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方: 小半夏加茯苓汤、大半夏汤、半夏干姜散、生姜半夏汤、干姜人参半夏丸、橘皮竹茹汤、丁香柿蒂汤、旋覆代赭汤
附案:便秘案、呕吐案
一、方剂简介
【组成】 半夏15克,生姜24克。
上二味,用水500毫升,煮取100毫升,分两次温服。
【功效】 和胃降逆,消痰蠲饮。
【主治】 痰饮内停,心下痞闷,呕吐反不觉渴,及胃寒呕吐,痰饮咳嗽。苔润不干或白滑,脉弦或滑,或弦滑,或沉弦。
二、来源
《金匮要略》卷中。
三、 组方之义
《金匮要略》之 “痰饮咳嗽病”篇载:呕家本渴,渴者为欲解。今反不渴,心下有支饮故也,小半夏汤主之。呕家与《伤寒论》中之“淋家” “亡血家” “疮家” “衄家”等义同,指经常或容易发生呕吐的患者。一般来说,经常呕吐者,因为体内的水液丢失,常会伴见口渴症状。故云“呕家本渴”,但“今反不渴”,必定另有缘故。如果其舌苔质润不干,甚至白滑,可见其虽常呕吐,而津液丢失不显。且因为胃气上逆,失于和降,导致脾之升清运化功能也出现障碍,进而导致津液输布运行不畅,聚而为饮。“饮”邪是一种非正常状态的水液,虽没有营养功能,但其水气弥漫,口腔受其影响,因此不感口渴,此即条文中言“心下有支饮故也”的含义。
针对以上病机与症状,治疗重点有二:一是止呕,一是蠲饮。因此选具有止呕功效之生姜与具有蠲饮功效之半夏,合而为方,因成小半夏汤。其实生姜兼有蠲饮之功,而半夏亦同具止呕之能(详见后文)。因而,药虽两味,正有相辅相成之功效,且生姜可解半夏之毒性。予小半夏汤后,胃中留饮去除,则口反觉渴,此时病就要好了,故云“渴者为欲解”,此句本应放于“小半夏汤主之”之后,而条文中放于“呕家本渴”后者,此仲师之笔法也,不必多述。
言小者,与大相对。《金匮要略》的“呕吐哕下利病”篇中另有大半夏汤,用治“胃反呕吐者”。因胃反呕吐的程度(《千金方》云:治胃反不受食,食入即吐)较呕家之呕吐程度为重,一方面表明脾胃更虚,另一方面提示胃气上逆更甚。故倍用半夏(仲景书中,小半夏汤内半夏用量为1升,大半夏汤内半夏用量为2升)以和胃降逆,弃生姜,而用人参以大补脾胃之气,更以白蜜,不仅有补益中气之效,更因其味甘,可缓解呕吐急迫之势,所谓甘能缓也之义。故称为大半夏汤。
四、主治之理
前已述及,小半夏汤所治之证,兼有胃气上逆与痰饮内停。因此治疗无非是和胃降逆与消痰蠲饮,其选用半夏与生姜者,正因这两味药均同时具有这两方面的功效。
关于半夏,《神农本草经》言其“下气”,此即和胃降逆,可止呕吐也。《药性论》又云其可“消痰涎,开胃健脾,止呕吐,去胸中痰满”,除进一步明确提出半夏可“止呕吐”外,更指出半夏有“消痰涎” “去胸中痰满”的功效,此即半夏可消痰蠲饮的明证。
至于生姜,同样在《药性论》中也有论述:“主痰水气满,下气。”前一句讲的正是生姜可以消痰蠲饮,后一句则言生姜与半夏同具“下气”,即止呕吐的作用。
因此,可以明确半夏与生姜两味药,同时兼具和胃降逆与消痰蠲饮的作用,两者互相协同,正好适应“呕家本渴” “今反不渴”的病机。由此,也可见张仲景先师组方严密,而经方之药虽少而力甚专,于此可见一斑。
该方所治之症,病位在胃,虽饮之生与脾功能失调不无关系,但非重点。只要水饮一去,胃气一降,则脾气自升,故不需用健脾之品。
五、临床应用技巧
(一)如何扩大应用范围
1.本方原用于呕家本渴,今反不渴者,但若抓住胃气不降与胃有留饮的病机,则治疗并不限于《金匮要略》条文中所述。从后文所附水秘案中可见一斑。
2.加减应用。《金匮要略》之“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篇中载:“卒呕吐,心下痞,膈间有水,眩悸者,小半夏加茯苓汤主之。”这是在胃气上逆、胃有留饮的基础上,尚兼有水气上冲,从而导致清窍失养,出现目眩,以及心神失养而表现为心悸。因此,除了要用小半夏汤外,尚需加入具有化饮宁心之品,虽有多种选择,但仲师就用了一味药,就达到了目的,即茯苓,此味药既可健脾化饮,又可宁心安神,一举两得。
然而今世之药,因为大量人工栽培,且结合仲师用药多喜量大的特点,无论是小半夏汤,还是小半夏加茯苓汤,如果方证相符而其效不应者,要考虑到是否药量太小的缘故,有时二者可用至30克甚至以上。
(二)附方
在《金匮要略》之“呕吐哕下利病”篇中,除了介绍大半夏汤外,还有两个条文与小半夏汤关系较为密切。一是“干呕,吐逆,吐涎沫,半夏干姜散主之。”二是“病人胸中似喘不端,似呕不呕,似哕不哕,彻心中愦愦然无奈者,生姜半夏汤主之。”
从前一条可以看出,若将小半夏汤方中生姜改为干姜,则一变而为半夏干姜散。因干姜性温主守,不似生姜辛散力强,故本方温中散寒之力长于小半夏汤,其所治病症中,除了仍有呕吐表现外,尚有吐涎沫之症,即表明此处呕吐属胃气虚寒所致。而后一条,因将小半夏汤中之生姜改为生姜汁,故生姜半夏汤的降逆作用较小半夏汤为弱,而更长于蠲饮开结。
另于《金匮要略》 “妇人妊娠”篇中,还有“妊娠呕吐不止,干姜人参半夏丸主之”一条,即是在半夏干姜散的基础上,再加人参一味,兼具补虚作用,且改散为丸,其力较缓,因此适合于妊娠呕吐之症。
橘皮竹茹汤、丁香柿蒂汤及旋覆代赭汤,也是治疗胃气上逆之证,在临床上较为常用的三首方,但又同中有异。
橘皮竹茹汤(《金匮要略》)一方,功能和胃降逆,补虚清热。正如《医方考》所云:“橘皮平其气,竹茹清其热,甘草和其逆,人参补其虚,生姜正其胃,大枣益其脾。”故用于久病体弱或吐下后胃虚有热,气逆不降,呃逆或呕吐,舌质嫩红,脉虚数,此皆世之注《金匮要略》所共认者。然蜀中陈潮祖教授,不以时惑,结合自己研究之心得,指出本方所治为哕逆(即呃逆)与呕吐,非为胃虚有热而设,理由之一是从原方之药量:“所用橘重达一斤,生姜亦达一斤,皆属辛温之品,虽有二升竹茹之凉,亦仅不偏寒热,不会变温为凉。”(陈潮祖.中医治法与方剂.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378)笔者以为,此论颇为切合仲师原意。
丁香柿蒂汤(《症因脉治》)则仅由丁香、柿蒂、人参、生姜四味药组成。功能益气和胃,温中降逆,治疗胃虚有寒所致之呃逆不止,或恶心呕吐,得热则减,得寒则甚者。
而旋覆代赭汤(《伤寒论》)则由旋覆花、人参、赭石、甘草、半夏、生姜、大枣等组成,功能降逆化痰、益气和胃,治疗中虚浊阻、气逆不降所引起的心下痞硬,噫气频作,反胃呕吐,舌苔白滑及便秘属于浊阴不降者,以及因痰浊上逆所致之眩晕病症。与前两方相同,也体现了将和胃降逆与补虚健脾相结合的组方原则。
六、附案
便秘案
戴某,男,46岁。2005年3月29日 初诊。
患“右肾积水,右输尿管上段结石伴梗阻,上段输尿管扩张(2.0 厘米×1.5厘米)”。既往有“右输尿管结石”史,已治愈。现症:上腹部振水声,大便干结如羊屎状。舌淡薄白而润,脉弦缓细弱。此胃有停饮,下焦湿阻之象,拟小半夏加茯苓汤合五苓散:
半夏15克,生姜10片,茯苓30克,猪苓15克,泽泻18克,白术15克,桂枝10克,太子参18克。3剂。
药后症减,大便已畅。但因出差停药,前症又有反复。舌脉如前。上方太子参减为15克,加炙鸡内金10克。7剂。后转他方治疗肾积水与输尿管结石。
编者按
患者虽检查为肾积水、右输尿管上段结石伴梗阻,但现症为上腹部振水声与大便干结,此类在《刘渡舟伤寒临证指要》(陈明,刘燕华,张保伟撰次整理.刘渡舟伤寒临证指要.北京:学苑出版社,2002:106)一书中所言之“水秘”也。然刘老对于水秘所出方为苓桂术甘汤与真武汤交替服用,本案则以小半夏加茯苓汤合五苓散施治,然从水饮论治,则虽二实一也。
上腹部有振水声,为胃有停饮的明证。弦脉主饮,更是佐证。而脉虽弦缓,又带细弱之象,提示尚有气虚。其不可解者,大便干结如羊屎也。难道是《伤寒论》阳明篇中所说的燥屎内结之阳明腑实证?仔细想一想,阳明腑实证除了大便不畅外,尚有腹胀之症,此处并无。如果一方面因胃有停饮,阻滞气机,胃气因之不降,则肠腑传导也会进而因之失常。加之脾气不足,气虚则推动无力,亦是导致大便秘结的原因之一。再结合患者的B超检查结果,提示其下焦水湿停聚,故而辨为“胃有停饮,下焦湿阻”,患者虽无“眩悸”,但表现为上腹有振水声,颇类“膈间有水”之述,故选小半夏加茯苓汤,另因下焦湿阻,膀胱气化不利,脾气虚弱,故选具有助气化、健脾气的五苓散合用治之,药后果效。
方仅3剂,未用通便之品,而大便即畅,经方之威,于此可窥一斑也。
呕吐案
钟某,女,35岁。2006年11月25日因“呕吐间作20余天”来诊。
患者20余天来呕吐间断发作,呕吐白色痰涎,非喷射性,呕吐后稍能进食,进食后又有反复。上腹不适,胃有振水声,食欲缺乏,头晕头重。腰腹坠胀,大便成形,但有里急后重感。既往有类似发作。平时饮食没有规律,易外感,畏寒,喜温热饮。脐下压痛,舌淡边有齿印,苔薄白水滑,脉弦滑。此痰饮也,胃有留饮,本拟甘遂半夏汤以逐水饮,但因甘遂缺货,改以大剂小半夏加茯苓汤合泽泻汤:
制半夏30克,生姜5片,茯苓30克,泽泻30克,生白术30克。2剂。
12月13日复诊。云药后症除。昨下午又作上腹不适,舌脉如前,继予上方,5剂。
上方服完,诸症均减。并查胃镜示:慢性浅表性胃炎。并述自呕吐发作时即伴四肢(自肘膝起向手足)有气窜动,不适感,两臂酸胀坠重,胸背收缩感,现亦有减轻。自幼不吃早餐。查体腹无压痛,仅上腹及脐周压之不适感。舌淡边有齿印,苔已不水滑,脉弦缓。转以温胃健脾为主,小半夏加茯苓汤小其制,合砂蔻理中汤加减:
制半夏15克,生姜5片,茯苓15克,生白术15克,干姜8克,砂仁6克,白蔻仁6克,党参10克,陈皮10克,生麦芽15克。7剂。
2007年6月12日随访得知,患者自去年治后一直颇安。
编者按
患者为笔者的老病号,患有“子宫内膜异位症”及“盆腔炎”“阿米巴痢疾”等多种疾病。经常出现各种症状,每治即效,多用经方,此案亦复如是。
此案以呕吐为主要表现,且与前案相同者,均具“胃有振水声”,加之呕吐物为白色痰涎,提示胃有留饮。而呕吐后稍能进食,乃胃中留饮因呕吐得减之故。但因呕吐反射并不能完全去除胃之留饮,进食后又激发胃之留饮,故进食后呕吐又有反复。其舌边齿印,加之舌苔水滑、脉弦滑,均证明了水饮内停。水气上冲,清窍失养,故见头晕头重。
《金匮要略》之“痰饮咳嗽”篇有:“病者脉伏,其人欲自利,利反快,虽利,心下续坚满,此为留饮欲去故也,甘遂半夏汤主之。”讲的是心下坚满,因利而快,虽利而心下续坚满之证,但仔细一想,本案之胃有振水声,不能进食,因呕吐痰涎而稍能进食,虽呕而仍胃有振水声,与甘遂半夏汤之条文很相似。因此辨为留饮之病,拟予甘遂半夏汤,但因药房甘遂缺货,改予大剂小半夏加茯苓汤合泽泻汤。此二方均为消痰蠲饮之剂,且小半夏加茯苓汤条文内有“眩悸”之说,而泽泻汤条文内有“其人苦冒眩”之说,结合患者有头晕头重,与冒眩之症亦颇相类,故两剂药即症状消失,可见经方只要方证相应,即有覆杯之效。
惟因患者素有畏寒,易于外感,提示其阳气不足,方致水饮内生,故本当继予温阳化饮之剂,以除根本,然患者首诊后,时隔半个月方才复诊,故致前症稍有反复,遂再进5剂,并继以砂蔻理中汤温阳化饮以固堤筑坝,而半年后随访效果尚佳。
又,本案中,患者“自呕吐发作时即伴四肢,自肘膝起向手足有气窜动,不适感,两臂酸胀坠重,胸背收缩感”,提示因为胃气不降,脾气虚寒,中轴不运,进而引起四轮不转之象,待中轴一运,则四轮不转而转,故属以轴运轮之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