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办医院的尴尬局面
这几天忙于卫生部“医疗质量万里行”的检查工作和“法人治理结构研讨会”,也为去广东的欠发达地区兴宁讲课做准备,一时没有注意到网上的医疗新闻。今天有位网友专门指引我一定要去看上海仁济医院与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医院合股办仁济医院西院的新闻。关于政府医院与外资合资办医院,有很多外国的投资者多次到我的办公室咨询过,我也专门就这个问题咨询过卫生部,卫生部的答复是否定的。但是,为什么在上海就得到允许呢?最近,人们很关心深圳滨海医院与香港大学合作办公立医院的问题,质问道:为什么他们可以?我说:“摸石头嘛”,各显神通,滨海医院是经过卫生厅批准的,要改变经营模式和性质,必须上报卫生厅,由卫生厅上报卫生部批准。如此种种,政府在办医院的问题上,改革越是深入,越是处于尴尬局面。
我们先不讨论为什么政府医院处于如此尴尬局面,且看仁济医院为什么要跟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医院合作或合资办医院。
据仁济医院透露,他们2009年7月已与约翰·霍普金斯医学管理公司的代表进行了初步接触,此次将涉及参股方式等具体问题。与此同时,仁济医院还在和三家国内的医院投资公司商谈,以挑选第一大股东。据说已经有了具体的方案。
仁济医院是上海的一间著名的三级甲等医院,所面临的困境是迫切希望引入资金建设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的东院,这项工程是上海市政府批准其自筹4亿元资金,而地处浦西闹市的仁济医院西院,主体建筑已用了76年,也亟须改建更新。由于政府投入的不足,财政紧张一直是上海诸多三级医院普遍面临的难题。
醉卧商场:公立医院就要姓公,公立医院就不能以营利为目的,公立医院就是给民众提供最基本的健康服务,是公益性的。市场的那一块,我们可以交给社会资本运营。我们现在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就是我们的公立医院挂羊头卖狗肉地通过各种手法,规避政策法规,变相营利。
小幺:医院性质一定要明确,才能摆正自己位置,明确自己的职责。私立医院不是不可以建立,但是既然是私立就不能挂着公立的牌子骗取老百姓的信任。如果这种半公半私的医院成立,收费那么高,是对公立医院的不公平,也是对私立医院的不公平,老百姓最后到底该怎么选择?
值得记录的声音
另一方面,各医院一直以扭曲的价格补偿机制提供服务。上海目前执行的医疗收费标准还是1997年版,随着物价水平上涨和医疗新技术应用,医疗服务价格与价值背离的“剪刀差”越来越大。
医院安全建设有很大资金的缺口,巨大医疗安全隐患随时会爆发。医院很多的运作是依靠“以药养医”政策维持着。
在这种情况下,一个“公”字当头的仁济医院“被迫”出让50%以上的股份给非国有股东控股。居然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也有这个权力默许了这个方案。暂且不说申康医院发展中心,是否定位为上海的“医疗国资委”,仅这个决策的合法性就已经受到质疑。就算是国资委有这个权利,也不应该将公立医院的性质与国有企业相提并论。这使我想起某省国资委副主任说过的一句话:公立医院可以不姓公!难怪公立医院目前的运转模式是受到政府的认可,今后的医疗改革的难度就可想而知了!人民群众看病贵问题得到改善恐怕就像在月宫上行走一样了!
其实,仁济医院的决策者们已经非常清楚,为了避免在托管二级医院中遭遇的尴尬,他们的股改方案明确以仁济医院西院作为一个独立的单体进行改革,股改后全体医务人员脱离事业单位编制,成为企业人。同时为了稳定起见,医务人员在职期间享受相当于其工资总额30%的风险基金。
据说,2008年仁济医院提出的股份制改革获得医院领导班子的通过。我不知道具体的手续如何,难道医院的职代会可以决定国家资产去向?
问题的关键在于股改后的仁济医院西院将以3倍于现在的价格收费。这就更加质疑它还是公立医院吗?也许压根儿就不想其为政府办的公立医院。
以下是我和《医药报》记者的一段会话,会话的时候没有看那篇报道。
《医药报》:http://health.sohu.com/20091013/n267309959.shtml上海仁济医院股份制改革啊!
廖新波:公立医院与营利性机构合股是违反政府办公立医院的初衷的!
《医药报》:他们的想法是非国有资本可以控股,这样就不是公立医院了。
廖新波:当然不行,营利性与非营利性不可混淆!政府办企业与政府办医院岂可相提并论呢?如果政府没有钱就不要办!让给社会办!这是政府掉进钱眼了,死要面子!
《医药报》:但是院长、医生都想股份制改革。
廖新波:那就政府退出,让民间办!
《医药报》:那也不行。
廖新波:医院缺钱是政府责任不到位的表现!为什么院长可以决定医院的命运呢?“仁济西院将以3倍于现在的价格收费”,这怎么是公立医院呢?
《医药报》:是呀,就是企业了。
廖新波:是营利性企业!
《医药报》:那上海究竟要咋整,他们的医院已经国资化了。公立医院改革被搞成了国有企业改革,我们广东不会这么整吧?
廖新波:不会!但是深圳可能会有动作!或许政府完全忘记了办医院的初衷之后会有更革命性的创举!
《医药报》:但也不能老拿取消药品加成来做噱头吧,真的取消药品加成,政府也没那么多钱来补呀!
廖新波:就是呀!
《医药报》:对,深圳好像也是想跟上海那样搞。放开一部分,但保持公立性质,这样你认为也不行吗?厅长,这不是采访啊。
廖新波:“放开”不等于一个医院里部分公益,部分营利。而是,公立医院收自己的“本分”——非营利,让出市场空间给营利性医院去做,不可以成为混合体!
《医药报》:噢。您的意思是不可以搞成合资医院。
廖新波:不是不赞成,而是要明确其性质,不能不伦不类。如果是民间的“营利”和“非营利”的合资是没有问题的,毕竟政府投入医院的是公共财政呀!
《医药报》:嗯。
廖新波:暂且不说公立医院是否可以合资,合资的“公立医院”也一定不可能是营利的!大家学习一下PPP理论(公私合作伙伴关系),这是国际公共管理惯例!而非驴非马就是中国的特色!改革也不能乱投药呀!也不要像广东人说的“屎急马行田——没了章法”呀!既然仁济医院有信心赚钱,为什么一定要挂着公立医院的“羊头”,卖着营利医院的“狗肉”呢?这是对民营医院的不公!
传统的观念认为卫生就是一种消耗性的社会支出,而没有把它看成是一个国家最重要的战略投资之一。
30多年的改革历程已经证明中国医疗的公益性、公平性和人民群众看病的可及性解决得不好,是政府缺位和过分依靠市场配置的结果。
并非官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