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生活协奏曲:共享共建的“城乡十分钟文化圈”
“社区开展活动时,居住在社区附近的两个村的村民和外来工都可以参加;但村里开展活动,社区居民却不能参加。”[1]这是丹灶镇横江社区党总支书记陈志良的无奈感慨。桂城育才社区党总支部书记孔婉平,有着类似的苦衷:“社区活动场地不足,居民平时打个篮球,游个泳,看个书都要跑好远的地方。……可以说资源还比较丰富,但是不属于我们居委会,都是附近学校、单位场地,要用都得管人家借。平时根本就不让进。”[2]在南海,城乡之间、村居之间、乃至辖区内部的公共文化资源难以实现共享,导致公共文化服务分配不均,不仅影响着人们基本的文化需求的满足,而且对南海区实现城乡一体、提升城市品质和社会和谐幸福造成潜在的制约。公共文化服务的城乡统筹问题不断出现在南海管理者的思考中,如何实现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是关系着南海人幸福和谐的迫切问题。因为在“大文化”的理念中,文化是引领社会和谐的根本推力,而公共文化服务是实现这一推力的重要抓手。因而以“逐步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构建和谐幸福南海”为目标的文化引领社会发展战略遂成为南海创新社会管理、进行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
一、城乡均等,打造品牌
2010年初,南海区文广新局对南海的基层文化分布及使用情况进行了摸底调查,发现:由于东西部经济发展不平衡,以及各镇(街道)政府的重视程度不一,目前除罗村、大沥等镇(街道)外,其他镇(街道)的三级文化体系建设尚未完全完善,西部一些村(居)文化室简陋、设备匮乏,不少文化项目因资金制约而难以实施,造成有想法无办法的局面。而像大沥这样文化体系较为完善的地区,同样存在如何激活的问题。早在2008年的一次不完全统计中,大沥镇发现在其32个村委会和15个社区居委会中,约有191座文体楼、文化室,却大部分闲置而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同时众多村(居)也因场地等各种因素很少开展有组织的群众文化活动。因而,如何完善提升区、镇(街道)、村(居)三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激活文体设施资源,让民众在家门口就能参加各种文化活动,分享经济发展带来的文化快乐和精神满足,就成为南海实施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任务。
(一)“城乡十分钟文化圈”工程
广东省文化强省规划纲要提出要建设“城市十五分钟文化圈”。南海区委区政府认识到,文化建设本身就是社会和谐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而城乡文化建设体系中最具有生命力、最体现为群众服务的、最容易促进社会和谐的就是“文化圈”的建设。相比于广东省规划中的“城市十五分钟文化圈”,南海区所面临的更现实的问题是城乡一体化所带来的公共文化资源不均,作为广东省唯一的文化改革综合试验区,南海从更为前瞻的角度对自己提出更为严格的要求——“城乡十分钟文化圈”,从空间上拓展公共文化体系的覆盖网络,从时间上缩短公共文化服务资源的布点距离。在这一目标之下,一方面对已经相对完善的区、镇(街道)两级公共文化服务设施进行规划和布局,推动镇(街道)加快建设新型综合文体活动中心,增强并进一步发挥区、镇(街道)两级公共文化服务的辐射功能,一方面重点建设“六个一”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在镇(街道)层面的薄弱情形,与村改居的基层改革相适应,大力发展社区文化活动。
1.区镇两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
(1)从片区规划的角度,从总体上布局南海区级文化平台。通过对东部、中部和西部三大文化片区的划分,南海合理布局建设一批区级重点文化设施,让当地市民就近享受完善的文化服务。东部片区的区图书馆、文化馆和千灯湖文化阵地得到进一步提升;中部的南海中央公园、南海青少宫、体育馆、演艺中心、滨水艺术长廊等一批文化设施正加紧建设;西部的南海博物馆、南海会馆等重大项目也正在按高标准要求进行建设,全区形成了重点文化设施合理分布、均衡布局的格局。
(2)加强镇级公共文体设施网络建设。推动各镇(街道)加快改建或新建集图书馆、电影院(城)、展览馆、文体活动场馆等功能为一体的新型多功能综合文体活动中心,探索社会化管理运营模式,争取到2012年底每个镇(街道)新型多功能综合文体活动中心总面积达到5 000平方米以上。2012年建立全区联合图书馆服务体系,推行使用“一卡通”,实现通借通还。2011年完成体育强区工作,落实“2050”工程,各镇(街道)至少建设一个公共游泳馆(池)。
(3)为了保障上述设施的建设,南海区政府通过各种渠道筹集资金,加强对文化基础设施的投入,2011年文化事业投入近2 850万元(含文化项目基建),较2010年增长252.3%。2011年南海安排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奖励资金993万元,文艺创作、艺术精品展演、群众文艺社团(队)扶持资金665万元。对达到一定要求的镇(街道)多功能综合文体活动中心的改扩建,每个综合文化中心补贴200万元,具备3D电影放映功能的,另外奖励10万元。
经过建设,南海区、镇(街道)两级公共服务体系目前已基本完成,并以区、镇(街道)的区域中心位置,在三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发挥着枢纽的作用。如南海区图书馆积极推进联合图书馆分馆建设,新建并开通了4个镇级联合分馆,服务基本覆盖了全区镇(街道)(除里水以外),全区联合图书馆服务体系主体结构基本建成,联合服务、资源共享进一步扩大延伸,成为全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城乡十分钟文化圈”的重要支点,向全区200多万市民免费发放了借书证,把数字图书馆搬进了千家万户市民家庭,彻底实现了图书馆免费服务,有效推进了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化。2011年接待读者52万多人次,图书流通总量45万多册次,加工、转换图书数据100多万条,多媒体服务达7万多人次,持证读者人数将达历史最高水平。同时,建立并开通4个镇(街道)级联合分馆,新建流动图书站5个,举办公益讲座72期,整理出版了《南海学堂》讲座文集(约30万字),举办第五届“读书节”,开展系列读者活动13场次。
2.“六个一”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的建立
随着南海村改居的进展,在现阶段区、镇(街道)两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较为完善的情况下,村(居)一级的社区文化建设成为南海今后一段时间的建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点。为此,根据《广东省建设文化强省规划纲要(2011—2020年)》和《南海区建设“广东省文化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实施方案(2011—2015年)》的相关要求,制定《关于加强和创新南海区社区文化建设工作的意见》,以完善“城乡十分钟文化圈”,改善社区文化生活,提升居民幸福指数,建设幸福南海为目标,对南海社区基层文化活动的开展提出了指导意见,并从组织领导、政策保障、参与机制、财政投入等方面建立保障机制。
南海“城乡十分钟文化圈”的工作重点是基层社区的文化设施建设,要在全区286个(村)社区建立“六个一”社区文化活动中心,要求社区文化活动中心要体现一个综合文化活动室(30平方米以上)、一个“文化驿站”(80平方米以上)、一个群众文化广场(100平方米以上)、一名文体专干(辅导员)、一支“文化义工”分队、一个以上特色群众文化活动项目这六个要素。此举得到了镇(街道)、村(居)两级的积极回应。由区、镇(街道)、村(居)三级共同出资建设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的模式迅速推开。2011年5月,南海286个“六个一”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建设全部完成并投入使用,成为了村民、居民参与各项文化活动、享受文化服务的重要场所,并逐渐培养出各类社区文化人才,不断编排出有着社区特色的文化活动项目。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的全面建成,也标志着南海区、镇(街道)、村(居)三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实现全覆盖,城乡“十分钟文化圈”初步成形。
“城乡十分钟文化圈”取得了显著成效。南海全面推进“文化惠民”工程,使群众享受到文化建设的丰硕成果,创新性地开展以“六个一”为标准的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建设。2011年5月底完成全区验收,实现100%覆盖,组织了2次五十佳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十佳文化广场评比活动,建立文化活动场所的示范标杆。目前,全区文化站(室)总面积达29万平方米,文化广场面积超112万平方米,镇街文化站总面积5.6万平方米,文化广场面积112万平方米。各级文化部门开展各类群众文化活动约8 000场,平均每个村(居)每月2.3场。区、镇(街道)、村(居)三级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初步建成并日益完善。
(二)打造基层活动品牌,丰富社区文化内涵
特色鲜明、风味浓郁的文化活动是基层文化的生命,是其获得群众喜爱的基础。社区文化活动只有朝特色化、品牌化的方向进行建设,才能具有持久的生命力和影响力。为此,南海大力鼓励各镇(街道)、社区举办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节庆文化活动和单项艺术比赛,按照“一社区一品”目标要求,加强社区文化活动的开展。如近年来,常态化开展的珠三角休闲欢乐节、佛山秋色欢乐节、西樵山观音文化节、龙狮国际邀请赛、孝德文化节、“梦里水乡”休闲文化节、狮山镇文化艺术节等活动,已经成为南海社区文化的品牌,获得南海市民的广泛参与。如2011年第七届南海艺术节,在逾80天的时间里,艺术节为市民奉献了7大项目、64项精彩活动,吸引超过80万南海人直接或间接参与。南海还围绕“社区——美好生活新港湾”的主题,创办社区文化节,每2年一届,节庆历时2个多月,走进全区286个城乡社区,吸引22万人参与其中,成为各社区互动交流的重要节日。“一镇一节”、“一村一品”的文化品牌效应塑造了南海各镇(街道)的地方文化名片,在省内外形成了一定的影响力。如央视将“孝德罗村”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典型进行了专题报道。丰富的文化活动满足了南海居民的文化需求,充实着“城乡十分钟文化圈”的建设(见表8-1)。此外,南海还邀请美国、瑞士、俄罗斯等7个国家的文化交流团队举办了11场“2011南海音乐季”音乐会,吸引观众近7万人次,开创了县级文化单位开展国际性艺术交流活动的先河,有力地推动和促进了南海高雅文化的发展,引起了较大的社会反响,得到了上级文化主管部门的充分肯定。
表8-1 2011年南海各镇(街道)文化活动开展情况一览表(单位:次)
注:狮山镇的数据截至2011年10月26日;在各镇的业务培训统计数中未包括丹灶镇的数据,丹灶镇的业务培训课时数为1 819。
南海区还以社区文化活动为载体,加强“关爱、孝德、树本、至善”文化核心价值观在社区的培育和推广。“一镇一节”的文化品牌的打造,正是围绕着基层核心价值观的内涵进行设计和开展,如桂城的“关爱”、罗村的“孝德”、狮山的“树本”、西樵“至善”、丹灶的“有为”、九江的“乐善”等,通过这些核心为主题的艺术节的开展,鼓励和引导社区开展爱己及人、助人为乐、父慈子孝、家庭和睦、仁爱贡献、互助共享、为善去恶、努力进取等健康精神的学习和推广,塑造邻里互助、诚信友爱、尊老爱幼的社区新型人际关系,切实提升社区居民塑造、道德水平和社区文化品位,引导居民对健康精神文化生活的追求,营造“关爱、孝德、树本、至善”的良好社区氛围。
(三)启动文化人才集聚工程
阵地是前提,活动是载体,两者的有效运作离不开人才队伍的建设,可以说文化人才是公共文化体系建设中的灵魂。为此,南海区在《“狮舞岭南·龙腾南海”文化发展行动计划(2010—2015年)》和《关于进一步加强文化建设的意见》(南府〔2010〕136号)等文件中,对文化队伍建设从制度上进行了部署,并通过出台《佛山市南海区文化人才扶持专项资金实施细则》等具体方案,对文化人才建设从制度和资金上进行了保障。
1.加强基层文化骨干队伍建设
一方面建立文化骨干定期定向培训制度,与相关艺术院校挂钩建设1~2个实习培训基地,完善文化骨干人员专业技能学习培训和实践锻炼机制,每年开展各类培训2期,培训率达到100%,同时每2年举办文化从业人员业务技能大比拼,以提高其业务能力。至2012年本区基层文艺骨干队伍人数已达到500人以上。另一方面制定南海基层文化骨干培养激励制度,充实引进各镇(街道)文化站和村(居)文艺骨干队伍,对具有一定年限的文艺骨干及获得各级荣誉的文艺骨干进行表彰奖励。
2.实施名人名家工程
建立全区文化人才库,研究和制订文化高端人才引进和服务管理办法,5年内引进和培养文化创意设计、历史文化传承、公共文化管理、文化产业经营、文艺创作表演等高端人才30名,建设名人名家工作室30个。各镇(街道)文化站引进文艺人才3~5名;各村(居)引进文艺骨干1~2名。通过签约制、客座制、工作室制、项目总包制等形式,积极吸纳各类文化人才,不断壮大和活化文化工作者队伍,充分调动文化人才的积极性。
3.扶持群众文艺社团建设
南海制定了群众文艺社团和文艺精品创作扶持办法,采用产品采购、项目招标、政府签约等方式,对群众文艺社团和文化NGO(非政府组织)在创作、演出、对外交流等方面给予资助;着力扶持代表本区、本镇(街道)文化艺术特色的精品生产和重点项目;重点建设南海的合唱团、交响乐团、舞蹈团等文艺团体。目前全区文艺社团(队)超过100个。
4.大力发展文化义工
南海为缓解文化服务人才不足的难题,进一步完善文化服务机制,成立了文化义工服务总队和两个文化义工分队,结果吸引了大量文化义工,注册文化义工的人数高达3 500人。文化义工在引导、辅助村居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同时,在重大节庆活动、文化共享工程中承担了引领、解说、秩序维持等工作,有力地协助了各大活动的顺利开展。为推动文化义工的制度化、专业化建设,南海还制定了《南海区文化义工管理办法》、《南海区文化义工奖励方案》,建立了“星级义工”服务制度,全面推广文化义工服务,积极发展文联会员、学校文艺教师、业余文艺爱好者作为文化义工,在各村(居)、社区组建一支3人以上的文化义工分队,文化义工成为带领社区群众开展文化活动、协助群众文化工作者进行文艺培训和科普教育的一支庞大力量。这些文化志愿者队伍的建设,有力推动了文化义工义教和义演活动的开展。
此外,南海区还通过加强文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培育优秀人才发展环境。如加强区文联、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和镇(街道)文化站改革,建立文化技能与工资挂钩机制,完善评聘分开、能进能出、能上能下的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用人制度,试行对文化事业有突出贡献的文化人才进行重奖的制度,对引进及现有的高层次人才试行年薪制等。
二、共建共享、全民参与
为改变村居公共文化资源“老死不相往来”的状态,南海区创新工作思维,大力推广文化共建共享的做法:一方面,支持人口集中的相邻几个社区共同建设一座集图书馆、体育馆、培训活动室为一体的综合文体楼,争取到2012年底,全区建成、开工和启动的综合文体楼总数不少于30间,2015年所有居民能在所在社区或邻近社区享用综合文体楼设施开展文体活动;另一方面,继续完善“村村通”、农村书屋等各项惠民工程,努力形成覆盖到位、便捷高效的服务体系。
此外,还出台《佛山市南海区鼓励民办文化、专题性体育场馆发展实施意见》大力鼓励更多社会力量投入到文化建设中,鼓励民间力量在社区兴建民营艺术场馆,各级政府加强运用采购服务和项目补贴等方式,促使民营艺术场馆向社区居民提供免费公益服务。目前,南海区共有各类民营文化场馆18家,分别是桂城的有美堂美术馆、金威啤酒文化展览馆、美荷收藏馆、现代水墨书画院、艺谷美术馆,大沥的中国信盈艺术馆、众妙斋艺术馆、黄飞鸿中联龙狮团训练基地,里水的鸿场国际艺术馆,丹灶的康有为书法艺术院,西樵的福厚博物馆、樵山书院、蒙娜丽莎文化艺术馆,九江的藏璞居奇居收藏馆、九江双蒸博物馆等。其中,中国信盈艺术馆馆舍达6 000多平方米;金威啤酒文化展览馆引入了4D动感影院,并与6家旅行社达成合作协议,成为南海工业旅游的重要景点;此外,还有南海书法家协会创作基地、康有为书学院创作基地,钜隆房地产公司支持建立广东樵山书院等,民办文化日趋活跃。有些镇则通过项目带动,抢占城市文化高地的形式满足群众的文化需求。如大沥镇争取文化地标之一广东书法园暨盐步文化中心2012年年底建成投入使用,推进广佛国际商贸城中心区核心生态景区的大沥市民广场建设,促进盐步国际内衣文化博物馆建设工作,深入挖掘内衣在文化、艺术上的内涵,协助中国美术创作研究基地广东基地——广东嘉莉诗文化广场建设,积极推进中联龙狮训练基地二期建设,极大地丰富了该镇的文化生活,推进了“城乡十分钟文化圈”的建设。
城乡三级公共文化网络的建立,为基层社区文化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很好的平台,但是正如大沥曾经所存在的情况那样,如果不能有效地激活这些文体资源,虽然有也可能会因为文体活动的疲弱而为人们所空置。事实上,由于村居文化队伍的薄弱及工作理念的落后,村居文化公共设施往往沦为老年人打麻将的地方,无法吸引年轻人的注意。同样,以往由政府举办的文化活动,“只有文化单位在舞台上跳,广大民众在台下笑,闭幕灯熄回家睡大觉,广大民众只是文化活动的旁观者、享受者、议论者”[3],同样无法满足民众多层次、多元化、多期待的文化需要,更无法引导更多民众参与到基层公共文化建设中来。像大沥镇,尽管每年包括舞台表演、文体竞赛、文艺培训、书画展览等形式的文化活动都超百场之多,但依然未能满足基层广大民众的文化需求。部分村民和外来工坦言:大沥面积广,村居、工企、人口众多,尽管政府和文化部门十分重视开展基层文化活动,分散开来,大家就自然感到不满足,得到的实惠还不多。有人提出,现时的文化活动更多是在为有特长的人提供了空间,而众多没有特长但又热爱文艺的人,只能坐在台下,站一旁当看客,无法融入其中。正如外来工龚易所说:“尽管我没有什么文艺特长,但我也希望能够有机会参与进去,而不仅仅是一个旁观者。”②因此如何让群众既当观众,又当演员,在参与中分享快乐、提高素质,就迫切地摆到了基层文化工作者的面前。
从2008年开始,大沥开始探索公共文化服务的可行途径,转变原来直接的“办”文化、“管”文化的做法,而变成政府搭台,群众唱戏,真正做基层文化活动的服务者,将舞台交给群众。为此,一方面,大沥镇打造“大众广场缤纷SHOW”,活动以露天演出为主,分综合晚会和专场晚会两种,固定每月前三周每周五晚上,分别按顺序在大沥、盐步、黄岐三个办事处举行,做到“周周有活动,月月有表演”。参演者或表演团体,不限年龄、性别、户籍、民族、学历、贫富,凡热爱文艺表演,保证参演节目内容健康者均可上台演出。至今总场次已超过100场,惠及观众10万余人次,呈现群众参与热情高、节目形式多样、健康又快乐的特点。另一方面,大沥镇在全区率先提出文化共享工程和文化义工的设想,并于2008年上半年正式启动,成立南海首支镇级文化义工队。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一项创新,南海经过大沥镇最初沥雄、江北两社区、庵前村民小组3个基层社区的试点推行,进而在全区逐步推进、深入推进等几个阶段,至今启动了沥雄社区等30多个“文化共享”工程共建单位,基本上达成了“百千万”的目标——即开设音乐、舞蹈、书画等各类培训班近百个,为数千人提供各项文化服务,数万人参与了共建活动,推动大沥公共文化建设从“送文化”到“种文化”的转变。目前文化共享工程结合村(居)创建和谐文明村、健康村、特色社区等工作进行联合创建,充分活化村(居)各类文化资源和地方特色,逐步实现一共建一特色一品牌的目标,同时加大文化义工的招募和培训力度,首开南海区先河,成立大沥镇文化义工艺术团和创新地实施聘任社会文化指导员,促进大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大沥以群众的活动群众办为目标,通过镇文化站与村居文化中心的有效联动,文化义工进驻与服务,规范化、常态化、多层次的管理和服务,极大地调动群众参与文体活动的热情,使得男女老少都能在文化活动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和价值。在此基础上,“文化共享”过程还实现了不同村居文化活动的参与和巡演,使得大沥镇的文化活动具有了较大的影响。
大沥“文化共建共享”的经验得到南海区领导的大力肯定并在全区进行推广。在《关于加强和创新南海区社区文化建设工作的意见》中,提出社区文化建设以“居民为主体”和“共驻共建”的原则,要求充分发挥居民在社区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努力扩大居民文化建设的参与率,实现社区居民自发组织开展活动,丰富社区文化生活;并要求充分调动各种力量,实现社区资源的共有共享,营造共建社区文化的良好氛围。事实上,在南海各镇(街道)举办的各项活动中,我们都可以发现群众作为参与主体的特点,包括让群众推荐自己喜爱的节目,投票选出自己喜欢的节目等。南海各镇(街道)的品牌活动往往具有参与人数超10万以上的规模,这些无不显示出基层社区文化活动的重要的群众基础。
三、创新管理 社区融合
“城乡十分钟文化圈”的形成和文化共享工程的开展,体现了南海区公共文化服务在探索和实践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上的努力,它们从硬件和软件方面保证了基层社区文化活动的有效、持续的开展。社区基层文化活动的活跃,不仅满足了群众的精神文化诉求,提升城乡群众的文化素质和精神品质,对于创新社会管理,实现社区和谐和居民幸福,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首先,城乡公共文化资源的均等化是群众幸福感的重要保障。政府公共服务是否公平均等,是影响公民幸福感的重要因素。城乡公共文化资源的均等化,能够改变乡下人由于心理参照所产生的不幸福感,正如狮山镇黄洞村村民说,农村社区的建设,尤其是社区活动中心的建设,让他们有了“城市人”的感觉。
其次,文化共享共建可以消除城乡的文化隔膜,实现村居融合。长期以来,公共文化服务在城乡之间的不均,导致城乡之间在文化权益、文化服务和文化素质上的差异,导致城市人的优越和农村人在文化上的自卑,从而产生城里人看不起乡下人的心态。城乡文化差异在城市一体化过程中,往往成为城乡混合部的矛盾所在。在文化共建共享过程中,能够进行交流和互动,消除彼此户籍的界线,相互了解和认识。比如大沥镇的江北社区,举办村居“手拉手”活动,发展了包括舞蹈队、秧歌队、曲艺爱好者、棋艺发烧友、书画社等文化队伍,在文化活动中彼此融合。
再次,基层社区文化活动的群众参与,还可以改变社区居民的陌生状态,有利于熟人社区的形成。从政府“办”文化、“管”文化到“服务”文化的转变中,社区人际关系也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因为作为观众是不需要深入交流的,大家看完表演就回家,而在实际参与活动的培训、演练的过程中,大家经常在一起活动、交流、磨合,彼此容易达成理解和建立友谊。诚如大沥某村村长所言,“我们都喜欢这样的文化活动,文化活动多了,参与的人多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好了,村子里的矛盾自然就少了,参与的时间多了,就没有别的时间去想、去做那些乱七八糟的事情了,村子里就平安和谐了。搞一场这样的文化活动,民众喜欢,大家受益。其作用比我们开几次大会讲几遍大道理更有效果。现在农村富裕了,不缺钱不缺粮,缺的就是这些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4]
最后,由基层社区文化的活跃进一步推动以文化促进社会管理创新的制度模式。2012年9月,广东省首个“社区文化发展委员会”在南海区罗村街道务庄社区揭牌,这是南海的一大创举,标志着集经济、社会及文化建设管理于一体的基层社区建设新格局在南海试点形成。针对基层社区文化建设存在的现实问题,南海在务庄社区试点推行“四个三”发展模式,在借助街道和社区文体力量的同时,整合相关专家与企业的力量,以专家献智、企业献资的方式,在社区文化建设方面探索出一条行之有效之路,探索解决区域基层社区如何通过文化建设,促进社区和谐稳定的问题;探索解决如何通过增加外来人群归属感来推动社会融合,促进社区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问题;探索解决如何通过满足居民的精神需求,提升其幸福感的问题。罗村街道依托“政经分离”改革的扎实基础,以务庄社区为试点,成立社区文化发展委员会,初步构建起基层经济、社会、文化三位一体的发展新格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