉恶热,大便干结等。

(二)经脉异常的表现

脾胃经脉系统出现异常的表现,主要记载于《灵枢》中。

“胃足阳明之脉……是动则病洒洒振寒,善呻,数欠,颜黑,病至则恶人与火,闻木声则惕然而惊,心欲动,独闭户塞牖而处,甚则欲上高而歌,弃衣而走,贲响腹胀,是为骭厥。是主血所生病者,狂疟,温淫汗出,鼽衄,口,唇胗,颈肿,喉痹,大腹水肿,膝膑肿痛,循膺、乳、气街、股、伏兔、骭外廉、足跗上皆痛,中指不用。气盛则身以前皆热,其有余于胃,则消谷善饥,溺色黄。气不足则身以前皆寒栗,胃中寒则胀满。”

“脾足太阴之脉……是动则病舌本强,食则呕,胃脘痛,腹胀,善噫,得后与气则快然如衰,身体皆重。是主脾所生病者,舌本痛,体不能动摇,食不下,烦心,心下急痛,溏,瘕泄,水闭,黄疸,不能卧,强立股膝内肿厥,足大指不用。”

“足阳明之别……其病气逆则喉痹瘁瘖,实则狂巔;虚则足不收,胫枯。”

“足太阴之别……厥气上逆则霍乱,实则肠中切痛;虚则鼓胀。”

“脾之大络……实则身尽痛;虚则百节尽皆纵。”

“足阳明之筋……其病足中指支,胫转筋,脚跳坚,伏兔转筋,髀前肿,疝,腹筋急,引缺盆及颊,卒口僻,急者目不合,热则筋纵,目不开。颊筋有寒,则急引颊移口;有热则筋弛纵缓不胜收,故僻。”

“足太阴之筋……其病足大指支内踝痛,转筋痛,膝内辅骨痛,阴股引髀而痛,阴器纽痛,下引脐两胁痛,引膺中脊内痛。”

从以上引文可以看出,脾胃系统的经脉部分出现异常,往往在各自的循行路线上出现各种症状。

另在《灵枢•邪气藏府病形第四》及《内经》的其他篇章中也有不少关于脾胃系统病变的论述,限于篇幅,就不一一列举了。

(三)外在异常的表现

中医学认为,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若脾失健运,则可出现食欲减退或口味异常,如口淡无味、口甜、口腻等。口唇的色泽与全身的气血是否充盈有关,而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如果脾运化功能不佳,则口唇的色泽往往较淡;如果脾阳不足,则口唇色泽苍白。

脾在体合肌肉,主四肢。若脾虚不健,肌肉失其营养则逐渐消瘦或萎软松弛,四肢则萎废不用。

脾在志为思。若脾胃虚弱,则往往思虑纷纷,无法宁静。

脾色为黄。若脾失运化,则往往面色萎黄;若胃热上攻,则往往面色黄而鲜明。

若为寒湿,则肤色多黄而不泽,甚如烟熏;若为湿热,则肤色多黄而鲜明,甚如橘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