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案:脐周痛案,小儿腹痛案
一、方剂简介
【组成】 沙参9克,麦冬15克,冰糖3克,细生地黄15克,玉竹4.5克。水五杯,煮取二杯,分两次服,渣再煮一杯服。现代用法,上药用水500毫升,煮取200毫升,分两次服。所余药滓,再煮取200毫升服。
【功效】 益胃生津。
【主治】 阳明温病,下后汗出,胃阴受伤者。现代每多用于脾胃阴虚证,见倦怠无力,食欲缺乏,烦热,口渴等症。
二、来源
本方出自《温病条辨》卷二。原文为“阳明温病,下后汗出,当复其阴,益胃汤主之。”温病本伤阴之病,下后邪解汗出,汗亦津液之化,阴液受伤,不待言矣,故云当复其阴。此阴指胃阴而言,因胃为仓廪之官,水谷生化之源,若胃阴复而气降得食,则其余诸脏腑之阴,皆可复矣。欲复其阴,非甘凉不用,汤名“益胃”者,胃体阳而用阴,取益胃用之义也。下后急议复阴者,恐将来液亏燥起,而成干咳身热之症也。
三、组方之义
本方原为治疗“阳明温病,下后汗出,胃阴受伤”者而设。伤寒温病一般认为是势不两立,但广义的伤寒本就包括温病在内,且观吴鞠通所著《温病条辨》中之原文,云“阳明温病”,自可明白。故在《伤寒论》中每言“下后”“发汗后”易致阴津损伤,此处阳明温病,下后汗出,更易损伤阴津,自无疑义。阴液不足,自当养阴复液,故吴氏取用“甘凉法”,方中沙参(此处为北沙参)、麦冬、生地黄及玉竹、冰糖诸味,均是味甘之品,而沙参、麦冬与生地黄,同属微寒性凉之味,玉竹、冰糖性平,诸药合为甘凉之法,正合吴氏所称之“甘凉法”。甘为土味,可以益胃,方中五药同属甘味,故方名“益胃”,实有此义,且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诸药可益胃,正可令损伤之阴液滋补有源。加之整体药方性凉微寒,不致生热耗阴,也不致过寒伤阳,而出现败胃的弊端。
四、主治之理
无论是阳明温病,下后汗出,胃阴受伤者,还是内伤杂病中的脾胃阴虚证,其共同之处均是胃阴不足。根据“损者益之”的原则,胃阴不足,即要予以滋养胃阴之药,故用沙参、麦冬、生地黄与玉竹等以养胃阴。然而如果只是一味地滋阴,则可能会引起滋腻碍胃,反而影响脾胃的功能,故所选之品多为味甘、性凉,味甘者专入脾胃中土,性凉不寒,就不会在补益胃阴的同时损伤中阳。而冰糖更为甘平之品,可领诸药直入中焦。因此本方自属治轴之剂,以轴自病,故需治轴,轴运则轮转矣。
五、临床应用技巧
1.本方用于胃阴不足证,以倦怠无力,食欲缺乏,烦热,口渴,舌红苔少,脉细为辨证要点。
2.加减应用
(1)临床之际,可加石斛及生山药以加强滋养胃阴之功,又不致于滋腻碍胃。
(2)若见舌红而绛,当加牡丹皮、赤芍以清热凉血。
(3)若兼便溏脉弱,则去麦冬、生地黄,加炒山药、茯苓、太子参、炒薏苡仁等以益气健脾。
六、附案
脐周痛案
张某,男,53岁,2007年9月8日初诊。
脐周隐痛时作10年。大便溏,经中西医多方治之效不显。刻诊:形体消瘦,面色晦黯,全身乏力,脐周小腹隐隐作痛,时而肠鸣辘辘,大便日2~3行,时而泻下稀水,唇舌干燥,却饮水不多,睡眠亦差,舌质黯红,苔灰厚腻,脉濡细。观其脉症,系湿热蕴结肠道,升降失调,不能分清泌浊,然多年治之不愈者,乃久泻伤阴,中年以上真阴本已不足,加之工作繁忙,真阴愈亏,阴伤及气,当治以滋阴养胃,清利湿热,升清降浊,取益胃汤合蚕矢汤:
石斛、沙参、生薏苡仁、木瓜各15克,生山药、白糖参各12克,蚕沙、半夏、荷叶(后下)各10克,黄连6克,吴茱萸2克,通草3克,赤小豆(研)30克。3剂,每日1剂,水煎服。
二诊:腹痛明显减轻,偶有肠鸣,大便日2次,较前稍稠,精神亦有好转,即得小效,于上方加葛根15克,佩兰10克,木香6克。前后以上方出入加减30余剂,患者精神大增,面色明润,纳食增加,大便成形,每日1行,唯脐周仍时觉不舒,以上方减量,隔日1剂,并嘱其节饮食,戒烦劳,缓收全功。
【理法方论】此证系湿热蕴结肠道,清浊升降失调。阴虚症状不明显,唇舌虽干却不多饮系胃阴虽伤但湿热壅滞,水液不升;睡眠差乃阴血耗伤,心失所养;形瘦无力,乃久病阴伤及气,气阴两亏之证。方用蚕矢汤合益胃汤加减,因患者便溏故以石斛易麦冬、生地黄,气阴俱亏故以生山药、白糖参(或太子参)养阴益气;晚蚕沙、木瓜和胃化湿;薏苡仁、通草、赤小豆淡渗利湿;黄连清热燥湿;荷叶升清;半夏降浊以复中焦升降之权;佐以少许吴茱萸顺降胃气,疏肝解郁。二诊方加葛根升清以生津液,佩兰芳化湿浊,木香理气止痛。以上诸药共用,则湿热清,升降复,气阴得补,故渐收良效。[房昌.湿热阴亏证验案举隅.山西中医,2010,26(2):34]
编者按
本案为湿热兼阴亏之证,治疗不易,若执著于湿热,而过用芳香化湿,则不仅易于助热,也会导致阴液更伤;反之,若只顾养阴,过用滋腻,则非但阴液难复,更易助湿,一方面湿邪不去,则热邪与之缠绵不化,阴液就会更亏,另一方面,滋腻之品亦易于碍胃,影响消化功能,反不利于后期的治疗。当此之时,医者匠心巧运,用益胃汤甘平之品以滋阴养胃,蚕矢汤清热利湿、升清降浊。如此,二方并行不悖,各行其是,养阴与清化并举,对于临床颇有启发。
房氏言因便溏,故以石斛易麦冬、生地黄,笔者对此深有体会。曾治一例阴虚患者,方中用了麦冬18克,并无通下药,而患者服后虽阴虚好转,但出现了腹泻,故便溏者确不宜用麦冬。又,蚕矢汤一方,原出《霍乱论》一书,用治湿热内蕴之霍乱,有清热利湿、升清降浊之功。此处移治腹痛,取其清热利湿而不过于苦寒,且有升清降浊之能,而有利于阴液恢复。原方尚有大豆黄卷、黄芩及焦栀子三味,毕竟病人非霍乱之疾,故去透发之大豆黄卷;并去焦栀子、黄芩之苦寒,以防败胃。加入赤小豆,原为食药两宜之品,有清利湿热不伤阴之功,故于本例颇为适合。
于此,也可见益胃汤甘平益胃之功,在养阴益胃的同时,也不致于过分损伤脾阳。
小儿腹痛案
李某,男,5岁。2002年10月21日初诊。
患儿半年来经常腹痛,呈阵发性,无明显规律,伴纳差,不爱吃蔬菜、水果,却喜食膨化食品,家长给予多方治疗,疗效不显而来诊。现患儿脘腹部疼痛,食少,纳呆,便干,面色萎黄,消瘦,舌红,少苔有剥脱,脉细数。证属胃阴不足,气机不畅,不通则痛。治以滋阴养胃,行气止痛。方用益胃汤加减。
药用沙参10克,麦冬10克,生地黄10克,玉竹10克,炒白术10克,怀山药15克,枳实10克,佛手10克,香橼10克,鸡内金5克,焦三仙各10克。
水煎服,每日1剂。4剂后,患儿脘腹痛明显减轻,且食欲增,便软,上方加延胡索10g,以加强其行气止痛之功。4剂后诸症消失,又继服1周以巩固疗效。1个月后患儿体重增加1千克,随访1年未再复发。
【理法方论】此例患儿因嗜食香燥食品,日久伤及胃阴,致使胃阴不足,气机不畅,不通则痛;胃失受纳,则食少,纳差。胃阴不足,肠失濡润,则便干。气血生化乏源,不能濡养周身,则面黄、消瘦;舌红、少苔剥脱、脉细数,均为胃阴不足之象。治宜滋阴养胃、行气止痛。符合益胃汤之意。方中益胃汤滋阴养胃,加山药、炒白术以加强其益气养胃之功;佛手、香橼、枳实行气止痛;焦三仙消食;鸡内金消食且运药力。诸药合用,使补而不燥,滋而不腻,脾健胃和,气机调畅。[王雅君.益胃汤新用.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5,19(2):143]
编者按
病机分析,王氏已分析得较为详尽,不必再赘。惟小儿脏腑娇嫩,辨证虽然无误,然施治之时选方用药也颇有讲究。此例患儿胃阴不足,已是明显,然而养阴益胃之方颇多,到底选哪一首呢?根据前文的分析,益胃汤中诸多甘平之品,正好适合小儿的体质,故用以为主方。又因胃阴不足,影响气机,兼有气滞不通,故加入枳实、佛手、香橼,理气而不过于香燥有耗阴之嫌,并稍用鸡内金、三仙以助脾胃运化。全方药性归于平和,不仅切合病机,且符合小儿脏腑娇嫩的特点,因此收效颇佳,且无不良反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