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寒热错杂,辛开苦降

寒热错杂,辛开苦降

时间:2023-04-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半夏泻心汤与生姜泻心汤、甘草泻心汤三方,合称“三泻心汤”,其所同者,均在于寒热同用,辛开苦降,然其主治却各有侧重。舌质红,苔白,脉弦滑,此属痰气交阻而成痞,治宜半夏泻心汤。可见古人所谓半夏泻心汤治疗“痰气痞”这一说法并非虚妄。半夏泻心汤是治疗寒热错杂痞的代表方,本方集寒热补消之药于一体,能清上温下,辛升苦降,目的在于调和脾胃功能,恢复气机之升降以消痞塞。

附方:生姜泻心汤、甘草泻心汤

附案:痰气痞案,口糜案

一、方剂简介

【组成】 半夏9克,黄芩6克,干姜6克,人参6克,炙甘草6克,黄连3克,大枣4枚。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现代很少运用这种“去滓,再煎”之法,其实这种煎法是张仲景先师对于“和”剂特别提出的一种煎药方法,无非是调和寒热,以更好地针对寒热错杂的病机特点。

【功效】辛开苦降,消痞散结。

【主治】 寒热错杂之痞证。心下痞,但满而不痛,或呕吐,肠鸣下利,舌苔腻而微黄。

二、来源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具,而以他药下之,柴胡证仍在者,复与柴胡汤。此虽已下之,不为逆,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若心下满,而硬痛者,此为结胸也,大陷胸汤主之;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之,宜半夏泻心汤。”

三、组方之义

本方即小柴胡汤去柴胡、生姜,加黄连、干姜而成。因无半表证,故去解表之柴胡、生姜,而痞因寒热错杂所致,故加黄连以清热、干姜以温寒,各司其职,并行不悖,从而将和解少阳之剂变为调和肠胃之方。

方名“泻心”者,非为泻心脏之火,其实是指本方可以消除心下痞结的病理状态(附案解说中对此有详细说明)。痞者,否也。在易卦中,“否”卦是一种乾上坤下之卦(图13-1),而乾为天,坤为地,天气向上,地气向下,此时否卦就象征着天地不交流的一种状态,提示气机否结不通,因而不好。本方既可助脾升发清气,又可助胃下降浊气,有似天地交流之用,遂变天地无法沟通之“否”卦而为天地交流之“泰”卦,其病自愈,故名之。《本草别录》谓半夏可治“心下急痛坚痞”,可见半夏一味,在治疗“心下痞”中确是主药,故本方以半夏泻心汤为名。

图13-1 否卦和泰卦

四、主治之理

本方既有半夏、干姜之温,又有黄连、黄芩之寒;既有人参、甘草与大枣之补,又有黄连、黄芩之泻,用药看似较为杂乱无章,但正是因为本方所治之证也是寒热虚实均有,故用药亦无非针对其病机一一而设。少阳证由于误下而致中气亏虚,半表之寒与半里之热互结于中焦,气机结滞,从而出现脾胃升降失常。具体说来,脾虚有寒则清气下陷,而见肠鸣下利;胃实有热则浊气上攻,而见呕吐。加之下陷之清气与上攻之浊气混杂于中,导致气机一时紊乱,郁滞于中,从而形成痞结不通的状态。这种气机痞结的状态,其根源是由于中气不足,寒热互结其中,故当用参、草、枣以益其气,姜、夏以温脾寒,连、芩以清其热,并除其实,如此则脾胃复其升降之职,而诸症可愈。

世所谓之“辛开苦降”者,即指本方用姜、夏之辛味以开(恢复脾之升清),同时还用芩、连之苦味以降(恢复胃之降浊)。

正如吴昆《医方考》所云:“伤寒下之早,胸满而不痛者为痞,此方主之。伤寒自表入里……若不治其表,而用承气汤下之,则伤中气,而阴经之邪乘之矣。以既伤之中气而邪乘之,则不能升清降浊,痞塞于中,如天地不变而成否,故曰痞。泻心者,泻心下之邪也。姜、夏之辛,所以散痞气;芩、连之苦,所以泻痞热;已下之后,脾气必虚,人参、甘草、大枣所以补脾之虚。”

五、临床应用技巧

(一)如何扩大应用范围

1.本方临床应用以心下痞满,呕吐泻痢,苔腻微黄为辨证要点。本方主治虚实互见之证,若因气滞或食积所致的心下痞满,不宜使用。

2.加减应用

(1)本方减干姜,加生姜即成生姜泻心汤。方中重用生姜,取其和胃降逆,宣散水气之功,故用治水热互结于中焦,脾胃升降失常所致的痞证。

(2)本方加重炙甘草用量而成甘草泻心汤,方中重用炙甘草调中补虚,故用治胃气虚弱,寒热错杂所致的痞证。

半夏泻心汤与生姜泻心汤、甘草泻心汤三方,合称“三泻心汤”,其所同者,均在于寒热同用,辛开苦降,然其主治却各有侧重。正如王旭高所说:“半夏泻心汤治寒热交结之痞,故苦辛平等;生姜泻心汤治水与热结之痞,故重用生姜以散水气;甘草泻心汤治胃虚气结之痞,故加重甘草以补中气而痞自除。”其说甚当,可作临床应用三泻心汤之参考。另有黄连汤一方,乃在本方基础之上加黄连,并将黄芩换为桂枝而成,用于治疗胸中有热而欲呕吐,胃中有寒而冲痛之证。

(二)用药略例

若兼气机结滞,可加枳实、升麻以开结散滞。

若兼食积,则加神曲、焦槟榔,以消食化积。

若湿热蕴积中焦,呕甚而痞,中气不虚,或舌苔厚腻者,可去人参、甘草、大枣、干姜,加枳实、生姜以下气消痞止呕。

六、附案

痰气痞案

张某,男,36岁。

平素嗜好饮酒,常饮且量大,日久之后,酒湿内伤,脾胃失运,中气不和,痰从中生,影响中焦气机升降失调,而成心下痞满之证。伴见恶心呕吐,大便稀溏,每日三四次。虽经多方治疗却难以收功。舌质红,苔白,脉弦滑,此属痰气交阻而成痞,治宜半夏泻心汤。

半夏12克,干姜6克,黄连6克,黄芩6克,党参9克,大枣7枚,炙甘草9克。

服1剂,大便泻出白色黏液甚多,呕恶大减。再1剂,痞、利俱减。4剂尽而病愈。

【理法方论】本案辨证时抓住心下痞而确定为泻心汤证,根据恶心呕吐及有嗜酒酿痰的病史而确立为痰气痞,所以服用半夏泻心汤后从大便泻出许多白色痰涎而愈。可见古人所谓半夏泻心汤治疗“痰气痞”这一说法并非虚妄。

“心下痞”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病证,是指病人感到心下(相当于胃之上脘)部位有一种痞塞不通的不适感,医生采用触按的方法时,一般没有触痛或按痛感。所以,这与结胸证的“心下硬满,按之则痛”或“从心下至少腹硬满疼痛不可按者”有明显的区别。

因为病位在“心下”,处于中州,为上下气机升降的交通要道,任何可导致中焦气机升降失常而痞塞于心下的因素,都能产生心下痞。所以,从病机上说,心下痞属于无形之气机痞塞于中焦,与有形实邪凝结于胸中而导致的结胸证截然不同。《伤寒论》第151条说:“按之自濡,但气痞耳”,指出了心下痞的证候特点及病机关键。尽管病人自我感觉到心下堵塞,痞闷难忍,但医生按之却濡软而不坚硬疼痛,其主要机制是内无有形之实邪。根据临床所见心下痞的种种表现,一般来说,心下痞的病人腹部总是柔软的,虽然个别病人亦会有按之疼痛的感觉,但决不像结胸证那样按之石硬,痛不可近。极少数病人有时会在以下部位鼓起一小疱,按之则消,抬手又起,这叫做气疱,仍属于心下痞范畴,在临床上均需加以注意。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心下痞”是一个医学术语,病人在叙述症状时往往诉说为胃脘堵塞,如有物内阻,严重者只能端坐而不能俯身。正确地理解病人的自我感觉,对于准确地辨证是很有好处的。

脾胃虚弱、气机升降失常是形成心下痞的发病基础,脾气不升则寒从内生,胃气不降则热从内起,这样,又进一步导致了寒热之气错杂于中焦,所以,这一类心下痞往往被称为“寒热错杂痞”。半夏泻心汤是治疗寒热错杂痞的代表方,本方集寒热补消之药于一体,能清上温下,辛升苦降,目的在于调和脾胃功能,恢复气机之升降以消痞塞。本方由于以半夏为主,具有化痰和胃降逆之功,所以针对“痰气痞”而设立。痰气内阻,容易引起胃气上逆而发生恶心,呕吐或呃逆等症,所以本方临床辨证的特点是以胃气上逆为主。至于内夹水饮的“饮气痞”,以及客气上逆的“客气痞”,则分别用生姜泻心汤及甘草泻心汤治疗。(刘渡舟主编,姜元安协编.经方临证指南.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59-61)

编者按

原案中解说甚为详尽,不必再赘。

口糜案

家母,58岁。2004年3月6日诊。

口腔多处溃疡,反复发作,伴咽痛,黄带多,夜寐不安,大便干,舌红苔薄白,脉弦细。拟予甘草泻心汤合当归芍药散加减:

炙甘草12克,半夏9克,黄芩9克,黄连3克,党参9克,干姜9克,当归12克,生白芍9克,川芎6克,泽泻15克,白术12克,茯苓15克,萆薢18克,生芡实18克,枳壳12克。7剂。

药未尽剂,而溃疡已愈,尽剂而余症亦缓。另服银黄颗粒而咽痛愈。遂不愿续治。

编者按

口腔溃疡为临床常见病,初发者多以清热解毒生效。而反复发作者,治疗不易,既有中虚寒热错杂者,也有湿热内蕴者,还有脾胃伏火及阳虚阴火上浮者,均需辨明分治,方能获效。

甘草泻心汤一方,在《伤寒论》中用于治疗中虚客气上逆之“客气痞”,而在《金匮要略》中则有“蚀于喉为惑……甘草泻心汤主之”。本案口糜故非“客气痞”,然考“狐惑”一疾,表现颇类现代医学的口、眼、生殖器三联综合征。而此病其中一个症状就是有口腔溃疡,家母之口腔溃疡反复发作,其病机与甘草泻心汤之中气不足、胃热上攻也颇类似,故移治此处,幸而有效。至用当归芍药散者,则用治带下之疾也。

笔者也曾有一段时间口腔溃疡反复发作,深以为苦,遂自处甘草泻心汤,入口甚苦。闭目张口,犹感难以下咽,然三剂即愈。后又曾治内子之口糜,亦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