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痿证的分析与治法

痿证的分析与治法

时间:2023-04-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本篇论述了痿证的各种情况。从五体和五脏的关系出发,阐述了脉痿、皮痿、筋痿等痿证的病因、病机、症状,以及各种痿证的特点。肉痿证,就是因为久居湿地引起的。骨痿,是由大热所引起的。渴就是内部的阳明之气不足,导致虚热侵入到肾脏。痿证,是指肌肤枯萎,筋骨关节弛缓、痿弱不用的一类病证。

本篇论述了痿证的各种情况。从五体和五脏的关系出发,阐述了脉痿、皮痿、筋痿等痿证的病因、病机、症状,以及各种痿证的特点。


黄帝问:五脏的病能引发人四肢生痿弱的病,这是什么道理呢?岐伯说:全身的皮毛由肺主管;全身的血脉由心主管;全身的筋膜由肝主管;全身的肌肉由脾主管;全身的骨髓由肾主管。因此肺脏有热,肺叶就会枯萎,皮毛也呈现出虚弱枯干的症状,严重的,就会转变成痿病。心脏有热,下行之脉就会逆而上行,导致上盛下虚,虚就形成了脉痿,关节像断了一样,不能互相联系,足胫松弛无力不能走路。肝脏有热,可使胆汁上移而感觉口苦,筋膜没有营养而干枯,这样一来,就会引发挛急,生筋痿病。脾脏有热,可使胃内津液干燥、口渴,肌肉麻痹不仁,形成肉痿病。肾脏有热,精液就会耗竭,腰部和脊柱不能活动自如,骨枯脆骨髓减少,形成骨痿病,症状表现为足跟疼痛难以承受自身重量。

黄帝问:痿证是由什么引起的呢?

岐伯说:肺是脏器的元首,覆盖在心脏的上面,它也是各脏器的主管。如果精神受到刺激,或者欲望得不到满足,肺气就会不通畅而发生病变,热邪造成肺叶焦枯,不能将津液输送到全身,而产生痿躄症的,原因就在这里。过于悲哀,就会损伤胞络,进而伤害心脏,体内的阳气妄动,迫使血液从下部溢出体外,这样就会出现小便尿血的症状。所以《本病篇》上说:大的经脉空虚,形成脉痹,最后转变为脉痿。思虑过多,而又达不到愿望,意念受外界影响而迷茫,或者房事不加节制,导致宗筋弛缓,就会发展成为筋痿,引起遗精、白带等病。所以《下经》上提到:筋痿是由房事过度引起的,根源在于肝。肉痿证,就是因为久居湿地引起的。受到湿邪侵袭,爱好饮酒,体内有湿热,又居住在潮湿的地方,肌肉为湿所困,以致麻木不仁,就发展成为肉痿。骨痿,是由大热所引起的。有的因为远行劳累,又遇到炎热天气,感到口渴。渴就是内部的阳明之气不足,导致虚热侵入到肾脏。肾是水脏,如果水不能克制火热,就会骨枯髓空,以致两脚不能支撑身体,发展成为骨痿。

黄帝问:怎样对五种痿证进行区别呢?岐伯答道:面色苍白而毛发败坏,为肺脏有热;面色红而小络脉浮见,为心脏有热;面色青而爪甲干燥,为肝脏有热;面色黄而肌肉软,为脾脏有热;面色黑而牙齿枯槁,为肾脏有热。

黄帝问:您以上所说是有很多可取之处的。但古代医论上说:治疗痿证,应该独取阳明,这是为什么呢?岐伯说:阳明为五脏六腑的源泉,能够润养宗筋。约束骨肉并使关节滑利,就是宗筋的功能。冲脉为经脉的源泉,它能渗透灌溉肌肉间隙,与阳明合于宗筋。阴经阳经都在宗筋处相聚,再复合于气冲穴。阳明是它们的统领,都连属于带脉,而系络于督脉。所以阳明经虚,那么宗筋就会弛缓,带脉也就不能收引,致使足部痿弱,正常功能出现障碍。

黄帝问:那么用什么方法治疗呢?岐伯答道:对发病经脉的荣穴进行针刺,疏通各经的腧穴,以调和虚实逆顺,无论筋、脉、骨、肉,都各在其当旺的月份进行治疗,病就会好。黄帝说:讲得好极了!

痿证,是指肌肤枯萎,筋骨关节弛缓、痿弱不用的一类病证。其发病机理在于“五脏使人痿”、“肺热叶焦……生痿躄”,即痿证的病变部位虽在四肢,但其产生的根源却在五脏。而五脏之中尤以肺为关键。

彩绘导引图
敬慎山房主人昆岚绘制 清代 彩绘本 中国中医研究院图书馆藏

这套导引图共24幅,各姿势包括了肢体运动、按摩、气功等。可治疗腰痛、腹痛、遗精、身体虚弱等不同病证。本图功效在于养血、疗手足痿痹不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