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芍方异功散——中医临床应用

芍方异功散——中医临床应用

时间:2023-04-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今中气一虚,则轴运无力,而轮动不灵;施以四君子汤后,中气一复,则轴运正常,轮亦随之转动不已,而病自愈。本案用六君子汤有效,但并没有解决咳嗽与咳痰症状,似不足言。本例患者用了六君子汤后,纳开而便畅可知。此案中,六君子汤主要还是针对脾胃虚弱、湿浊内生而设,可见脾气既亏,湿浊易生,那么在四君子汤基础上,再加二陈,所成之六君子汤确实颇切临床实用。当然,案中在六君子汤方上又有加味

附方: 异功散、六君子汤、柴芍六君子汤、二陈汤、苍白二陈汤、温胆汤、香砂六君汤

附案:咳喘案、腹痛案、黄汗案

一、方剂简介

【组成】 人参9克,白术9~15克,茯苓9~15克,炙甘草6克。水煎服。

【功效】 益气健脾。

【主治】  脾胃气虚证。症见面色萎黄或白而无华,语声低微,气短乏力,纳少便溏,舌质淡,苔薄白,脉细软或缓弱。

二、来源

本方来源于《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在《圣济总录》卷八十中亦有收录,只是改称白术汤。

三、组方之义

本方脱胎于《伤寒论》中理中丸一方,把原方中味辛性温的干姜去掉,换成了性味平和的茯苓。一药之差,遂使一首治疗中焦虚寒证、具有温中散寒之功的理中名方,变成益气健脾之剂。

《中庸》有“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之说,古来儒家常将此作为君子的标准。而本方用人参大补元气、健脾益胃为君,白术健脾燥湿为臣,茯苓健脾渗湿为佐,炙甘草甘缓和中为使。本方温而不燥,补而不峻,方中四味皆为平和之品,且可补益中气,而脾胃属土,在卦为坤。《易经》中有“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之说,如此一来,本方正如谦谦君子,育人教化于拂面春风中,一如《中庸》所谓之“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故名四君子汤。

四、主治之理

本方所主治之病症,乃由脾胃气虚,运化无力,气血生化不足所致。

中医常讲气的运动,气之升降出入正常,就可以保证五脏的功能平衡协调。如果气的“量”不足了,也就是气虚了,就会造成脏腑功能下降。而脾胃为后天之本,是气血生化之源,故补气每从脾胃入手。而当脾胃之气不足时,不仅使自身的胃纳腐熟功能与运化水谷的能力受到影响,也容易使其他脏腑的“能源”发生危机,从而出现种种症状。

正如《医方考》所说:“夫面色萎白,则望之而知其气虚矣;言语轻微,则闻之而知其气虚矣;四肢无力,则问之而知其气虚矣;脉来虚弱,则切之而知其气虚矣。”故用参、术、苓、草,以补益脾胃之气,从而复其运化受纳之功。

如果结合本书《总论》中的几幅圆运动示意图来看,我们发现,中气(脾胃)如轴,四方(脏)如轮,轴转则轮动,正是土能长养万物之义(图2-1)。今中气一虚,则轴运无力,而轮动不灵;施以四君子汤后,中气一复,则轴运正常,轮亦随之转动不已,而病自愈。亦暗合了太极之“四两拨千斤”的道理。

图2-1 土为大地,长养万物

五、临床应用技巧

(一)如何扩大应用范围

1. 本方为健脾益气的基本方,临证应用以面色萎白,食少乏力,舌淡苔白,脉细弱为使用要点。但临床中单用本方者不多,多用加减方如六君子汤、香砂六君汤、二陈汤等。

2.加减应用。本方也是补气方剂的基础方,后世很多补气剂皆从此方化裁而来。如加陈皮,则成异功散,在原方益气基础之上兼有理气之力;再加半夏,则为六君子汤,《医方集解》中云:“此手足太阴、足阳明药也……气足脾运,饮食倍进,则余脏受荫,而色泽身强矣。再加陈皮以理气散逆,半夏以燥湿除痰,名曰六君,以其皆中和之品,故曰君子也。”若在六君基础上再加入柴胡与芍药二味,则为柴芍六君子汤,又兼有调肝缓急之效,用治脾虚腹痛、女子痛经、经行腹泻,或长期低热不退。六君加木香与砂仁两味,则为临床习用之香砂六君汤,更具理气燥湿醒脾之用。

仔细观察,不难发现,加味后的六君子汤中,实含了二陈汤的主要成分。二陈汤有理气祛痰、健脾燥湿之功。既可以将六君子汤看作是在四君子汤基础上加了半夏与陈皮两味,这样就在四君子益气健脾的作用上,增加了理气燥湿除痰的功效;还可将六君子汤看作是由二陈汤加参、术而成(去乌梅、生姜),这样就在二陈汤基础之上多了益气健脾的功效。因此,六君子汤在临床上似乎更较四君子及二陈汤能左右逢源,可消可补。此均视气之运动如何而定,若痰湿虽生,而气虚明显,则可加大益气药量;若中气虽亏,而痰湿更甚,则增加二陈药量。

在二陈汤基础上再加苍术与白术,则为苍白二陈汤,可兼祛外湿,并有健脾以去湿生之作用,亦临床所习用者。由二陈汤一变而为温胆汤,则其效更大。

由上可知,本方本为中气不足而设。然因中气不足,则可产生种种变证,如各种症状的程度均不严重者,当以补益中气为主,令中气足,则轴运而轮转,余症自除。而若他症较为明显者,则又视症状之产生之由,或增化痰之品,或添祛湿之味,或予理气,或益健脾……则又应随证加减,灵活变化。

(二)用药略例

若呕吐者,加半夏、生姜以降逆止呕;胸膈痞满者,加枳壳、陈皮以行气宽胸;心悸失眠者,加茯神、酸枣仁以宁心安神;兼畏寒肢冷、脘腹疼痛者,加干姜、附子、小茴香以温中祛寒止痛。

六、附案

咳喘案

周某,女,81岁。2002年11月10日初诊。

反复咳喘五十余年,每届冬春发作。1989年因左侧脑膜瘤行手术治疗。术前即有右侧肢体抽搐,术后即右半身不遂。有阑尾炎手术史及胆囊炎病史等。2002年10月5日因“慢支并双侧肺炎”住我院治疗而愈。现咳嗽又作,经治仍咳,痰白,纳差,大便不畅,然无腹痛,盗汗,舌黯淡苔薄白,脉滑。此气虚痰阻也,六君子汤加味:

党参10克,炒白术10克,茯苓15克,炙甘草3克,生黄芪10克,法半夏10克,陈皮10克,紫苏子10克,瓜蒌皮15克,瓜蒌仁10克,郁李仁10克,麦芽15克,神曲15克,杏仁10克。4剂。

二诊时药后便畅,纳振,仍咳,痰黏难出,盗汗。视其咳嗽气喘,喉痒气急,痰黏难出,有白沫,畏寒,汗多,下肢肿,大便虽溏却稍艰,日二行。转予小青龙汤合三子养亲汤出入,药后咳、痰、喘均好转。喉痒及大便难均缓解。惟剩畏寒、汗多、肢肿,纳可。遂继配膏方缓图,固本为主,服膏方后,一年内发作次数减少,程度减轻。

编者按

本例有几个特点:①患者为年逾八旬之老年女性;②患者有多次手术史;③有咳喘史五十余年;④初诊时,除仍有咳嗽、咳痰外,尚有纳差、大便不畅等症;⑤舌黯淡,苔薄白,脉滑。

从①②两条来看,患者之气虚可以想见。而气的功能之一就是宣布运化津液,如此则气虚后津液之宣布不力,易于凝聚为痰、为湿,且③提示痰浊已生,再结合④⑤两条,可辨为气虚痰(湿)阻之证,因患者年事已高,久病之后,此时调治非易。

本案用六君子汤有效,但并没有解决咳嗽与咳痰症状,似不足言。然脾胃为后天之本,尤其对于老年病及慢性病患者而言,脾胃功能恢复后,药石才易发挥作用,且气血生化有源,就为后续治疗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本例患者用了六君子汤后,纳开而便畅可知。后转用小青龙汤合三子养亲汤以散寒蠲饮、止咳平喘,继以扶正培本之膏方缓补正气,对于此类患者而言应该是一个较好的思路。也是留人治病之意。而患者服用膏方后,在随访的一年中发作次数减少,程度减轻,也验证了此点。

此案中,六君子汤主要还是针对脾胃虚弱、湿浊内生而设,可见脾气既亏,湿浊易生,那么在四君子汤基础上,再加二陈,所成之六君子汤确实颇切临床实用。

当然,案中在六君子汤方上又有加味。如加麦芽、神曲以开胃;生黄芪加强四君之益气健脾作用;瓜蒌皮、杏仁与紫苏子合用化痰止咳;并用瓜蒌仁、郁李仁以润肠通便,令腑气畅行,胃纳易开。

腹痛案

张某,男。2003年10月31日因小腹胀痛,肠鸣半月来诊。

2002年底曾有类似发作来诊,吾予中药4剂,即愈。有“阑尾炎”手术治疗史。又发小腹胀痛,疼痛喜按,纳可,嗳气则舒,肠鸣,大便正常,舌红苔白腻,脉弦滑数。此次先自服消炎药而乏效,故来诊。症如前,有时右上腹隐痛,小便欠畅,偶有反酸。仍拟化湿调中,理气清肠法,香砂六君汤出入:

煨木香10克,砂仁3克,制半夏10克,陈皮10克,猪茯苓各15克,煨草果15克,马齿苋30克,台乌药10克,柴胡10克,白术芍各12克,大腹皮10克。4剂。

药后小腹胀痛已除。

编者按

如案一,本例患者也有手术史。手术固是治病一法,但同时也可能有一些其他影响,如损伤元气。而阑尾炎多属中医之肠痈范畴,肠痈之成,多由脾胃受损或肠腑瘀热互结,导致血败肉腐而成。虽经手术,然其人饮食习惯及肠腑血运不畅之体质并未彻底改变。故其小腹胀痛之深层次原因,当与此有关。

本例患者既有小腹胀痛,又有右上腹隐痛表现,结合肠鸣及舌苔、脉象等,病位虽在肠腑,而根由仍属脾胃不足、湿浊内生,且从舌红来看,并有久郁化热倾向。综合来看,本案因在气虚湿阻基础上,兼有气机阻滞现象,且有热象,而四君、六君均不能适应病机,故选香砂六君汤为主,兼具化湿调中、理气止痛之功,颇洽病机。然因湿浊较盛,故兼予草果化浊;小便欠畅,则用猪苓配合茯苓以利小便。马齿苋可清肠中积热,且不致过于苦寒,损伤中气。用柴胡、白芍者,因时有右上腹隐痛、反酸等,考虑肝气犯胃,故取四逆散意,以疏泄肝气也。用乌药者,除可加强理气散寒止痛之力外,兼有引药直入病灶之意。药后小腹胀痛果除。

黄汗案

缪某,女,59岁。2006年7月18日初诊。

咽中如炙脔,早餐后胃脘隐痛,时左胁跳痛,双膝及小腿冷感明显,下肢乏力,迁延时日,一直未告。惟因近来双乳黄汗明显,染衣亦黄,洗之难去。询其胃纳尚佳,夜寐亦安,舌淡苔白腻,脉细缓。结合今年司天在泉为寒湿用事,发病期间亦是夏季,但多日阴雨绵绵,辨为寒湿蕴结于肝经,肾阳不行温煦之职,遂予二陈平胃汤合四逆散加味:

法半夏12克,陈皮12克,茯苓15克,制苍术6克,川厚朴6克,茵陈12克,柴胡12克,枳壳12克,生白芍15克,怀牛膝15克,巴戟天6克,炙甘草6克。5剂。

上方甫服1剂即效,尽剂而咽中较适,脘胁痛除,黄汗未作,膝以下冷感减轻,下肢较前有力,并云原有溲黄便干之症,现溲清便软。舌淡苔薄腻,脉右濡不任重按。仍以前法出入,加强健脾益肾之力:

法半夏9克,陈皮12克,茯苓15克,生白术12克,南沙参15克,茵陈12克,枳壳12克,生白芍15克,怀牛膝15克,巴戟天12克,山茱萸6克,炙甘草6克。5剂。

尽剂而愈。

编者按

既要用方,不可不知其病机所在。若欲知晓病机,仍需从四诊资料中去探询。患者此次因黄汗而诊,其发病特点有几:①年近六旬;②以黄汗为主诉,但兼症较多;③黄汗部位在双乳处;④舌苔白腻;⑤发病期间阴雨绵绵;⑥该患者有慢性咽炎史,故表现为咽中如炙脔。从①可知,患者可能存在正气不足,以及津液运行失调,但这两点需要得到更多的证据支持;从⑥可知,患者有梅核气,属痰气交阻;④提示有湿浊内蕴之证;而⑤则提示发病之时气候有寒湿特点。而2006年为丙戌年,以《内经》五运六气理论而言,丙为水运太过,戌为太阳寒水司天,太阴湿土在泉。故为寒湿用事,对患者的发病也有影响。

黄汗之症,病因多端。《金匮要略》在论述水气病时提到,“问曰:黄汗之为病,身体肿(一作重),发热汗出而渴,状如风水,汗沾衣,色正黄如药汁,脉自沉,何从得为之?师曰:以汗出入水中浴,水从汗孔入得之,宜芪芍桂酒汤主之。”又云:“黄汗之病,两胫自冷;假令发热,此属历节……又从腰以上必汗出,下无汗,腰髋弛痛,如有物在皮中状,剧者不能食,身疼重,烦躁,小便不利,此为黄汗,桂枝加黄芪汤主之。”该患者既有黄汗,又有双膝及小腿冷感明显,正符“两胫自冷”之说,故为“黄汗”无疑。惟不发热,故不属历节之病。既不属论中所述,则无论是黄芪芍药桂枝苦酒汤与桂枝加黄芪汤,均非适用,那么该如何治疗呢?

如前所析,患者的疾病有寒湿用事,痰凝气滞的病机特点。黄汗者,其汗色黄,而黄为土色,故与脾胃有关。然其黄汗部位在双乳之处,此处于肝胃有关,再结合前面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寒湿蕴结于肝经,肾阳不行温煦之职”的结论。如此,则选用具有散寒化湿之二陈平胃汤,合用四逆散以疏肝理气,再加入茵陈以化湿退黄,怀牛膝以补肾强筋,巴戟天以温肾暖肝。此即所谓寒湿内蕴,木陷土中,仍宜散寒化湿,待寒湿一化,则木自不陷矣。

待寒湿化,则以白术易苍术,再加入南沙参以化痰,这其实就是以六君子汤收尾,从散寒化湿,变为健脾化湿,以培根本。再加山茱萸以益肾敛肝,益使汗无由出矣。此为轴轮同运之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