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医改呼唤政府的投入

医改呼唤政府的投入

时间:2023-04-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不可否认,近几年各级政府对民生的投入增加不少,医改试点三年对医疗卫生的投入有很大的增加,这仅仅是相对既往少得可怜的投入而言,离实际的要求还相距甚远。广东的GDP全国第一,有部分要按比例缴交中央财政。曾俊华指出,过去五年香港社会基本接近全民就业,基层市民有工作,而且收入增加,2010年基层市民的收入比2009年增长12.5%,生活得到改善。

医改呼唤政府的投入

上周去香港医管局团拜,正值香港年度预算案社会大讨论,“民主议财”且不说,单从食卫局局长周一岳的讲话就知道,香港对政府财政使用的透明度和香港财政使用的主要方向与大陆的“习惯”有很大的差异。医管局主席胡定旭作简短讲话之后,周一岳说:“从胡定旭主席的脸上知道,明天的预算会将给提高医疗开支与通过对三间政府医院维修的150亿元预算带来令人兴奋的好消息。”

香港近三年预算案民生开支

img5

大家在羡慕香港,与其说香港是高福利的地区,倒不如说香港政府切实履行了自己的职责。香港政府的财政预算与大陆相比,也许少了国防与航天的预算(我自己的感觉),但是从增长率来看,香港财政开支在过去五年增长70%,主要集中用于教育、医疗卫生和社会福利等范畴的支出,光这一点,我们就跟他们有很大的差距。按他们财爷所说,他们“一直将基层市民的利益放在首位”。据测算,近几年,香港政府用于教育、医疗、福利上的开支每年都有大的增长,2011年的预算比2010年大增130亿元。这130亿元还不包括对三家医院的大型维修的150亿元。在这里,我不禁浮想联翩,我们改革开放30多年了,虽然我们没有公开表示向哪一个体制学习,但是暗暗地以香港作为方向标,暗暗地追赶。事实上,仅广东就已经追赶上了,城市之间的对比,广州、深圳与香港GDP总值的差距也缩小很多,但是为什么我们对民生的投入却与香港的相距越来越远呢?也许是一个体制与一个执政理念有关。我们不主张“大包干”是对的,但是也得解决日益增长的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矛盾呀!不可否认,近几年各级政府对民生的投入增加不少,医改试点三年对医疗卫生的投入有很大的增加,这仅仅是相对既往少得可怜的投入而言,离实际的要求还相距甚远。

阿明310013:绝对值不说明问题,两地经济体量相差太大。据我所知,港府教育、卫生两项合计占财政预算45%左右,这才是关键,按这个比例我们国家要有5万~6万亿元开支在教育、卫生!

王普摆谱:香港地区税收不用上缴中央财政,“自己挣钱自己花”,相反,中央还需要支付香港的防务经费和外交经费。广东的GDP全国第一,有部分要按比例缴交中央财政。人均财政支出仅排在全国第22位,还低于青海。集中财力办“大事”,广东有这个能力,但如果是人均受益,办实事就弱了。

值得记录的声音

政府对民生的投入是在“不知不觉”中进行的,不管在政府更迭时期还是在金融危机时期,这种切实关心民生的执政理念一直在坚持着,实际上也无法改变。目前世界性的金融危机仍未过去,欧美债务危机未见曙光,香港面临的打击也许比大陆来得险恶,但是政府的理念是:“更要如履薄冰,未雨绸缪。”2011年的预算案因此推出了多项措施,针对个人、企业和整体经济,提升大家抗击逆境的能力。

一届政府、一个领导人对执政的反思,无疑是对民生的关注度,在执政期间为民众做了多少事,为这个国家或地区积累了什么?我非常认可香港财政司司长曾俊华的一段届满前的感慨:“对于任内五年的预算案得失,最欣慰的是基层市民收入增加。我一直将基层市民的利益放在首位。我一直相信,搞好经济是长远保障基层市民生活的良方,保障基层最重要,最实际的手段是保障他们的就业,提升他们的收入。”曾俊华指出,过去五年香港社会基本接近全民就业,基层市民有工作,而且收入增加,2010年基层市民的收入比2009年增长12.5%,生活得到改善。

曾俊华上任时曾提出三个公共理财的信念,分别是务实、社会承担和具有可持续性。在过去五年,他一直坚守信念,其中政府开支五年内增长70%,经常开支增加33%,超过同期经济增长的21%。这些用于教育、医疗卫生和社会福利等范畴的支出,反映了政府对社会的承担,同时也配合了民生的需要。

“手术成功病人死了”引申到医改某些任务别有一番幽默。“以药养医”众人喊打,称之为“公敌”、“恶性肿瘤”,既败坏了社会风气,也毒害了人们的灵魂。

并非官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