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邪气对五脏的侵犯

邪气对五脏的侵犯

时间:2023-04-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治疗这种疾病,应取足厥阴肝经的行间穴,以导引胁间气下行,并针刺足阳明胃经的三里穴,以便温暖胃中。如果阳气有余而阴气不足,则有热气中于体内,因而会经常感到胃中灼热、饥饿;如果阳气不足而阴气有余,脾气就会虚寒,从而出现肠鸣、腹痛的症状;如果阴阳都有余,或阴阳都不足,那么就会时寒时热,不论寒热,都可针刺足阳明胃经的足三里穴,以求达到治疗效果。治疗以上疾病,可取涌泉穴和昆仑穴进行针刺,应刺病处以使淤血出。

本篇说明无邪伤害五脏所引起的病症和其治疗方法,五脏与全身部位相联系,对于五脏发病的兼症和针刺方法要结合起来,疗效才更好。


邪气在肺脏,就会使皮肤疼痛,发热恶寒、气喘不止、汗出、剧烈咳嗽牵引到肩背作痛。治疗这种疾病,应取胸上部的中府、云门穴,以及背部第三椎骨旁的肺腧穴进行针刺,先用手快速按压病处,在病人感觉舒缓后就针刺,接着再取缺盆穴针刺,以使肺中邪气向上流出。邪气在肝脏,就会导致两胁作痛,其寒气存于中,淤血滞留在内,行走时就会牵引着关节疼痛,并伴有脚肿现象。治疗这种疾病,应取足厥阴肝经的行间穴,以导引胁间气下行,并针刺足阳明胃经的三里穴,以便温暖胃中。再进一步针刺本经血脉,从而驱散脉络中的恶血,再刺取耳根青络,以消除其疼痛的症状。邪气在脾胃,就会导致肌肉疼痛。如果阳气有余而阴气不足,则有热气中于体内,因而会经常感到胃中灼热、饥饿;如果阳气不足而阴气有余,脾气就会虚寒,从而出现肠鸣、腹痛的症状;如果阴阳都有余,或阴阳都不足,那么就会时寒时热,不论寒热,都可针刺足阳明胃经的足三里穴,以求达到治疗效果。邪气在肾脏,就会导致骨痛、阴痹,所谓阴痹,就是指在体表摸不到的病症,但会出现腹胀、腰痛、大便难,肩、背、颈、项疼痛,有时眩晕等症状。治疗以上疾病,可取涌泉穴和昆仑穴进行针刺,应刺病处以使淤血出。邪气在心脏,就会导致心痛,易伤,经常会眩晕扑倒。诊治时,应先考察阴阳气血的有余或不足,再针刺本经腧穴进行治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